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68-7/20221201-00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衛生健康局 |
| 公開目錄 | 健康管理 | 發布日期 | 2022-12-01 |
| 文號 | 瀏覽量 |
各鄉鎮衛生院,縣直各醫療衛生單位,各民營醫院:
根據《云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關于開展2022年全省法定傳染病報告質量及管理現狀調查的通知》,為了解我縣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傳染病報告質量和管理現狀,進一步提高全縣傳染病報告質量,我縣組織相關人員對全縣19家醫療機構的2022年傳染病報告管理情況進行調查,現將調查情況通報如下:
一、調查內容和方法
(一)調查對象:調查2022年1月1日至調查當天各醫療機構診斷的傳染病報告和管理。
(二)調查范圍:全縣各醫療衛生單位。
(三)調查內容
1.縣疾控中心:傳染病網絡直報常規監測管理工作情況,傳染病報告質量管理指導評估情況,培訓情況,設備人員情況,用戶安全管理情況。
2.醫療機構
(1)醫療機構傳染病報告質量。隨機抽查各醫療機構門診日志、出入院登記、化驗室和影像部門等登記本登記的傳染病,按實際查出數計算。計算傳染病報告率、及時率、報告卡片填寫完整率、報告卡填寫準確率、報告卡與網絡報告信息一致率、報告卡有效證件號填寫率指標。
(2)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現狀。①院內傳染病報告管理情況。機構、制度、人員建設落實情況;門診日志、出入院、化驗室、影像部門等信息登記管理情況:項目設置完整性、填寫的規范性,傳染病陽性結果反饋機制落實情況;傳染病報告質量自查和發現問題的整改及時通報情況;傳染病報告管理知識和傳染病診斷標準內容的培訓情況。②網絡直報專職人員和設備配備情況。③醫療電子病例系統中傳染病報告管理功能情況。④用戶信息安全管理情況。
(3)資料收集和數據分析。通過現場查閱資料、詢問、現場調查等方式進行資料收集。實查門診登記、出入院登記、化驗室、影像室的登記傳染病病例,每家抽查20-40張傳染病報告卡,與科室及醫院保健科的登記進行核對,然后與大疫情網上的傳染病報告卡核對,計算出傳染病報告率、及時率、信息一致率。抽查傳染病報告卡20-40張,查看卡片填寫完整率、填準確性、有效證件填寫完整率。
(4)質量控制。在調查前,對所有調查人員進行了培訓,統一標準,嚴格按《云南省2022年法定傳染病報告質量和管理現狀調查方案》和《龍陵縣2022年傳染病報告質量和管理現狀調查方案》開展。
二、調查結果
(一)基本情況
督導組于2022年10月24日至11月2日對全縣傳染病報告管理的11家鄉級衛生醫院、縣人民醫院、縣婦幼保健院、4家民營醫院(龍陵現代醫院、維民醫院、民生醫院、仁慈醫院)共17家報告單位和縣疾控中心的傳染病報告質量和管理現狀開展了調查。
(二)傳染病疫情報告質量
全縣疫情網絡直報應報告18個機構,實報告18個機構,網絡報告率100%。抽查了門診日志、出入院、化驗室和影像室登記的傳染病病例416例,符合報告標準應報告416例,網絡報告410例,報告率98.55%,漏報6例(縣中醫院漏報手足口病1例,平達衛生院漏報疑似麻疹、生殖器皰疹各1例,木城鄉衛生院漏報疑似麻疹1例,婦幼院漏報感染性腹瀉、疑似麻疹各1例),漏報率1.44%;傳染病及時報告409例(平達衛生院遲報乙肝1例),及時報告率為99.76%;核對432例傳染病,信息一致數410例,信息一致率95.13%,不一致項目主要有發病日期、地址、職業、身份證號碼等。
抽查傳染病報告卡的432張,卡片填寫完整412張,完整率95.37%,卡片主要存在臨床分類、乙肝未填寫副卡、病種未勾選、手足口病未備注是否為重癥等;卡片填寫準確409張,準確率99.27%,不準確有卡片涂改、病種勾選錯誤等;填寫有效證件號432張,有效證件填寫完整率100%。
