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68-7/20220519-00002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衛生健康局 |
| 公開目錄 | 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 | 發布日期 | 2022-05-19 |
| 文號 | 瀏覽量 |
病毒性肝炎是指一組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臟炎癥和功能損害為主的傳染性疾病,共分五種類型。甲型和戊型肝炎主要經糞-口途徑傳播,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主要經血液傳播。
以下針對甲肝、乙肝、丙肝、戊肝來具體的認識它們。由于丁肝病毒自身不具有感染力,必須和乙肝病毒一起才能感染,所以不再單獨敘述。
防治甲型肝炎的基本知識
【了解甲肝】
甲型病毒性肝炎簡稱甲肝,是一種危害人們健康的腸道傳染病。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種病毒性肝炎。甲肝主要感染兒童和青少年。甲肝四季均可發病,冬春為發病高峰期。接種甲肝疫苗可以預防甲肝。
【甲肝的傳播途徑】
甲肝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甲肝病人的糞便污染食物、水源可引起甲肝流行。
【甲肝的癥狀】
甲肝主要表現為疲乏無力、食欲減退、惡心厭油、小便發黃等癥狀。
發病較急,多數病人有畏寒、發熱、腹痛、腹瀉、消化不良、食欲減退、惡心、疲乏等表現,少數病人可有黃疸。
【甲肝的治療】
經過對癥支持治療,甲肝病人大多可徹底康復。
適當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多吃易消化、有營養的食物和新鮮蔬果等。
不飲酒。
配合醫生治療。
【甲肝的預防和控制】
保護食物不受污染。
保護水源不受污染。
使用衛生廁所,管理好人畜糞便。
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飯前便后及外出歸來要洗手。
共用餐具消毒,最好實行分餐。
生食與熟食切菜板、刀具和貯藏容器均應嚴格分開。
接種甲肝疫苗是預防甲肝最有效的方法。
防治乙型肝炎的基本知識
【了解乙肝】
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種傳染病,我國的感染人數和發病人數都多,是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
乙肝是以破壞人體的肝臟細胞為主的一種傳染性疾病。
我國至2009年有慢性乙肝病人約2000萬,乙肝攜帶者約9300萬人。
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后有不到10%的人發展為慢性肝炎,新生兒和兒童感染乙肝病毒后發展為慢性肝炎的比例較高。
【乙肝的傳播途徑】
乙肝主要通過血液途徑傳播,也能通過母嬰和性途徑傳播。
血液傳播:輸入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類制品可以傳染乙肝。使用未經徹底消毒的器械進行進入人體的操作,如文身、文眉、補牙、修面、修腳,或者進行內窺鏡檢查操作,器官移植、骨髓移植、血液透析都可能傳播乙肝。
母嬰傳播:如果母親體內有乙肝病毒,新生兒可在分娩過程中感染乙肝。
性傳播:已感染乙肝病毒的一方可以通過無保護性交使另一方感染乙肝病毒。
慢性乙肝病人病情穩定期,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觸,如同一辦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計算機等辦公用品)、握手、擁抱、同宿舍、一起用餐、共用廁所等都不會傳播乙肝病毒。
