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68-7-/2022-0315004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衛生健康局 |
| 公開目錄 | 發展規劃 | 發布日期 | 2022-03-15 |
| 文號 | 瀏覽量 |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起步之年,是喜迎建黨100周年慶典之年。衛生健康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衛生健康工作會議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緊圍繞“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的發展方向,以健康龍陵建設為抓手,健全完善疫情防控體制機制,著力加強公立醫院人才隊伍與重點學科建設,提高醫院核心競爭力,實現“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的轉變,推動全縣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一、全面加強黨對衛生健康工作的領導
1.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作為慶祝建黨100周年工作重要任務來抓,突出抓好黨員專題培訓,廣泛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宣傳教育,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優化服務我帶頭”主題實踐活動,教育引導廣大醫務工作者踐行醫者仁心、不忘初心;大力學習弘揚先進,關心關愛困難黨員、老黨員、老干部,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斷提高黨員干部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2.加強機關黨建。堅持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扎實開展“模范機關創建”和“尋標對標達標創標”行動,形成爭先進位、爭創一流的良好干事氛圍。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創建“進機關”“進醫院”活動,唱響“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主旋律。持續開展黨建示范點提標創建工作,打造一批衛生系統高質量的黨建工作示范樣板。
3.加強公立醫院黨建。認真貫徹《關于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年內完成縣中醫醫院成立黨委。不斷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結合行業特點,以黨員干部為骨干積極開展醫療質量、優質護理、改善醫療服務等活動,促進黨建與業務有機融合,使單位“黨味”更足、黨員黨性更強。四是加強行風建設。堅決整治醫療行業存在收受“回扣”“紅包”等行為,嚴厲打擊欺詐騙保、違規收費等行為,嚴肅查處藥品設備耗材采購中的違法違規違紀案件,全面摸排廉政風險點,全力整治行業不正之風,抓實“3.29專案”以案促改,持續凈化政治生態。
二、全面抓實疫情防控常態化
1.科學精準落實上級決策部署。第一時間學習貫徹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和省、市關于疫情防控的最新部署要求,加強各工作組之間的溝通對接和協調,適時調整疫情防控策略,嚴禁政策措施不科學、不精準、不落實,以及落實有偏差、規定動作走樣現象發生,做到一桿子插到底。
2.加強常態化防控。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厭戰情緒、僥幸心理和松勁心態,嚴格醫院、商場等重點場所掃碼、測體溫、消毒等防控措施,加強對冷鏈物流、醫療疾控等重點人群的定期檢測,加強院感防控。統籌做好疫苗接種工作,加快推進接種點規范化建設,確保疫苗接種安全有序。全面排查疫情防控工作漏洞,補齊工作短板,以最嚴措施、最實作風、做足準備,細化實化常態化防控措施。
3.全面提升應急能力。加強對緬甸疫情形勢的分析研判,適時修訂完善應急預案,加強應急隊伍建設,提升核酸檢測能力,做好應急醫療物資儲備和隔離醫學觀察場所、定點救治醫院、后備醫院準備。全面完成縣醫院傳染科項目、醫療救治能力提升項目和縣疾控中心生化實驗室建設。
三、全面落實健康扶貧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1.穩定現有政策。對標“四個不摘”標準,全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效,保持政策總體穩定,保障措施平穩過渡。繼續實行縣域內“先診療后付費”“一站式一單式”結算等便民措施,深入推進分級診療。做好大病專項救治工作應治盡治,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應簽盡簽,提高履約質量。
2.動態監測預警。對照基本醫療有保障標準,對監測戶、邊緣戶家庭成員的患病情況、醫療救治、醫療費用報銷和自付等情況進行監測,預警因病返貧致貧風險。對監測發現的突出問題,實行掛牌督戰。
3.推進健康鄉村建設。深化醫教協同,發揮縣級醫院主渠道帶動作用,加大基層衛生人才培養。探索鄉村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一體化管理,推行“鄉聘鄉管村用”,推動鄉村醫生向執業(助理)醫師轉變,采取下派上掛、巡診等方式提高基層衛生服務水平。
四、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1.抓好“基礎建設”。加快推進縣人民醫院遷建、縣中醫醫院項目建設,協調推進勐糯衛生院搬遷事宜。加大縣婦幼保健院選址和項目前期工作進度,開工建設龍陵康寧醫院和龍陵單采血漿站。搶抓國家和省、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機遇,爭取在“十四五”期間實施鎮安鎮、龍江鄉、平達鄉中心衛生院搬遷,龍新鄉、臘勐鎮、木城鄉、龍山鎮河頭等鄉鎮衛生院業務用房建設。