(三)傳染病疫情信息報告與網絡直報管理
1.縣疾控中心
(1)傳染病網絡直報常規監測管理工作情況
2022年的傳染病報告管理工作經費從基本公共衛生服項目經費支出;傳染病報告管理工作有專門的科室和人員報告管理,且設備齊全,疫情報告及管理制度健全,并堅持每天瀏覽大疫情網4次以上,做好了傳染病報告卡實時監測審核及預警信息處置記錄,做到了及時查卡,發現問題及時電話反饋各網絡直報單位;按周、月、季度、年開展傳染病疫情分析,及時的將分析報告向上級部門,政府部門、行政部門、報告單位、鄰居的縣市進行反饋。
(2)報告質量指導與評估工作
按《2022年龍陵縣疾控中心傳染病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置服務工作督導方案》,對轄區傳染病報告單位進行了3次督導,覆蓋了全部醫療機構,查看了三分之一的村,并對整改情況進行了落實;對全縣所有的傳染病報告單位開展了考核,平時采取不定時的對下級單位進行技術指導。
(3)傳染病報告管理網絡直報相關技術培訓
對全縣醫療衛生單位的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管領導、防保科科長、疫情報告人員和疫情報告新進人員進行了1次傳染病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管理相關知識培,累計培訓28人次,并對參會人員進來培訓考試。
(4)網絡直報人員及設備配置情況
疾控中心有3人負責傳染病網絡直報管理人員,專用計算機3臺,使用最長的為5年,配有專用筆記本電腦和無線網卡,疫情監測人員無加班、值班補貼和調休等工作制度。
(5)用戶信息安全管理情況
建立了系統用戶幾授權安全管理制度,本級業務管理員和轄區醫療機構直報用戶做了備案記錄,并對用戶開展了信息安全相關工作的培訓。
2.醫療機構
(1)院內傳染病報告管理情況
全縣有10個鄉鎮17家醫療機構,其中縣級醫療機構3家,鄉鎮衛生院10家,民營醫院4家。17家疫情報告單位,制度、機構均健全。存在問題主要是疫情自查制度和獎懲制度落實不到位,傳染病報告管理制度需及時更新,特別是民營醫院尤為突出。
各醫療機構使用全省統一的電子門診日志和出入院登記本,大多數臨床醫生能按要求規范、完整填寫。存在問題是:民營醫院缺有效證件號;存在項目填寫缺項,手寫的子字跡潦草,無法查看。絕大多數醫療機構檢驗和影像部門設有檢查結果登記本和異?;灲Y果反饋機制,傳染病檢驗結果能及時反饋給臨床醫生。個別醫療機構反饋機制落實不到位,化驗室結果登記涉及傳染病信息登記不規范。
醫療機構開展了傳染病報告質量自查工作,做好自查記錄和一月一次的自查小結,自查有分管院長、各臨床科室任疫情管理員等人員開展,明確獎懲措施,發現遲報、漏報等方面問題時,提出整改意見及針對性處理措施。民營醫院無自查通報和獎懲記錄。
醫療機構每年組織一次對臨床醫生、新進人員等人員傳染病相關知識培訓并對培訓結果進行了考核和培訓總結、通知、簽到、課件等資料整理保存。民營醫院培訓內容不全。
醫療機構按季度開展疫情分析,參與了縣級風險評估。民營醫院疫情分析和參與風險評估質量不高。
(2)網絡直報專職人員及設備備置情況
各醫療機構均有專用網絡直報設備,操作系統齊全,并配備專兼職人員進行傳染病報告管理和網絡系統管理,負責傳染病網絡直報工作,保證了傳染病網絡直報工作準確、及時、高效的開展,但大醫療機未提供疫情監測人員的加班、值班等補助和建立調休等工作制度。
(3)醫療電子病歷系統中傳染病報告管理功能
除3家民營醫院,其他機構門診日志和出入院登記均實現了電子病例管理,但不具備傳染病管理報告功能。
(4)用戶信息按管理
各直報用戶都向縣疾控中心進行用戶信息備案,使用的傳染病報告專用計算機最長使用年限5年,均安裝了防病毒軟件。建立了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并開展了培訓,但民營醫院和及時鄉鎮衛生院未開展。
三、主要存在的問題
