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ll-15_B/2016-1206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人民政府 |
| 公開目錄 | 政策解讀 | 發布日期 | 2015-12-10 |
| 文號 | 瀏覽量 |
2015年5月15日保山市人民政府第39次常務會,研究確定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任務措施。根據常務會議精神,市政府印發了《保山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保政發〔2015〕90號),意見提出了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現將實施意見出臺背景和主要內容說明如下:
一、出臺背景
一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要求。截至2014年底全市總人口258萬人,其中60周歲以上老年人37.1萬人,占總人口的14.38%,已進入老齡化社會。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養老服務需求不斷增加,解決好老有所養日益緊迫地擺在了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面前。二是推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需要。養老服務業涉及長期照料、醫療康復、精神慰藉、飲食服裝、營養保健、休閑旅游等方面,蘊含著巨大的老年消費市場。發展養老服務業是應對老齡化問題的長久之計,也是擴內需、增就業的巨大潛力所在。三是解決當前養老服務業突出矛盾和問題的需要。近年來,我市養老服務業穩步推進,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養老服務體系初步建立,老年消費市場初步形成,老齡事業發展取得顯著成就。但總體上看,養老服務和產品供給不足、市場發育不完善、養老服務的扶持政策不健全、體制機制不完善、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等問題還十分突出。解決好當前養老服務領域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進一步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已成為全社會的共同呼聲。
二、總體目標要求
意見明確到2020年,努力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功能完善、規模適度、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體系。居家養老服務實現全覆蓋,養老服務設施和站點覆蓋所有城市社區、鄉鎮和60%以上的農村社區。全市社會養老床位數達15000張以上,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35張以上。社會力量成為養老服務供給主體,養老服務業增加值在服務業中的比例顯著提升,提供就業崗位10000個以上。養老服務業政策法規體系、投融資保障體系、人才培養體系、標準評價體系、管理監督體系更加完善。
三、主要工作任務
意見主要從建立健全基本養老服務制度、加強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大力發展居家養老服務、積極推進養老機構建設、切實加強農村養老服務、引導社會力量投資養老服務、努力推進醫養結合和加快培育養老服務社會組織及人才隊伍八個方面作了部署。在建立健全基本養老服務制度方面,明確對城市“三無”、農村“五保”老人實施政府供養或特困人員救助,完善基本養老、基本醫療、社會救助保障等政策。在加強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方面,提出市、縣規劃部門在制定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時,必須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標準,分區分級規劃設置養老服務設施。新建城區和新建居住(小)區,必須按照標準要求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用房,老城區和已建成居住(小)區要限期通過購置、置換、租賃等方式完成養老服務設施用房。在發展居家養老服務方面,積極培育居家養老服務企業和機構,開展日間照料、康復護理等服務;鼓勵社會組織、家政、物業等企業、機構和社會工作者、志愿者隊伍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建設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信息網絡和服務平臺,為老年人提供便捷服務。在推進養老機構建設方面,加大政府支持養護型和醫護型養老機構建設力度,發揮公辦養老機構托底保障作用;積極穩妥的推進公辦養老機構改革。在加強農村養老服務方面,要統籌整合農村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項目,統一規劃、建設養老服務設施項目;大力發展適度規模的片區性鄉鎮中心敬老院;依托行政村利用農家大院、農村醫療服務等設施,建設農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托老所、老年活動中心(站)、農村幸福院等互助性養老服務設施。在引導社會力量投資養老服務方面,降低門檻,簡化程序,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養老服務機構享受當地給予的建設、運營補貼和國家支持養老服務業發展的稅費優惠政策。在推進醫養結合方面,支持有條件的養老機構申請內設醫療機構;鼓勵社會資本投入興辦醫養型養老服務機構,鼓勵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服務機構簽訂醫療合作協議,為養老服務機構提供服務;利用我市獨特的資源,開發一批特色養老、公寓式康體休閑養老服務機構。在加快培育養老服務社會組織及人才隊伍方面,培育一批促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社會組織、中介機構和志愿者隊伍,鼓勵基層群眾自治組織開展居家養老互助服務;采取政府購買服務、保障從業人員待遇、加強職業培訓等方式,提高養老護理員素質。
四、完善和利用相關政策
意見主要從土地供應、財政支持、稅費優惠、投融資、資源配置五個方面提出促養老服務業發展政策措施。意見明確將各類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用地納入城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用地計劃,民辦非營利性養老機構與公辦養老機構享有相同的土地使用政策。加大對公辦養老機構的投入力度,支持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對民辦養老機構給予建設、運營補助。落實好國家現行支持養老服務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對養老機構提供的養護服務免征營業稅,對非營利養老機構自用房產、土地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對符合條件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按照規定免征企業所得稅;養老機構生活用電、用水、用氣、用熱全部按居民生活類階梯價格第一檔價格標準執行,使用固定電話、寬帶互聯網費用按照家庭住宅價格執行。加大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發展養老服務業力度;利用財政貼息、小額貸款、投入資本金、融資擔保和風險補償等方式,鼓勵支持信貸資金和社會資金投向養老服務業。將我市獨特的溫泉資源、特色旅游資源、優質生態資源等適宜發展養老產業的優勢資源,科學配置給養老服務產業業主,用于興辦醫養結合、養生養老、旅游養老、康體養老、休閑養老為一體的新型養老服務產業。
五、工作保障
意見提出了健全工作機制,對各有關部門的職責提出了要求。強調對服務質量、安全、價格等方面加強行業監管工作,并明確督促檢查的責任部門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