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42-5-11_Z/2017-0706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人民政府 |
| 公開目錄 | 政策解讀 | 發布日期 | 2017-05-26 |
| 文號 | 瀏覽量 |
一、出臺的背景及意義
品牌是企業乃至國家競爭力的綜合體現,代表著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的升級方向。縣委、縣政府歷來高度重視品牌建設,品牌戰略持續推進、品牌培育成效明顯、品牌效益不斷提升。但也要看到,龍陵縣品牌建設明顯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存在著品牌意識弱、品牌規模小、品牌建設亂、品牌管理軟、質量效益差、知名品牌少、企業誠信意識淡薄等突出問題。加快推進品牌建設,推動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升級,對于激發企業創新創造活力,促進生產要素合理配置,增加有效供給,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對于引領消費,創造新需求,樹立品牌消費信心,滿足人們更高層次的物質文化需求;對于促進企業誠實守信,強化企業社會責任,實現更加和諧、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對于融入國家、省市發展戰略,將龍陵區位、資源、開放優勢轉化為生產力優勢,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具有十分重要和緊迫的現實意義。
二、主要內容
(一)《實施意見》的提綱
主要分為“指導思想、工作目標、主要任務、保障措施”共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指導思想,提出了《實施意見》的指導思想。以強質量、補短板、促發展為主線,著力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入手,發揮品牌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引擎作用,激勵廣大企業和全社會重質量、講誠信、樹品牌,推動全縣品牌專業化、國際化發展,提升縣域經濟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發展水平,形成政府重視、企業主動、消費者認知、多方合力推進品牌建設的良好氛圍。
第二部分:工作目標,提出了《實施意見》的工作目標。明確到2020年爭創品牌的數量。
第三部分:主要任務,明確了《實施意見》主要任務,著力從四個方面培育品牌。
第四部分:保障措施,明確《實施意見》實施的保障措施
(二)目標及任務
1.品牌培育的目標。到2020年,爭創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1個以上、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個以上、省政府質量獎1個以上、云南名牌產品13個以上,培育市政府質量獎1個以上、市名牌產品6個以上,評選縣政府質量獎4個以上。有部分知名品牌參加中國品牌價值評價,提高品牌聲譽和價值,提高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
2.品牌培育的任務。一是著力推進高原特色農產品品牌培育。通過農業“三品”認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農業標準化等措施,培育和優化提升一批優勢特色農產品品牌和區域農產品品牌。二是著力加快新興產業品牌培育。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術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一定競爭力的名牌產品,加速先進技術成果產業化發展步伐,推動企業技術和管理變革,提升企業的節能、環保、安全和綜合效益水平,提升品牌科技含量,推動向產業價值鏈的高端發展,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三是著力開展現代服務產業品牌培育。培育一批有影響力的精品服務項目和服務品牌,通過服務業規范化、標準化和先進服務業體系的建立,提升全縣服務業現代化水平。四是著力開展產業集群品牌培育。創建一批知名品牌,逐步實現由單個產品品牌向品牌企業、區域性品牌轉變,不斷壯大優勢企業集團和產業集群,提高區域品牌影響力。對“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云南區域品牌示范區”“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等區域品牌進行儲備和申報。
3.保障措施。一是完善領導機制,強化品牌培育組織保障。充分發揮縣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的組織協調和指導作用,有關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協同推進實施品牌戰略。二是夯實品牌基礎,提升品牌核心競爭力。切實加強標準、計量、認證認可等質量基礎工作,形成以技術、質量、品牌、服務為核心的競爭優勢,提高品牌企業核心競爭力。三是強化指導幫扶,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縣級各部門要結合職能要求,主動深入企業,加大對企業的幫扶力度,做好各類品牌的培育工作,不斷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和附加值,擴大品牌效應。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品牌可持續發展能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投資融資、技術創新、項目審批、信貸資金安排、進出口管理領域加大對品牌企業的政策扶持。在全社會形成重視品牌、推動品牌發展的良好氛圍。五是加強宣傳保護,提升品牌知名度。加快質量誠信體系建設,實現名牌產品發展優勝劣汰和公平競爭。加大品牌宣傳推介力度,將品牌宣傳列入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大眾傳媒對內對外宣傳的主要內容,大力宣傳品牌建設有關政策和法規,宣傳品牌建設的重大舉措、典型經驗和做法。
三、特色和亮點
(一)內容全面,結構合理。《實施意見》積極對接《龍陵縣人民政府關于實施質量強縣戰略的意見》,結合龍陵品牌發展實際,提出新時期加強品牌培育工作思路、目標、主要任務及相關保障措施,內容全面、結構合理。
(二)目標明確、操作性強。《實施意見》從高原特色農業、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產業集群四個方面提出了品牌培育的任務;明確了5 項保障措施,大力實施品牌帶動工程,建立完善品牌培育、發展和保護機制,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知名品牌,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創新性和可操作性,是一份既具有創新性又符合客觀實際的全縣品牌培育工作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