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68-7/20221021-00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衛生健康局 |
| 公開目錄 | 健康管理 | 發布日期 | 2022-10-21 |
| 文號 | 瀏覽量 |
各鄉鎮衛生院,縣直各醫療衛生單位,各民營醫院:
為掌握我縣各級各類醫療衛生單位傳染病報告質量和管理現狀,推進落實國家《傳染病信息報管理規范(2015年版)》相關要求,進一步提高全縣傳染病報告質量。根據《云南省2022年法定傳染病報告質量和管理現狀調查方案》,經研究,決定組織開展2022年全縣傳染病報告質量和管理現狀調查,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調查時間
2022年10月24日至11月3日,每個報告單位調查1天,具體時間和行程由調查人員與被調查單位協商確定,聯系員:王柳順,電話:0875-6121019。
二、調查對象、內容及方法
按《龍陵縣2022年傳染病報告質量和管理現狀調查方案》(見附件)進行調查。
三、調查人員組成
組 長:董詩彪 龍陵縣衛健局副局長
副組長:盧雙秋 龍陵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成 員:王柳順 龍陵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急傳科
楊新葉 龍陵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急傳科
四、有關要求
(一)請各單位高度重視,精心組織,按通知要求組織配合好調查工作的順利實施。
(二)請調查組及相關人員注意調查過程中的作風和出現安全。
附件:龍陵縣2022年傳染病報告質量和管理現狀調查方案。
龍陵縣衛生健康局
2022年10月21日
附件
龍陵縣2022年傳染病報告質量和管理現狀調查方案
為了解我縣醫療機構傳染病報告質量和管理現狀,發現并解決醫療機構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提高全縣傳染病報告質量,依據《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范(2015年版)》、《全國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工作技術指南(2016年版)》、《云南省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工作技術指南》(2021年版)、《云南省2022年法定傳染病報告質量和管理現狀調查方案》的要求,結合單位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調查目的
(一)了解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傳染病網絡直報質量和管理現狀,提高傳染病網絡報告率和報告準確率。
(二)進一步規范傳染病報告管理工作流程,加強傳染病報告管理制度的落實,促使工作更加制度化、規范化。
(三)深化廣大醫務人員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及相關知識的學習,進一步提高疫情報告管理意識和能力。
(四)發現傳染病報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傳染病報告質量的影響因素,為傳染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五)開展醫療機構傳染病漏報調查,掌握傳染病漏報率,準確估計全縣傳染病發病率,掌握轄區內傳染病疫情態勢,為制定傳染病防治措施和策略提供依據。
(六)開展醫療機構傳染病診斷準確性調查,掌握全縣法定報告傳染病的真實性,了解真實發病水平,分析存在的問題和原因,為提高法定報告數據質量和下一步制定有針對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據。
二、調查對象、范圍
(一)調查對象
1.鄉(鎮)級以上醫療機構:共10個鄉(鎮)13個報告單位,其中縣級醫療機構3個,鄉鎮衛生院10個。
