| 索引號 | 58963480-6-30/2016-1118003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林業和草原局 |
| 公開目錄 | 專項規劃 | 發布日期 | 2016-11-18 |
| 文號 | 瀏覽量 |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國家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云南省加快建設我國面向西南的橋頭堡的契機,用省委、省政府把石斛產業打造成為云南高原特色產業的重大決策統攬全省石斛產業發展全局。根據當前石斛產業發展態勢和石斛產業發展階段性特點,切實履行科研部門工作職責,致力于石斛科研,努力推動石斛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和實現龍陵縣石斛研究所實力提升。
二、規劃依據
(一)《云南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2011~2015)》;
(二)保山市石斛產業發展相關規劃;
(三)《龍陵縣石斛產業發展規劃(2012—2016)》。
三、規劃原則
堅持產業發展以市場為導向,效益為中心,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堅持科研課題開展圍繞產業發展關鍵技術確立、科研成果轉化運用促進產業發展的原則;堅持依托資源、因地制宜、合理規劃的原則;堅持與高校、企業、科研院所密切合作的原則;堅持擴大對外開放、借助外力發展的原則。
四、工作思路
(一)在石斛科研平臺建設、人才培養、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科學栽培技術研究、質量體系控制、產業標準制定、基礎理論與運用開發研究、科研成果轉化利用、為政府產業發展決策提供咨詢等領域致力開展工作;
(二)開展石斛以外其他發展潛力較大的中藥材的研究開發。
五、工作規劃
(一)發展目標
到2018年末,完成研究所全面建設,提升為云南省石斛研究所,建成面向全國具行業領先水平的石斛科研平臺,擁有全國頂尖實力的科研人才團隊,實現石斛產業重大技術突破,成為石斛行業標準制定領軍者,政府石斛產業決策咨詢權威機構,石斛產學研基地。
(二)重點工作及進度安排
1.科研隊伍建設
(1)向有關部門爭取增加人員編制,充實研究所內部科研團隊,計劃增加編制15~22人,使專業科研人員總數達23~30人,建設強大的研究所內部科研團隊。2016年末,科研人員達15~20人,2018年末,科研人員達23~30人。
(2)面向全國聘請石斛領域科研專家兼職,組成專家工作組,設立專家工作站,開展石斛科研工作,同時建設專家師資庫。于2015年末組建完成并開始工作。根據工作需要及時進行專家調整,同時完善專家師資庫建設。
(3)加強與全國石斛科研相關的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合作。
2.科研平臺建設
(1)規劃建設龍陵縣石斛研究所綜合實驗室,組建龍陵縣紫皮石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結合科研隊伍建設,以建設省級、國家級石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目標,搭建面向全國的石斛科研平臺。2014年組建龍陵縣紫皮石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5年完成龍陵縣石斛研究所綜合實驗室建設,2017年前爭取省級工程技術中心認定,2018年開始申請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認定。
(2)聘請國內石斛領域權威專家在龍陵建設龍陵院士工作站,積極向上申報項目。于2015年末建設完成并開始工作。
3.石斛種質資源圃建設
建設具石斛種植資源原生地保存區、遷地保存區和離體保存庫一體的種質資源圃一個,在石斛種質資源收集的基礎上,開展引進品種及野生種質資源的選種和育種工作,開展種質創新,初步建立收集、保存、鑒定、研究、創新、利用的資源保護開發利用模式。力爭對全國所有石斛種種質資源進行保存。2015年末完成全縣野生石斛種質資源普查及種質資源收集,2016年上半年完成原生地保存區劃定及保護、遷地保存區(種質資源圃)規劃建設,2016年下半年開始種質資源鑒定及品種選育工作、規劃建設離體保存庫,2018年末完成離體保存庫建設。
4.龍陵紫皮石斛(齒瓣石斛龍陵居群,以下同)基礎研究
深入系統進行龍陵紫皮石斛理化分析研究,2016年末完成齒瓣石斛種質鑒定、有效成分分析專項研究,2018年末完成毒理藥效及臨床運用專項研究。
5.龍陵紫皮石斛規范化種植研究
切實開展龍陵紫皮石斛良種選育、規范種植、優質高產等研究。2018年末選育龍陵紫皮石斛優良品種1~2個,探索出一套科學、規范的龍陵紫皮石斛種植技術,立足龍陵,面向全省推廣。