(一)傳染病報告管理制度、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制度、傳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采取隔離、醫學觀察等措施及制定內容陳舊、可操作性不高。
(二)自查和獎懲制度落實不到位。各單位因門診日志和出入院登記需專網,導致疫情管理人員自查時需到臨床醫生的電腦查看,造成自查不方便、不及時,自查時間過長等問題,每次自查存在問題,未按制度落實獎懲。
(三)門診日志、出入院登記、檢測部門登記存在項目不全、登記不規范,如職業填寫錯誤、部分項目未填寫、診斷不明確等現象,特別是門診量較大的醫療機構,涉及傳染病是信息未填寫,造成了傳染病診斷不準確、信息不一致。
(四)培訓內容未結合單位需求和上級下發的最新傳染病相關內容開展培訓,未對新人人員及時開展培訓,導致傳染病遲報、漏報、卡片填寫不完整、不準確。
(五)村級使用電子表格的存在極少部分不能及時的填寫,使用紙質的存在漏登記和字跡不清情況。
四、督導單位存在問題
(一)臘勐鎮衛生院
1.抽查傳染病報告卡30張,不完整1張(臨床分類),準確率100%,有效證件填寫完整100%;
2.演練缺簽到冊、培訓內容不正確;
3.應急物資記錄缺批號、廠家、有效期等內容;
4.抽查了傳染病30例,無遲漏報。
(二)碧寨鄉衛生院
1.缺第四季度評估資料,未見演練資料;
2.進一步完善培訓課件,課件不能以文件形式附在培訓內容上;
3.門診日志(1-7月份)存在空項,初、復診存在邏輯性錯誤;
4.抽查傳染病報告卡30張,填寫不完整2張(病例分類、臨床分類),準確率100%,有效證件填寫完整率100%;
5.抽查了傳染病30例,無遲漏報,信息不一致2張(發病日期)。
(三)鎮安鎮中心衛生院
1.傳染病報告管理相關制度實用性不高,缺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2.培訓資料缺失培訓課件;
3.自查時間過長(7天),自查記錄自查人員簽字欄未見分管領導簽字;
4.影像缺陽性登記本;
5.門診日志存在空項,如,職業、地址、發病日期、初步診斷等,身份證號及電話號碼少部分存在填寫不規范(用數字代替),初復診為正確勾選;
6.抽查報告卡30張,不完整1張(手足口病未寫非重癥,有涂改);抽查傳染病30例,無遲漏報,信息不一致4人(職業、地址)。
(四)龍江鄉中心衛生院
1.首診醫生對初、復診定義不夠明確;部分首診醫生對同一病人的初、復診勾選有誤;
2.門診日志、傳染病報告卡存在空項,如:職業未填寫,“初次報告/訂正報告”未勾選;
3.出入院登記本中出現病例“就診日期”早于“發病日期”。
(五)縣中醫醫院
1.傳染病病人隔離、醫學觀察制度需進一步修訂更新;
2.缺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3.應急物資缺的批號、失效期,演練資料缺簽到表冊;
4.風險評估資料只有第一期,其他三期未見;
5.自查記錄登記本化驗室、影像室檢查情況均為填寫,自查人員簽字欄未見分管領導;
6.門診日志存在大量的空項(身份證號、職業、電話、地址),大部分地址不夠詳細具體(具體到組),診斷出現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出入院登記存在空項(地址、有效證件號、入院診斷、出院診斷、職業、地址);
7.抽查傳染病38例,漏報1例(手足口病1例),信息不一致10例,查30張報告卡,乙肝附卡未填寫1張。
(六)龍山鎮河頭衛生院
1.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制度、消毒隔離制度未結合單位實際制定,實用性不高;
2.培訓內容需完善傳染病診斷標準培訓資料,補全簽到冊;
3.補全手足口病調查總結;
4.抽查傳染病報告卡30張,不完整1張,準確率100%,有效證件填寫率100%;