2.村級醫療機構:每個衛生院隨機調查1個村衛生室,共11個村衛生室。
3.民營醫院:龍陵現代醫院、龍陵維民醫院、龍陵民生醫院、龍陵仁慈醫院。
(二)調查范圍
調查2022年1月1日至調查當天以來的所有被調查單位的傳染病報告管理工作。
三、調查內容及方法
查閱資料時間范圍2022年1月1日至調查日。采取資料查閱、訪談等方式開展檢查,填寫相關表格。
根據不同級別、類型醫療機構承擔的職能職責、工作任務不同,將醫療機構檢查表分為醫療機構調查(包含民營醫院)和村衛生室調查表兩種。
(一)鄉鎮級以上醫療機構
1.機構、制度建設落實情況。包括機構、人員、制度、設備、自查、獎懲、網絡運行情況、異常情況處理機制與流程等內容。以資料、記錄和現場查看為準。
其中,自查、獎懲落實方面,要求確定醫院傳染病報告管理工作自查組成員(含分管院長及各臨床科室主任等)、周期、自查內容(門診日志、出入院登記、化驗室登記、影像室登記是否規范,陽性結果是否進行反饋、傳染病診斷是否準確、傳染病是否報告、報告是否及時、傳染病報告卡填寫質量等)及獎懲(以院內通報和財務記錄為準)等。自查是否及時,自查小結是否在發現問題時,能夠提出針對性處理及整改措施,并對自查情況進行反饋。檢查方法:現場查閱有關自查記錄、反饋情況、整改情況、自查總結(自查組成員簽字)及傳染病報告經費兌現情況(不低于5元/例)和獎懲相關資料。
2.基礎信息登記管理情況。
2.1門診日志、出入院登記使用(含電子病歷)
門診日志、出入院登記本設置及規范使用情況。門診日志至少要包括姓名、性別、出生日期(年齡)、人群分類(職業)、有效證件號、現住址、電話、發病日期、就診日期、初診或復診、病名(初步診斷)、主要癥狀或體征、處理意見、疫情、醫生簽名等15項基本內容。門診日志應由臨床醫生填寫,病名項目應填寫診斷的病名,不能填寫癥狀;出入院登記至少包括住院號、姓名、性別、出生日期(年齡)、人群分類(職業)、有效證件號、現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診斷、出院日期、出院診斷、病例分類、住院天數、轉歸情況(是否死亡、死亡原因、死亡日期等)、疫情、醫生簽名等16項基本內容。被查醫療機構使用電子病歷時,則通過電子病歷管理系統查閱電子病歷信息,如電子病歷系統不具備病人病歷的查詢瀏覽功能,應從數據庫中導出所有就診病人的電子病歷信息。對于綜合醫院,還需查閱預檢分診、腸道門診、發熱門診設立和登記管理情況。
方法:現場查看感染科、急診、內科、兒科、皮膚科及其住院部等與診療傳染病有關科室的門診日志、出入院病人登記本,檢查門診日志、出入院登記本項目是否齊全、填寫是否規范,有無漏登和缺項。預檢分診點、發熱門診、腸道門診、隔離病房設置是否規范,登記管理記錄等資料。
2.2檢驗部門、影像部門登記及反饋機制
檢驗部門登記項目應包括送檢科室或醫生、病人姓名、年齡、檢查項目、檢驗結果、檢驗日期、送檢醫師收到反饋簽名。
影像部門(含放射科、B超室等)檢查登記應包括開單科室、檢查日期、病人姓名、年齡、檢查結果、檢查項目(檢查部位)、送檢醫師收到反饋簽字。
方法:查閱檢驗部門、影像部門登記(包括檢驗室、放射科、B超室電子登記系統),檢查項目是否齊全、登記是否完整;反饋機制以反饋記錄或臨床醫生簽字為準。重點抄錄檢驗或影像部門檢查結果陽性的病種為丙肝、肺結核、細菌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淋病、梅毒、感染性腹瀉病。
3.傳染病報告質量和準確性抽查
3.1傳染病報告質量
評價指標包括:傳染病報告率、及時報告率、紙質報告卡填寫信息完整率、準確率、紙質報告卡填寫與網絡報告信息一致率、有效證件號填寫率、診斷準確率。
方法:查閱2022年1月1日至調查當天的門診日志、出入院登記本、化驗室和影像部門登記本,核實傳染病報告情況;核實紙質報告卡填寫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與網絡直報信息的一致性及有效證件號填寫率。
抽查病例數要求:
3.1.1從醫療機構的內、兒、感染等科室的門診日志、出入院登記本、化驗室、影像室登記本中隨機抽取傳染病病例進行核查,其中縣級醫院抽查80例、衛生院抽查60例(含民營醫院)。若該單位本年度相關記錄中,未查到1例法定傳染病,請注明門診量,并注意查明相關原因。
3.1.2抽查病例數相同病種不能超過50%。
