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ll-04_A/2016-1206002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人民政府 |
| 公開目錄 | 政策解讀 | 發布日期 | 2016-06-29 |
| 文號 | 瀏覽量 |
日前,保山市人民政府印發了《保山市深化政府性債務管理體制改革的實施方案》《保山市改革和規范轉移支付制度實施方案》《保山市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實施方案》(保政發〔2016〕9號)。現對3個實施方案作如下政策解讀。
一、《保山市深化政府性債務管理體制改革的實施方案》解讀
(一)出臺的背景
深化政府性債務管理體制改革,是細化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國發〔2014〕43號)和《國務院關于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2014〕45號)有關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要求的具體舉措,也是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相關規定,建立借、用、還相統一的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機制,制止違規舉債,切實防范化解財政金融風險的重要舉措。
為全面落實國務院的有關要求和省政府2014年12月30日印發的《云南省深化政府性債務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云政發〔2014〕73號)精神,有效防范財政金融風險,積極發揮政府債務資金對保山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促進作用,市人民政府決定出臺保山市的實施方案。
(二)主要內容
《實施方案》共六個部分,可劃分為總體要求、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機制、存量債務處理及在建項目后續融資三個重要方面,最后就相關的組織領導工作進行了必要的補充。
第一,總體要求。明確了指導思想是建立“借、用、還”相統一的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體制,有效發揮規范舉債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切實防范和化解財政金融風險,推動全市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明確了改革的目標是構建“管理規范、規模適度、風險可控、運行高效”的政府性債務管理體系,切實解決全市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妥善處理存量債務,消除影響全市經濟持續發展的債務風險隱患;提高各級政府信用等級,增強政府從債券市場籌集資金的能力,降低融資成本,促進全市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發展。明確改革的基本原則是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疏堵結合、權責明確;規模控制、規范管理;風險可控、穩步推進。
第二,對于如何深化政府性債務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明確,一是要規范政府性債務舉借使用償還行為。具體措施包括:建立規范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剝離融資平臺公司政府融資職能;對地方政府債務舉借實行規模控制;將地方政府債務納入全口徑預算管理;規范地方政府舉債程序和舉借行為;完善政府性債務償還機制。二是要建立健全政府性債務風險防控機制。具體措施包括:建立政府性債務風險預警機制;建立債務風險應急處置機制。三是要建立完善配套制度。具體措施包括:建立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建立完善債務信息公開制度;推進地方政府信用評級體系建設;建立考核問責機制;強化債權人約束。
第三,對存量債務處理及在建項目后續融資。《實施方案》提出一是要將存量債務納入預算管理,對甄別后納入預算管理的存量債務,各級政府可申請發行政府債券置換,以降低利息負擔,優化期限結構。二是要妥善處理存量債務,處置到期存量債務要遵循市場規則,減少行政干預。三是既要確保在建項目后續融資,又要切實防范風險。
二、《保山市改革和規范轉移支付制度實施方案》解讀
(一)出臺的背景
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是現代財政制度的重要內容,是政府管理的重要手段。與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要求相比,現行的轉移支付制度存在很多弊端和問題,需要進行改革和完善。為全面貫徹落實省政府2014年12月30日印發的《云南省改革和完善省對下轉移支付制度實施方案》(云政發〔2014〕73號)精神,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充分發揮財政轉移支付在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保障社會事業發展等方面的作用,切實提高轉移支付資金使用效益,市政府決定出臺保山市的實施方案。
(二)主要內容
《實施方案》共七個部分,可劃分為總體要求、專項轉移支付改革、一般性轉移支付建立三個重要方面,最后就爭取上級更大支持和相關組織領導工作進行了必要的補充。