6.龍陵紫皮石斛標準制定
加強藥材質量標準的提升和指紋圖譜研究。通過對不同產地、不同類型、不同采收期、不同加工工藝的龍陵紫皮石斛藥材或產品的質量對比研究制定齒瓣石斛藥材質量標準,建立龍陵紫皮石斛藥材質量控制體系,切實改變龍陵紫皮石斛作為鐵皮石斛替身的角色,提高龍陵紫皮石斛知名度,打造龍陵紫皮石斛品牌,同時為龍陵紫皮石斛質量檢測提供權威依據。2018年末完成標準制定和質量控制體系建設。
7.人才培訓
(1)通過外聘專家指導開展科研工作實現研究所科研人員能力提升,研究所科研人員將逐步培養成為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石斛科研中堅力量。
(2)委托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和上海中醫藥大學中藥研究所培養科研人才,每年選送2-3名具備一定基礎的研究人員前往學習。
(3)利用石斛科研平臺,面向全國對石斛領域科技培訓需求進行人才培訓。
(4)根據需求組織召開石斛科研學術交流,達到相互學習、共同促進的目的。
8.產品研發及科研成果轉化運用
(1)完善石斛茶加工工藝,爭取2015年末試制產品問世,2017年末正式生產投放市場。
(2)開展石斛成分提取技術研究及石斛飲料、化妝品、防腐劑等產品研制。爭取2018年末研發取得重大進展,同時有2個以上研制產品進入試制階段。
(3)與具備相當實力的企業進行合作,實現科研成果轉化利用。
9.決策咨詢
(1)加強石斛產業調研,及時進行行業發展態勢分析,及時向主管部門及政府提供決策建議;
(2)創辦刊物,搭建石斛領域交流平臺,向社會公布石斛產業發展信息及傳播石斛相關知識。爭取2014年末創辦及首發
(三)2014年重點工作計劃
1.開展龍陵紫皮石斛申報新資源食品工作。
2.與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合作開展龍陵紫皮石斛鮮條保鮮技術研究;
3.實施好云南省社科聯《龍陵紫皮石斛產業發展研究》課題;
4.適時進行石斛市場動態調研,及時向縣委、縣政府提出石斛產業發展意見及建議;
5.組織開展縣域野生石斛資源普查及收集工作,規劃建設石斛種質資源圃;
6.組織開展龍陵紫皮石斛變異類型劃分及良種選育;
7.開展龍陵紫皮石斛有機栽培、病蟲害生物防治研究;
8.加強與相關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合作,深入系統進行龍陵紫皮石斛種質鑒定、有效成分、毒理藥效及臨床運用、產品研發等專項研究;
9.完善石斛茶加工工藝;
10.做好專家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專家師資庫等科研平臺建設前期工作,規劃建設龍陵縣石斛研究所綜合實驗室,組建龍陵縣紫皮石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及開展相關工作;
11.委托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和上海中醫藥大學中藥研究所培養科研人才,選送2名研究人員到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1名研究人員到上海中醫藥大學中藥研究所學習。
12.與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合作編寫系統介紹龍陵紫皮石斛書籍《龍陵紫皮石斛(暫擬名)》,籌備研究所所刊物創辦相關工作;
13.多途徑申報石斛科研相關項目實施,依靠項目資金支持、依托項目技術支撐推動石斛研究所建設及科研工作較好開展;
14.涉獵石斛以外其他發展潛力較大的中藥材研究與開發。
六、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
成立以縣人民政府縣長為組長、分管石斛產業的副縣長為副組長、縣農業局、林業局、發改局、財政局、科技局、質監局、石斛研究所主要領導為成員的龍陵縣石斛科研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縣石斛研究所,由縣石斛研究所所長任辦公室主任,明確工作職責及任務分工,切實加強對龍陵縣石斛科研工作的領導。
(二)政策保障
1.充分利用國家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云南省加快建設我國面向西南開發的橋頭堡、云南省委、省政府把石斛產業打造成為云南高原特色產業的相關優惠政策;
2.進一步創造石斛科研環境,制定出臺石斛科研成果的激勵機制。
(三)資金保障
1.向省、市、縣人民政府申請將石斛科研經費列為各級財政預算;
2.多途徑申報石斛科研項目立項,以項目資金為保障。
龍陵縣石斛研究所
2014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