3.1.3病種:重點抽查急性傳染病。抽查病例時應考慮呼吸道、腸道、蟲媒及自然疫源性、血源及性傳播傳染病等不同傳播途徑的法定傳染病。對于乙肝、肺結核等慢性傳染病僅抽查初診病例。
3.1.4住院病例需查閱病案資料,填寫病例的發病日期、診斷日期。
3.2傳染病信息報告質量評價指標和計算方法
3.2.1傳染病報告率。計算公式為:傳染病報告率(%)=網絡報告病例數/調查登記病例數×100。
3.2.2報告及時率。計算公式為:報告及時率(%)=報告及時病例數/網絡報告病例數×100。
3.2.3紙質傳染病報告卡填寫完整率。帶*的項目必填,填卡日期、報告單位和報告醫院必填,且對填寫內容有特殊要求的項目無缺失。
計算公式為:紙質報告卡填寫完整率(%)=填寫完整的紙質報告卡數/實查紙質報告卡數×100。
3.2.4紙質報告填寫準確率。紙質填寫完整,同時與門診或住院登記信息一致,填寫字跡清晰且無明顯邏輯錯誤,無涂改則視為準確,訂正卡也應信息一致。
計算公式為:紙質報告卡填寫準確率(%)=填寫準確的紙質報告卡數/填寫完整的紙質報告卡數×100。
3.2.5網絡報告信息一致率。
紙質報告內容與網絡報告信息系統內容完全相符則視為一致,任一項不符合認為不一致,對于網報訂正卡,紙質訂正卡也應有相應訂正視為一致。
計算公式為:網絡報告信息一致率(%)=紙質報告卡與大疫情中報告卡一致的報告卡數/紙質報告卡中進行網絡報告卡數×100。
3.2.6紙質傳染病報告卡有效證件號填寫率。
傳染病報告卡有效證件號字段填寫完整,同時與門診或住院登記有效證件號信息一致,填寫字跡清晰,無涂改則視為填寫完整。
計算公式為:有效證件號填寫率(%)=填寫有效證件號的報告卡數/實查紙質報告卡數×100。
3.2.7傳染病診斷準確情況抽查
核查病種:從抽取病例中報告的病毒性肝炎、淋病、梅毒、傷寒及副傷寒、肺結核、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瀉、細菌性痢疾等重點傳染病,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現行傳染病診斷標準,對醫療機構診斷和報告的這幾種傳染病的準確性進行調查分析。
病例診斷準確率=傳染病診斷符合國家標準數/調查傳染病例數×100%。
3.3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風險管理
檢查鄉鎮衛生院轄區是否發生聚集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如發生是否按要求報告,是否協助開展風險,是否收集和提供風險信息。轄區內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是否協助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完成以下處置工作:病人救治與管理,傳染病密切接觸者和健康危害暴露人員管理,流行病學調查,疫點疫區處理,應急接種和預防性服藥,宣傳教育。
方法:抽查門診日志和出入院登記傳染病報告情況,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傳染病報告情況,查看相關記錄。
3.4醫院內傳染病疫情分析、通報及處理機制
院內設專門部門及專人負責本院傳染病報告數據的常規分析,并將分析結果在院內及時通報。
院內應制定對可能的傳染病暴發事件、聚集性癥候群等異常情況的處理機制與流程,有傳染病暴發事件、聚集性癥候群等異常情況時,應有調查處置報告和記錄。
方法:現場查閱相關分析文檔及反饋記錄、相關的機制與流程,疫情處置報告和記錄等資料。
3.5定期開展傳染病報告管理專業培訓與考核
醫院應定期組織臨床醫生、新進人員開展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范》、《全國醫療機構衛生應急工作規范》等的專業培訓,注重培訓內容的更新,及時學習近年來衛生部下發有關傳染病診斷、報告、防治管理方面的文件。并注意對培訓結果進行考核。
方法:現場查看、查閱相關培訓、考核文檔。
(二)村衛生室
1.制度建設及疫情報告方式。是否制定傳染病報告制度,是否根據最新法規制定,發現傳染病疫情以何種方式報告。
2.基礎信息登記管理情況。門診日志、法定傳染病登記本、紙質傳染病報告卡設置及規范使用情況。
方法:檢查門診日志、法定傳染病登記本、紙質傳染病報告卡項目是否齊全、填寫是否規范,有無漏登和缺項。