第一,總體要求。明確了指導思想是圍繞建立與實現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適應的現代財政制度,著力爭取上級轉移支付支持,加快財源建設步伐,以推進全市縣區間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主要目標,改革和規范轉移支付制度。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逐步建立市對縣一般性轉移支付制度。明確了改革的目標是進一步優化轉移支付結構,提升轉移支付使用績效,逐步建立和完善以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和彌補財力缺口為主要目標的一般性轉移支付制度和以促進社會事業發展為主要目標的專項轉移支付制度,形成功能完善、目標清晰、辦法科學、保障有力,符合現代財政管理制度要求的市對縣區轉移支付制度體系。明確了改革的基本原則是堅持頂層設計與分步實施相結合;堅持清理整合與規范管理相結合;堅持創新管理與公平競爭相結合;堅持公開透明與提升績效相結合。
第二,對如何改革和規范轉移支付制度,《實施方案》明確,一是要切實加大清理整合專項轉移支付力度。要求摸清財政專項設立的背景、依據、時限和專項轉移支付的數量、額度、分布、效益情況,對專項轉移支付項目全面梳理,逐項審核,分層次、分步驟全面推進市級專項轉移支付項目的清理整合。二是要嚴格規范專項轉移支付管理。具體措施包括:嚴控專項轉移支付的設立;建立定期評估和退出機制;建立科學的分配管理機制;規范縣區分擔比例。三是創新競爭性領域專項轉移支付管理方式。具體措施包括:建立競爭性領域專項逐步退出機制;統一歸口管理競爭性領域專項;探索基金管理模式。
第三,對建立市對縣一般性轉移支付制度,《實施方案》明確,要合理劃分市、縣兩級事權和支出責任,在市級財力逐漸壯大的情況下,圍繞縣級基本財力保障、均衡性、民族地區、生態功能區、邊境地區等五個方面,逐步建立市對縣一般性轉移支付制度。
最后,就爭取上級更大支持,《實施方案》明確,一是要以政策研究為突破,爭取更多的一般性轉移支付;二是要以項目為載體,爭取更大的專項轉移支付。
三、《保山市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實施方案》解讀
(一)出臺的背景
2014年9月23日,財政部印發了《關于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有關問題的通知》(財金〔2014〕76號),要求充分認識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模式)的重要意義,積極穩妥做好項目示范工作,切實有效履行財政管理職能,加強組織和能力建設,盡快形成有利于促進PPP發展的制度體系。省政府于2014年12月30日印發了《云南省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實施方案》(云政發〔2014〕73號),指出當前全省正處于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關鍵時期,立足本省實際,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推廣運用PPP模式,是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重要改革任務,對于加快我省新型城鎮化建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構建現代財政制度具有重要意義。為全面貫徹落實財政部和省政府有關文件精神,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投資,深入推進全市投融資體制和財稅體制改革創新,進一步激活和釋放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市政府決定出臺保山市的《實施方案》。
(二)主要內容
《實施方案》共五個部分,主要是推廣運用PPP模式的意義、基本原則、PPP項目的實施、保障措施四個方面。
第一,《實施方案》明確了PPP模式的含義,指出當前全市正處在加速建設綜合交通大動脈、加速推進新型城鎮化、加速培育產業壯大實力的關鍵時期,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是化解政府性債務、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舉措;是突破綜合交通瓶頸制約、適應國家投融資頂層制度轉變的重要抓手;是推進新型城鎮化、提升城市承載力的重要手段;是加快沿邊開放、進一步吸引社會資本來保山投資興業的重要途徑;是深化財政體制改革、構建現代財政制度的內在要求。
第二,基本原則。《實施方案》明確,推廣運用PPP模式,堅持“試點先行、量力而行、互惠共贏、風險分擔、誠信合作、公開透明”的原則。
第三,對如何推廣運用PPP模式,《實施方案》提出,一是明確適用范圍。全市范圍內污水處理及管網系統、垃圾收集處理系統、供水、供電、燃氣、公共交通、停車場(樓)、城市園林綠化、地下空間開發以及園區基礎設施等市政設施,公路、鐵路、機場、城市軌道交通等交通設施,醫療、旅游、健康養老、社會事業等公共服務項目,以及保障性住房、水利、資源環境和生態保護等項目,在對PPP運營合理性作出評估論證的前提下,均可推行PPP模式。二是規范操作程序。具體要求是:建立項目儲備庫;做好項目評估論證;制定項目實施方案;規范選擇合作伙伴;完善合同管理;加強項目指導。三是完善支持政策。包括項目支持措施和財政補貼管理。四是強化運行監管。具體要求是:堅持市場化運營;確保項目質量;穩步開展績效評價;嚴格債務風險管理。同時,《實施方案》明確,分試點先行、總結推廣、全面運用三個階段推進實施PPP模式。
第四,保障措施。一是要加強組織領導;二是要創造公平環境;三是要加強項目監管;四是要做好宣傳引導。
保山市財政局
2016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