【乙肝的癥狀和體征】
人體感染乙肝病毒后在不同的階段可以出現不同的癥狀和體征。
乙肝病毒攜帶者一般無不適癥狀。
急性乙肝病人可有皮膚及眼膜的黃染、厭食、厭油膩、惡心嘔吐等胃腸不適癥狀。
慢性乙肝病人一般表現為食欲缺乏,惡心腹脹,右上腹不適,全身乏力。體檢時可發現肝脾腫大,皮膚表面可有出血點。
重癥乙肝病人表現為極度疲乏,消化道癥狀加重,容易出現并發癥,病死率高。
淤膽型乙肝病人可有皮膚瘙癢,大便顏色變淺,肝腫大。
【乙肝的治療】
急性乙肝以對癥治療為主,慢性乙肝以抗病毒治療為主。
急性乙肝主要是早發現、早治療、隔離、休息、合理飲食、適當增加營養,經過正規治療一般都能痊愈。
慢性乙型肝炎治療主要是遵從醫生建議,正規、合理、長期的抗病毒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及乙肝病毒攜帶者應加強隨診,每三到六個月進行肝功能和B超檢查,如有問題及時找醫生咨詢。
【消除恐懼和歧視】
乙肝的傳播途徑十分明確,應該消除對乙肝的恐懼和對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歧視。
乙肝病人的身體和心理承受著疾病的壓力,周圍的人應該給予乙肝病人更多的關心和愛護。
正常接觸和友善的態度對乙肝病人是很好的心理支持,有利于乙肝病人的健康恢復。
乙肝病人的家屬需要學習和掌握乙肝病人家庭護理知識。
家屬要了解有關乙肝的基本知識。家屬要對家庭環境及時合理的消毒(如使用84消毒液清洗),預防其他感染,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家屬要注意病人的食欲、體力、體重、皮膚的變化以及大小便情況,如發現有異常應及時和醫生聯系。家屬可以督促病人定時定量服藥和定期檢查。家屬應注意病人的飲食,讓病人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和魚等天然食物;少吃油膩、生冷、含膽固醇高的食物;不食用含有防腐劑、色素較多的加工罐頭等食物;切忌暴飲暴食;戒煙、戒酒。
【積極預防乙肝】
采取必要措施,積極預防乙肝,保護自身和家人的健康。
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措施。需要注射乙肝疫苗可以到醫院或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注射。
輸血要采用正規血站供應的血液和血制品。
口腔及消化道等處的有創傷的醫學檢查要到正規醫院。
不到非正規的場所或者使用未經徹底消毒的器械扎耳孔、文身、刺眉等。
遠離毒品,更不能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
不與他人共用牙刷、刮胡刀。
保持單一性伴,乙肝病毒感染者在性交時正確使用質量好的安全套。
感染乙肝病毒的婦女在懷孕前和懷孕期間要咨詢專業醫師,避免新生兒感染。
防治丙型肝炎的基本知識
【了解丙型肝炎】
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一種傳染性疾病。
丙肝因為沒有明顯癥狀而不易被察覺。
丙肝較其他肝炎更易發展為肝硬化和肝癌。
目前尚無疫苗預防丙肝。
【丙肝的傳播途徑】
丙肝的傳播途徑主要有血液傳播、母嬰傳播和性傳播。與乙肝同,請參看乙肝部分。
【丙肝的癥狀】
人體感染丙肝病毒后一般無明顯的癥狀。少數病情嚴重的病人癥狀明顯,如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腹脹、尿黃、大便稀薄、面色土黃、手掌發紅、脾大,及肝臟功能異常等。
【丙肝的治療】
在醫生指導下積極采取抗病毒治療,可以痊愈。
丙肝病人要聽取醫生建議,早期采取規范的抗病毒治療。
定期到醫院檢查。