3.傳染病健康宣傳。查閱資料和記錄,對當地是否根據傳染病流行情況開展傳染病健康宣傳進行抽查(每月至少1次),開展得分,部分開展按比例得分。
4.傳染病報告質量
評價指標包括:傳染病報告及時率、傳染病診斷準確率、傳染病報告率。
方法:查閱2022年1月1日至檢查當天的門診日志,核實傳染病報告情況。
4.1傳染病報告及時率,甲類和按甲類管理傳染病在診斷后2小時內報告;乙丙類傳染病在診斷后24小時內報告為及時報告。
4.2傳染病診斷準確率,診斷準確率=傳染病診斷符合國家標準數/調查傳染病例數×100%。
4.3傳染病報告率,查閱醫療衛生機構的門診日志、出入院登記本,檢驗部門、影像部門登記本,對所診斷的傳染病進行報告卡、傳染病登記簿和疫情直報系統查詢,無報告信息記錄者為漏報。
四、調查步驟
(一)組織調查隊伍
由縣衛健局組織相關單位的人員組成調查組進行調查。統一學習考核內容、方法、步驟,明確填表要求和注意事項。
(二)資料的收集和整理
調查人員從醫院病案(歷)室或保健科(防保組)、化驗室等科室收集所需要調查有關材料,在每個機構調查時,應按統一調查方法和標準填寫登記表,調查結束后應審核材料,然后進行整理分析。
(三)總結
在調查工作結束后,調查人員應將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并寫出詳細的調查報告,提出改進措施。
附表:1.醫療機構調查表
2.村衛生室調查表
3.傳染病調查工具用表(略)
附表1
醫療機構調查表
單位名稱:
近3年年均門診量: 人次; 全年傳染病報告數: 人次
醫院級別標準1:①地市級 ②縣區級 ③鄉鎮級
醫院級別標準2:①三級 ②二級 ③一級或未分級
傳染病報告卡管理□、信息統計查詢□、數據交換接口□
調查內容 | 調查項目 | |||
1.1門診日志(含電子病歷)項目設置是否齊全:【】①是②否,如“②否”,缺失的項目選劃“√”:就診日期□、姓名□、有效證件號□、性別□、年齡□、人群分類□、現住址□、病名(初步診斷)□、發病日期□、初診或復診□; | ||||
填寫項目是否規范:【】①是②否,如“②否”,對填寫不規范的項目選劃“√”:就診日期□、姓名□、有效證件號□、性別□、年齡□、人群分類□、現住址□、病名(初步診斷)□、發病日期□、初診或復診□; | ||||
1.2出入院登記(含電子病歷)項目設置是否齊全:【】①是②否,如“②否”,缺失的項目選劃“√”:姓名□、有效證件號□、性別□、年齡□、人群分類□、現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診斷□、出院日期□、出院診斷□、轉歸情況□; | ||||
填寫項目是否規范:【】①是②否,如“②否”,填寫不規范的項目選劃“√”:姓名□、有效證件號□、性別□、年齡□、人群分類□、現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診斷□、出院日期□、出院診斷□、轉歸情況□; | ||||
1.3檢驗部門登記項目設置是否齊全:【】①是②否,如“②否”,缺失的項目選劃“√”:送檢科室/送檢醫師□、病人姓名□、檢驗結果□、檢驗日期□; | ||||
1.院內傳染病 | 有無傳染病診斷有關的異常檢驗結果的反饋記錄:【】①有②無; | |||
報告管理情況 | 1.4影像部門登記項目設置是否齊全:【】①是②否,如“②否”,缺失的項目選劃“√”:科室/醫師□、病人姓名□、檢查結果□、檢查日期□; | |||
調查內容 | 調查項目 | |||
有無傳染病診斷有關的異常檢驗結果的反饋記錄:【】①有②無;如“①有”,反饋的形式為:; | ||||
1.5是否定期開展傳染病報告質量自查:【】①是②否;如①是,有無自查記錄 【】①有②無;是否形成院內通報:【】①是②否;分管院長或臨床科室主任是否參與自查:【】①是②否; | ||||
1.6針對自查發現的問題是否及時通報:【】①是②否;是否及時進行整改:【】 ①是②否;是否有獎懲措施:【】①有②無; | ||||
1.7是否開展傳染病報告管理知識培訓:【】①是②否;如“①是”參加培訓人員有無簽到表:【】①有②無;有無考核記錄【】①有②無; | ||||
1.8是否對醫務人員開展傳染病診斷標準內容的培訓:【】①是②否 | ||||
1.9是否開展疫情分析(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或參與開展風險評估(鄉鎮衛生院): 【】①是②否 1.10是否制定傳染疫情報告和管理相關制度:【】①是②否;制度內容是否及時更新:【】①是②否 | ||||