2.抓好“學科建設”。加大省、市重點專科建設力度,實行差異化發展。縣人民醫院要突出急危重癥救治帶動學科發展,著力在“難”字上下功夫。縣中醫醫院要突出做大做強中醫專科,著力在“特”字上下功夫。縣婦幼保健院要以能力達標建設為目標,突出婦女和幼兒2個群體,著力在“保健”上下功夫。鄉鎮衛生院要依托家庭醫生簽約這個載體,熟悉掌握轄區范圍人員健康情況,有針對性的開展常見病、慢性病診療,讓群眾就近就便就醫。
3.抓好“人才建設”。繼續依托三甲醫院對口幫扶,加大學科帶頭人培養,改善人才結構、增加人才數量、提升職業技能水平。深入推進“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利用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實施縣鄉醫療衛生單位人才柔性流動、“等額對調”式幫扶,做好訂單定向醫學生培養和鄉村醫生學歷提升工作,補齊人才短板,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四是抓好“信息建設”。圍繞建設智慧醫療,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第一期醫療信息化項目,打通縣域衛生健康信息通道,實現醫共體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推進衛生院HIS、LIS、PACS等系統建設,實現區域衛生信息資源整合,提高基層服務效率。
五、全面推進健康龍陵建設
1.做好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持續鞏固艾滋病防控“三個90%”和“兩個消除”成果,結核病、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等重點傳染病防控取得新突破;做好鼠疫、人禽流感、中東呼吸綜合征等公共衛生事件處置和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工作,加強新發傳染病預防控制和應急處置。統籌做好免疫規劃工作。
2.加大慢性病防治。全力推動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設,深化“三減三健”行動內涵,以高血壓、糖尿病、癌癥等為突破口做好綜合防控,探索實施縣鄉村綜合治理,積極落實青少年近視防控措施。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水平,強化慢性病綜合干預,降低慢性病危險因素,提高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生存質量。
3.提升“一老一小”服務能力。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在公立醫療機構開設老年人專科及床位,推出一批醫養結合試點,實現90%以上的養老機構與醫療衛生機構簽約服務,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的比例達到40%;實施好“智慧助老”行動和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建設,推進老年友好社區、友好城市創建工作。加大促進嬰幼兒照護服務,編制和落實嬰幼兒照護服務“十四五”專項規劃,開展照護服務示范點建設,年內建成不少于1個具有示范效應的規范托育服務機構,健全完善嬰幼兒照護服務和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促進嬰幼兒照護服務工作健康發展。
4.加強醫防融合。以高血壓、糖尿病等主要慢性病健康管理為切入點,加強基層心腦血管救治站、慢病管理中心建設和運行管理,提高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質量,推動綜合連續的健康服務管理。
5.深入推進愛國衛生運動。持續鞏固國家衛生縣城創建成果,按照“鞏固、提升、拓展”的思路,扎實開展“進農村、滅死角、標準化、建機制、追責任”五項活動,推動愛國衛生從城市到農村、從城區到郊區拓展,擴大創建范圍、提升創建層次,彰顯創建水平。
六、全面促進中醫藥事業健康發展
1.全力做好中醫綜合服務能力達標驗收準備工作。對標對表考核指標,重點加強醫院管理、行風建設、臨床科室建設、重點專科建設、醫療技術水平、醫療質量與安全、藥事管理、護理工作、感染管理等核心競爭力建設,提升醫院法制化、規范化、精細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切實做好中醫綜合服務能力達標驗收準備工作。
2.研究制定中醫藥發展規劃。聚焦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薄弱,發展規模和水平不能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求;中醫藥人才缺乏,繼承不足、創新不夠;中藥產業集中度低,野生中藥材資源破壞嚴重,部分中藥材品質下降,影響中醫藥可持續發展等問題,全面開展一次中醫機構、中醫人才、中醫藥材、中醫產品、中醫服務事項摸底排查,明晰底數、準確定位,結合實際研究制定中醫藥發展規劃。
3.全面推動中醫藥事業創新發展。加強綜合醫院、婦幼保健機構中醫藥工作,加強中醫特色專科能力建設,不斷提高中醫醫療服務質量。建立健全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建設,加快縣、鄉、村中醫藥人才培養和中醫藥隊伍知識更新,組織開展基層中醫適宜技術培訓。
七、全面提升適應新發展格局能力
1.圍繞省、市衛生健康工作部署,科學編制具有戰略性、前瞻性、科學性和實用性的龍陵縣衛生健康“十四五”規劃。
2.認真落實衛生健康人才隊伍發展三十條措施,加大人才梯度培養,加快人事薪酬與評價制度改革,加大全科醫生培養力度。
3.探索做好健康產業發展工作,持續抓好衛生監督執法、宣傳、安全生產、掃黑除惡、反恐、信訪、平安醫院創建等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