適當休息,合理飲食,戒煙、戒酒、戒毒,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積極預防丙肝】
現在沒有疫苗可以預防丙肝,必須加強自我防護。丙肝的其他(除沒有疫苗外)預防措施與預防乙肝相同,請參看乙肝部分。
防治戊型肝炎的基本知識
【了解戊肝】
戊型病毒性肝炎簡稱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一種急性消化道傳染病。戊肝的傳染性較強,但比甲肝弱。全年都可發生感染,雨季或洪水之后更多。青壯年感染較多。無慢性化過程,多數病人預后良好。
【戊肝的傳播途徑】
戊肝的傳播途徑與甲肝相似,主要是經糞-口途徑傳播。戊肝病人嘔吐物及糞便中可排出較多戊肝病毒,如果污染食物和飲水就會造成戊肝的傳播和流行。
【戊肝的癥狀】
戊肝病人的癥狀與甲肝基本相似。成人與兒童感染戊肝后表現有所不同,成人感染后,多有癥狀;兒童感染后多無癥狀。一般發病較急,病情重,與甲肝相比黃疸更重,持續時間更長,在孕婦和老年人中可引起肝功能衰竭而死亡。戊肝不會發展為慢性。
【戊肝的治療與保養】
戊肝經過對癥支持治療,大多都能痊愈。多采用對癥支持療法,一般都能痊愈。應在醫生指導下注意個人保養。早期嚴格臥床休息,病情好轉可逐漸增加活動量。飲食宜清淡,吃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適量蛋白質,脂肪不必限制過嚴。不飲酒。
【積極預防戊肝】
目前還沒有戊肝疫苗,應注意個人防護。
盡量減少與戊肝病人的直接接觸機會。
搞好個人衛生,飯前便后及外出歸來要洗手。
管理好食物和水源使其不被污染。
使用衛生廁所。
日常食具、茶具及生活用具等要經常消毒,提倡分開使用。
注意健康飲食,不吃不干凈的食物,不喝生水,不吃不熟的水產品,不在路邊的小攤等環境衛生比較差的地方進餐。
消滅可傳播戊肝等消化道傳染病的昆蟲,如蒼蠅、蟑螂。
6個表現提醒肝臟受損
肝臟是人體內物質代謝和生物化的工廠,也是機體重要的免疫器官,在身體內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所以要多多關注肝臟的健康狀態。身體器官出現了問題就會在身體上有所表現,可能這些情況我們日常會不太注意到的,下來來看看肝不好的六大表現吧。
表現1、粉刺增多
人體內黃體荷爾蒙起著促進分泌皮脂的作用。而肝臟則能破壞黃體荷爾蒙,調整荷爾蒙平衡。因此肝臟功能降低會使皮脂分泌增多,最終導致粉刺叢生。
表現2、容易喝醉
有些人,平時酒量很大,然而現在變得喝一點之后就感覺“醉了”,這種征兆提醒您肝臟功能下降,肝受損了,肝臟不能完全分解酒精代謝物乙醛。
表現3、傷口容易化膿感染
肝臟對人體代謝起著重要的作用,肝臟功能受損的話,皮膚再生就會受到阻礙。另外,肝臟的解毒功能下降容易引起傷口感染細菌。
表現4、臉色發黑
肝臟對鐵的代謝起著重要作用,平時肝臟內積蓄有鐵成分。肝細胞遭到破壞的話,肝細胞內的鐵會流入血管,使血液內鐵成分增加,導致臉色發黑。這種癥狀最容易在男性和閉經后的女性身上出現。因此,當出現臉色發黑征兆時,一定要警惕是否肝受損了,并要及時護肝。
表現5、鼻頭發紅
所謂“紅鼻子”就是鼻頭部分的毛細血管擴張形成的。雖然“紅鼻子”并不一定是肝臟受損導致的,但女性在肝臟功能降低、荷爾蒙紊亂時容易出現“紅鼻子”。
表現6、蜘蛛痣和掌紅斑
有的肝病病人,特別是有肝硬化的人,會出現蜘蛛痣和掌紅斑。
蜘蛛痣是在皮膚上出現一個小紅點,這個小紅點,微微高出皮膚,從紅點向外,伸出一些細小的毛細血管,樣子就像蜘蛛的肢腳,所以把它稱為“蜘蛛痣”。如果用一支鉛筆尖按壓在小紅點的中央,那些擴張的毛細血管就消失了,筆尖一松,它們又重新出現。這種蜘蛛痣,經常出現在面部、脖頸及上肢部位,在肚臍以下的地方就少見了。如果病人的肝功能改善,蜘蛛痣也會減少甚至消失。
掌紅斑出現在手掌或指尖處。出現在手掌時,部位在拇指及小指根部的“大魚際”和“小魚際”。這些部位呈彌漫性一片潮紅,壓之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