2.1本單位是否按照國家要求配備傳染病網絡直報管理的專(兼)職人員【】① | ||||
2.網絡直報專 | 是②否;如“①是”,人數為人; | |||
職人員及設備 | 2.2 是否有傳染病網絡直報專用計算機:【】①有②無; 2.3 是否為疫情監測人員提供加班、值班等補助:【】①是②否; | |||
配備情況 | 2.4是否建立疫情監測人員的調休等工作制度:【】①是②否 | |||
3.1是否實現電子病歷管理系統:門診【】①是②否;住院【】①是②否 | ||||
3.2是否具備傳染病報告管理功能(同時實現傳染病報告卡的自動報告和查詢):門診【】①是②否;住院【】①是②否 | ||||
3.醫療電子病 | 缺失的項目選劃“√”: | |||
歷系統中傳染 | 記錄瀏覽與查詢:門診日志□、出入院登記□、放射影像□、檢測檢驗□ | |||
病報告管理功 | 記錄導出:門診日志□、出入院登記□、放射影像□、檢測檢驗□ | |||
能 | 自動生成電子傳染病報告卡:門診□、住院□; | |||
調查內容 | 調查項目 | |||
3.3是否能自動打印報告卡:【】①是②否;如“①是”,打印的紙質報告卡是否有首診醫生簽名:【】①有②無。 | ||||
4.1抽查病例數: | 例,漏報數: | 例,漏報率:% | ||
4.傳染病報告質量 | 4.2報告病例數: 4.3核查病例數: | 例,遲報數: 例,符合診斷數: | 例,遲報率:% 例,診斷準確率:% | |
4.4核查病例數: | 例,信息一致數: | 例,信息一致率:% | ||
4.5核查卡片數: 4.6核實卡片數: 4.7核實卡片數: | 張,卡片填寫完整: 張,卡片填寫準確: 張,卡片填寫有效證件: | 張,卡片填寫完整率:% 張,卡片填寫準確率:% 張,卡片填寫有效證件準確率:% | ||
5.用戶信息安全管理 | 5.1直報用戶是否向縣區疾控中心備案:【】①是②否; 5.2是否有傳染病報告專用計算機:【】①有②無,如“①有”,專用計算機使用年限(以配置最早尚在使用的為準):【】年;是否安裝防病毒軟件:【】①是②否。 5.3是否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①是②否; 5.4是否開展信息安全管理培訓(培訓涵蓋此方面內容):【】①是②否; | |||
6.存在困難(由 | 目前本單位傳染病報告管理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建議: | |||
本單位負責人 | ① ② | |||
組織討論后填 | ③ | |||
報) | ④ | |||
被查單位領導簽字:調查時間:年月日
調查組主要成員簽字
附表2 村衛生室調查表 | ||||
村衛生室(社區): | ||||
調查項目 | 評分標準 | 備注 | ||
制度建設及疫情方式 | 傳染病報告制度 | 是否制定本村的傳染病報告制度:【】①是②否;制度是否及時更新,是否適用:【】①是②否; | ||
傳染病疫情報告方式 | ①是否知道傳染病疫情報告方式:【】①是②否;如是,報告方式有: | |||
基礎信息登記管理情況 | 門診日志設立 | 是否有門診日志:【】①是②否;項目是否齊全:【】①是②否; | ||
門診日志登記完整性 | 門診日志登記是否完整性:【】①是②否; 日志抽查數=日志填寫完整數=得分=完整率×10 | |||
門診日志登記規范性 | 門診日志登是否記規范:【】①是②否; 日志抽查數=日志填寫規范數=得分=完整率×5 | |||
傳染病報告登記 | 是否有傳染病登記本:【】①是②否;是否使用統一表格:【】①是②否; | |||
紙質報告卡 | 是否有紙質報告卡:【】①是②否;如有,是否使用最新傳染病報告卡:【】①是②否; | |||
傳染病宣傳教育 | 健康宣教 | 是否根據傳染病流行情況開展傳染病健康宣傳(每季度1次):【】①是②否;如是,是否有相關的宣傳資料、記錄等:【】①是②否; | ||
傳染病報告質量 (30分) | 報告率 | 查出病例數=報告率=漏報病種: | ||
傳染病診斷準確率 | 傳染病診斷準確率=符合診斷病例數/抽查病例數不準確情況: | |||
及時報告率 | 網絡報告數=及時報告率=不及時情況: | |||
調查員簽名: 調查日期: 年 月 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