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15262660-/2024-0703009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文化和旅游局 |
| 公開目錄 | 政協提案辦理結果 | 發布日期 | 2024-07-03 |
| 文號 | 瀏覽量 |
縣政協教科衛體委、象達鎮委員聯絡組:
你們在龍陵縣政協第十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提出的“關于對象達鎮大栗坡抗戰遺址挖掘保護的建議”,縣人民政府已交我局辦理。經局領導班子會議研究,并于6月22日與你們進行了電話面商,現答復如下:
一、抗戰遺址歷史情況
龍陵縣象達大栗坡抗戰遺跡位于象達鎮營坡社區南海寨自然村。
1944年6日,中國遠征軍第2軍第9師25團為主攻,攻擊大栗坡殘敵,同時阻擊增援之敵。9日六時,各部在炮火掩護下,繼續向大栗坡和板栗樹攻擊。27團1、2營,遇日軍熾盛火力阻擊,仍堅決挺進,激戰至下午四時,越過鹿砦和鐵絲網沖入日軍陣地,展開肉搏,陳克非當即下令:“每連挑選勇敢、機敏士兵六名持手榴彈潛至敵堡下,乘敵射擊間隙之瞬間,將手榴彈沿槍眼投入敵堡”。可惜手榴彈爆炸不良,終未奏效。整個戰場彈如雨落、刀光劍影,遠征官兵來回七次沖殺,彈藥告罄,傷亡慘重。13日,遠征軍以密集炮火向大栗坡進行破壞射擊,日軍碉堡中彈四十余發,地面大部工事被摧毀。于十五時許,27團2、3營沖入陣地,占領了大栗坡大部。十六時,在大栗坡北端的反斜面遭日軍逆襲,2營營副任省三和8連連副羅晉清陣亡,8連連長蕭慕何負傷,戰士傷亡半數以上。
經過休整補充的第9師于6月22日早上七時,經周密部署,對象達日軍展開總攻。八時整以濃密炮火向大栗坡進行破壞性射擊。向老街坡、象達街據點和指揮所(文昌宮)進行殲滅性射擊。至十一時,老街坡、文昌宮已被遠征軍炮火壓制,大栗坡堡壘大部被摧毀。25團2營始向大栗坡攻擊,越過鹿砦和鐵絲網沖入敵陣后,利用日軍殘存戰壕,向核心陣地沖鋒前進,是夜,中日兩軍均三次增援,戰至黎明,遠征軍仍末完全攻克。至24日24時許,25團第8連將大栗坡完全占領。
二、存在困難
2024年2月22日,龍陵縣文物管理所邱佳偉、饒斌兩位同志,在象達鎮政府工作人員配合下,對該抗戰遺跡開展實地踏勘,具體情況如下:
(一)保護難度較大。一是象達大栗坡抗戰遺跡處于自然狀態下已長達80年,隨后該地由當地群眾自行開展農業活動,目前,所有戰壕、掩體均被淹沒,已不具備文物保護研究利用價值。二是該遺跡屬自然土質,在主體完全受損的情況,當前尚無比較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因此采取何種方式、方法實施保護工作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二)保護經費比較少。雖然近年來專項經費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但由于抗戰遺跡較多,往往實施一個項目保護都需要幾十萬甚至更多,目前各級財政十分困難,保護經費非常有限。目前,該遺跡不屬于文物保護單位,故不能對應開展相關保護工作。
三、下步工作計劃
(一)進一步整合抗戰資源。結合今年開展的“四普”文物調查工作,進一步整合平達鄉的抗戰資源,將更多的遺跡、遺痕申報成為高級別文物保護單位予以有效保護。
(二)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一步加強宣傳。在社區、公共場所粘貼宣傳資料;在政府門戶網站、抖音、微博、小紅書等發布更多宣傳信息,讓更多的民眾參與到抗戰文物的保護中來。
(三)多渠道籌措抗戰資金。進一步探索、拓寬資金籌措渠道,讓更多的社會資金投入到抗戰遺跡遺痕的保護中來。
最后,衷心感謝你們對文物保護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2024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