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68-7/20250515-00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衛生健康局 |
| 公開目錄 | 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 | 發布日期 | 2025-05-15 |
| 文號 | 瀏覽量 |
一、肺結核常見癥狀及傳播途徑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是當今嚴重危害公眾健康的慢性傳染病,最常累及肺部,即肺結核,俗稱“肺癆”。肺結核以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帶血為常見癥狀,此外,低燒、夜間盜汗、午后發熱、胸痛、疲乏無力、體重減輕、呼吸困難等也是肺結核的常見癥狀。肺結核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每個人都有可能被傳染。
二、肺結核患者的治療
按照早期、聯合、適量、規律和全程的治療原則,經過6~8個月規范治療(耐藥肺結核治療全程為18-24個月),絕大部分患者是可以治愈的。肺結核病人如果不規范治療,容易產生耐藥肺結核,病人一旦耐藥,治愈率低,治療費用高,社會危害大。
三、開展肺結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務的原因
肺結核是通過呼吸道傳播的慢性傳染病,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肺結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務是以肺結核患者及疑似肺結核患者為重點人群,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旨在幫助肺結核患者完成規范的治療,提高治療的成功率,減少肺結核病的傳播和擴散。
四、肺結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務的服務對象
轄區內確診的常住肺結核患者。即:在轄區居住半年以上的戶籍和非戶籍肺結核患者。
五、肺結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務
(一)對疑似患者的篩查及推介轉診
對轄區內前來就診的居民或患者,如發現有慢性咳嗽、咳痰≥2周,咯血、血痰等肺結核可疑癥狀者,在鑒別診斷的基礎上,基層醫療機構將推薦其到結核病定點醫療機構進行結核病檢查。1周內基層醫療機構工作人員會對肺結核可疑癥狀者進行電話隨訪,看是否前去就診,督促其及時就醫。
(二)對納入健康管理的確診患者提供第一次入戶隨訪社區衛生服務站接到上級專業機構管理肺結核患者的通知單后,會在72小時內訪視患者,具體內容如下:
1.確定督導人員,督導人員為醫務人員或患者家屬。若選擇家屬,則必須對家屬進行培訓。同時與患者確定服藥地點和服藥時間。按照化療方案,告知督導人員患者的“肺結核患者治療記錄卡”或“耐多藥肺結核患者服藥卡”的填寫方法、取藥的時間和地點,提醒患者按時取藥和復診。
2.對患者的居住環境進行評估,告訴患者及家屬做好防護工作,防止傳染。
3.對患者及家屬進行結核病防治知識宣傳教育。
4.告訴患者出現病情加重、嚴重不良反應、并發癥等異常情況時,要及時就診。
(三)督導服藥和隨訪管理
1.督導服藥
一是醫務人員督導。患者服藥日,醫務人員對患者進行直接面視下督導服藥。二是家庭成員督導。患者每次服藥要在家屬的面視下進行。
2.隨訪評估
對于由醫務人員督導的患者,醫務人員至少每月記錄1次對患者的隨訪評估結果;對于由家庭成員督導的患者,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在患者的強化期或注射期內每10天隨訪1次,繼續期或非注射期內每1個月隨訪1次。評估是否存在危急情況,如有則緊急轉診,2周內主動隨訪轉診情況。對無需緊急轉診的,了解患者服藥情況(包括服藥是否規律,是否有不良反應),詢問上次隨訪至此次隨訪期間的癥狀,詢問其他疾病狀況、用藥史和生活方式。
3.分類干預
對于能夠按時服藥,無不良反應的患者,則繼續督導服藥,并預約下一次隨訪時間。患者未按定點醫療機構的醫囑服藥,要查明原因。若是不良反應引起的,則轉診;若其他原因,則要對患者強化健康教育。若患者漏服藥次數超過1周及以上,要及時向上級專業機構進行報告。對出現藥物不良反應、并發癥或合并癥的患者,要立即轉診,2周內隨訪。提醒并督促患者按時到定點醫療機構進行復診。
4.結案評估
當患者停止抗結核治療后,要對其進行結案評估,包括:記錄患者停止治療的時間及原因;對其全程服藥管理情況進行評估;收集和上報患者的“肺結核患者治療記錄卡”或“耐多藥肺結核患者服藥卡”。同時將患者轉診至結核病定點醫療機構進行治療轉歸評估,2周內進行電話隨訪,看是否前去就診及確診結果。
六、患者服藥后常見的不良反應和處理方法
常見的不良反應有:胃腸道不舒服、惡心、皮膚瘙癢、關節痛、手腳麻木等,嚴重者可能會嘔吐、視物不清、皮疹、聽力下降等;當出現上述任何情況時,應及時和醫生聯系,不要自行停藥或更改治療方案。服用利福平后出現尿液變紅、紅色眼淚現象為正常現象,不必擔心。為及時發現并干預不良反應,每月應到定點醫療機構進行血常規、肝腎功能復查。
七、肺結核患者在生活習慣方面的注意事項
應注意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避免將疾病傳染他人,最好住在單獨的光線充足房間,經常開窗通風。不隨地吐痰,也不要下咽,應把痰吐在紙中包好后焚燒,或吐在有消毒液的痰盂中,不方便時可將痰吐在消毒濕紙巾或密封痰袋里;不要對著他人大聲說話、咳嗽或打噴嚏;傳染期內應盡量少去公共場所,如需外出應佩戴口罩。治療期間應戒煙、禁酒。注意休息,避免重體力活動,加強營養,多吃奶類、蛋類、瘦肉等高蛋白食物,還應多吃綠葉蔬菜、水果以及雜糧等富含維生素和無機鹽的食品,避免吃過于刺激的食物。
八、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預防肺結核
(一)接種疫苗新生兒接種卡介苗可預防兒童重癥結核和結核性腦膜炎。
(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每天保證充足的睡眠,飲食均衡,保持良好的心態,加強體育鍛煉,勞逸結合,增強自身免疫力;咳嗽、打噴嚏應捂住口鼻,不要隨地吐痰;勤開窗通風,讓室內空氣保持流通;戴口罩可以減少肺結核的傳播。
如果你身邊密切接觸的家人或朋友得了肺結核,務必到醫院開展密切接觸者篩查,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消毒、通風和個人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