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ll-17_Z/2016-1206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人民政府 |
| 公開目錄 | 政策解讀 | 發布日期 | 2015-06-29 |
| 文號 | 瀏覽量 |
農戶老姚種了大片黃豆,去年年底中央財政下發文件指導各地開展大豆目標價格補貼的工作。聽說這個消息后,老姚很興奮,看標題心想一定能讓農戶得到實惠。但看完政策全文后他發現,究竟農戶能得到什么?什么時候能夠給這些補貼?哪些人可以得到補貼?這些他很關心的問題都沒有答案。他在網上尋求幫助說:“這政策看不懂,一家老小不容易,有好心人能給我解答一下嗎?” 伴隨著云南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做好重要政策解讀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的發出,老姚等民眾的苦惱有望迎刃而解——《通知》要求,以后政府規章、與民眾切身相關的政策性文件出臺過程中,必須有一份貼近民眾的政策解讀同步起草、同步審批、同步發布。
專家聲音
期待解讀讓政策推行更有效
對于《通知》的出臺,省委黨校教授歐黎明認為,這是政府信息公開的一個進步,也更加體現了“人民政府為人民”的執政理念。
他說,晦澀的政府文件不容易讓群眾理解,而且也容易因為群眾的誤解、片面理解等,造成政策執行中的障礙,本來很好的民生政策也達不到預期效果。現在要求政策解讀同步出臺,能夠讓政策執行更加通暢。
同時,對《通知》的執行過程,專家們也提出了自己的憂慮和建議。“企業、老百姓都很怕和政府打交道,“辦事難”背后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這些直接面對辦事人的公職人員,自己都說不清楚政策是什么。”昆明市社科院原院長龍東林說,首先要讓每一個公職人員,尤其是基層的公職人員吃透這些政策解讀,涉及到具體實施對象時,不再一問三不知,才能讓解讀像政策一樣有效。
另外,雖然《通知》中要求,應當在政策執行中與輿情反映方形成互動。但歐黎明也進一步提出建議,解讀不僅僅是對政策本身的說明,還應該讓百姓參與其中,在百姓的回應中對政策進行完善,社會公眾也就會對相關政策實施有更好的期待。
誰來解讀?
誰起草、誰解讀
現在,很多政策出臺后,為了讓公眾更好地知曉其內容,媒體或者專家成為最先解讀政策的主體。但也有網友表示,這樣的解讀難免會因立場不同而產生偏頗,民眾看完以后出現誤讀的可能性很大。
而《通知》中,對于誰來進行政策解讀有了明確要求:省政府各組成部門及重要政策的起草部門或單位要作為政策解讀的主體,也就是說“誰起草、誰解讀”。具體來說,如果這個政策是由多部門共同起草的,那么政策解讀就應當由牽頭部門來組織實施。在起草政策解讀時,牽頭部門也可以邀請有關專家學者參與政策解讀。
何時解讀?
須與政策制定同步
“十幾年前要知道一項政策,有時候需要去托關系、‘走后門’,因為很多政策本身就不公開。” 一位退休公務員說,即便是現在,很多時候只有在具體辦事時才知道政策有了變化,所以政策解讀的時機很重要。
對于解讀時間的安排,《通知》中強調了政策文件與解讀方案應當同步起草、同步審批、同步發布的“三同步”要求。各個單位在報送省政府規章草案、以省政府或省政府辦公廳名義出臺的規范性文件,以及其他重要政策性文件的請示時,解讀方案必須作為附件,隨同文件一并報送。無解讀方案的,省政府辦公廳將一律不予收文、不予辦理。
據了解,這里所說的解讀方案類似一個大綱,要包括解讀提綱、形式、途徑和時間等。解讀方案一經審定,各部門就要抓緊組織編寫解讀材料,并于政策文件印發后的10個工作日內提交省政府門戶網站公開發布,只有經過門戶網站公開發布過的政策文件及其解讀材料,其他部門網站和新聞媒體才能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