5.核查傳染病25例,無遲漏報,信息不一致1張(發病日期);6.門診日志初、復診填寫不正確,極少部分職業、發病日期未填寫,出現“病毒性結膜炎”診斷。
(七)龍新鄉衛生院
1.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制度內容不結合單位實際制定,實用性不高;
2.督導考核方案缺督導、考核標準,演練缺簽到冊,自查記錄自查人員簽字缺院領導或科室主任簽字;
3.缺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4.抽查傳染病報告卡30張,填寫不完整3張(臨床分類、手足口病是否非重癥);抽查了傳染病30例,無遲漏報,信息不一致1張(住院病人的發病日期),未達到診斷標準1例(猩紅熱,查白細胞正常);
5.門診日志有極少部分未填寫職業,出現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八)象達鎮中心衛生院
1.培訓課件資料的培訓課件不符,缺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2.演練缺簽到冊;
3.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制度未結合單位實際制定,實用性不高,預檢分診制度缺分診流程;
4.門診日志登記存在極少部分的項目填寫不完整(職業、住址、主要癥狀體征),診斷不明確,如“鼻梅毒”、“感冒后咳嗽”等,未準確勾選初診、復診;
5.查看了30張傳染病報告卡,信息不完整4張(臨床分類、病種),抽查30例傳染病無遲漏報,信息不一致1張(發病日期)。
(九)平達鄉中心衛生院
1.演練缺少演練方案、簽到冊等資料;
2.培訓內容與培訓課件一致,課件不能以文件形式附在培訓內容上;
3.門診日志登記存在極少部分的項目填寫不完整(如:職業、發病日期、主要癥狀體征),建議進一步提高登記質量;
4.抽查傳染病報告卡30張,填寫不完整1張;
5.抽查了傳染病30例,漏報2例(生殖器皰疹、風疹),遲報1例(乙肝),信息不一致3張(年齡、地址)。
(十)勐糯鎮中心衛生院
1.進一步完善補全培訓資料;
2.傳染病調查缺個案調查表(疑似麻疹)和聚集性疫情調查報告(手足口病);
3.門診日志存在極少部分空項(發病日期、主要癥狀體征、出入院發病日期);
4.缺信息安全制度;
5.抽查傳染病報告卡30張,填寫不完整1張(乙肝確診病例未勾選急慢性),準確率100%,有效證件填寫完整率100%;
6.抽查傳染病30例,無遲漏報,信息不一致1例(地址)。
(十一)木城鄉衛生院
1.門診日志登記存在少部分未填寫(發病日期、職業、主要癥狀體征),診斷有多例感冒;
2.培訓資料的培訓內容、培訓日程不完善;
3.缺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4.認真落實自查和獎懲;
5.抽查傳染病報告卡完整率、準確率100%;抽查了傳染病21例,漏報1例(疑似麻疹),信息不一致1張(職業)。
(十二)縣人民醫院
1.首診醫生對初、復診定義不夠明確;部分首診醫生對同一病人的初、復診勾選有誤;
2.部分首診醫生填寫門診日志不夠規范,用“病名”或“購藥”等代替癥狀體征;門診日志、出入院登記中冰粉病例“人群分類”填寫不規范。
3.門診日志存在空項,如“身份證”、“癥狀體征”空項較多。
(十三)縣婦幼保健院
1.未見2022年傳染病相關知識培訓;
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制度未結合單位實際制定,實用性不高;3.抽查30例報告卡,不完整2張,不準確2張;
4.門診日志存在空項,如發病日期、主要癥狀、地址、初步診斷等;地址填寫有少部分不規范(用字母代替),極少部分存在初復診勾選不正確;
5.出入院登記存在空項,如:有效證件號、就診日期、發病日期,極少部分職業不符;
6.抽查傳染病40例,漏報2例(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1例、疑似麻疹1例),信息不一致6例(職業)。
(十四)龍陵現代醫院
1.傳染病報告相關制度內容陳舊,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制度;
2.缺8-10月自查記錄和自查通報;
3.培訓內容無總結、內容未含最新的傳染病相關知識;
4.抽看了30張傳染病報告卡,不完整2張(臨床分類),準確率100%;抽查傳染病23例,無遲漏報,信息不一致8例(發病日期、職業、地址);
5.門診日志字跡不清,缺失有效證件號欄,地址填寫不準確,特別涉及傳染病的信息缺電話號碼,地址不具體到組。
(十五)維民醫院
1.自查間隔時間過長(15天左右查1次);
2.未見每月自查通報;
3.培訓資料不完整,缺培訓總結、圖片;
4.缺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應急物資管理工作記錄;
5.未見獎懲制度和記錄;
6.門診日志字跡不清,多數無法查看,地址不全;
7.抽查傳染病報告卡,完整率100%,準確率100%,有效證件填寫100%,抽查傳染病1例,無遲漏報,信息不一致1張(地址)。
(十六)民生醫院
1.有自查小結,其他的相關自查記錄、傳染病培訓、宣傳、分析等相關痕跡資料未見;
2.傳染病報告管理制度、預檢分診制度、自查和獎懲制度等內容與實際工作不符,內容陳舊;
3.門診日志、出入院登記不規范,如職業填寫老人、職工等情況;
4.1-10月無傳染病報告。
(十七)仁慈醫院
1.無獎懲制度及獎懲記錄;
2.自查時間過長,未見自查通報;
3.缺培訓資料;
4.未開展疫情分析;
5.門診日志存在發病日期與就診日期一致的邏輯性錯誤,初復診勾選不正確、部分地址不詳細,診斷出現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等;
6.出入院登記職業有空項,發病日期未填寫;
7.抽查傳染病1例,無遲漏報;抽查報告卡1張,無乙肝附卡。
五、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結合單位實際,完善修訂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制度、流程、預案等。做好院內傳染病、疑似傳染病病人的隔離、消毒、醫學觀察等措施和制度,建立健全衛生應急隊伍、物資儲備相關制度和管理等,提高傳染病病例的管理、聚集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時處置和報告規范性。
(二)各醫療衛生機構應加強傳染病疫情報告自查和獎懲制度。建議自查記錄最少3天次,自查人員應包含分管領導、臨床醫生,自查通報1月一次,對自查存在問題提出措施,并對上一月的整改進行更進。獎懲記錄需于財務室記錄為準。
(三)近期各單位要開展一期傳染病相關知識培訓,培訓內容應結合單位實際和最近下發有關傳染病診斷標準、報告、防治管理方面的文件(需含傳染病防治法、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范、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范、傳染病診斷標準、新冠肺炎疫情報告、信息安全管理等內容),涉及人員應有臨床醫生、新進人員、村醫等相關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管理的人員,要求培訓不能流于形式,要對每個參加培訓的人員進行培訓考試,通過培訓提升傳染病診治的敏感性、診斷的準確性和報告的規范性等。
(四)加強首診醫生對傳染病診斷標準和初、復診等知識的培訓學習,提高傳染病報告質量和門診日志、出入院登記本填寫質量。
(五)建議村級使用紙質門診日志,準確規范的填寫門診日志,村醫加強傳染病相關知識學習。
龍陵縣衛生健康局
2022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