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15262660-12_B/2018-0625013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文化和旅游局 |
| 公開目錄 | 政協提案辦理結果 | 發布日期 | 2018-06-25 |
| 文號 | 瀏覽量 |
劉佳佳等委員:
你們在政協龍陵縣第九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提出的“關于整理和挖掘木城民族文化的建議”的提案,縣人民政府已交我局辦理,經局領導班子會議研究,并于5月21日與你們協商,現答復如下:
你們提的建議很好,為我縣唯一一個少數民族邊境鄉民族文化的傳承保護提出了寶貴意見。木城民族民間文化歷史悠久,絢爛多彩。近年來,我縣重視對木城鄉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一是組織申報了非遺名錄,包括彝族香堂人土巴拉樂器“酒醉筒”、香堂人竹片摩擦起火、小三弦制作、香堂人火把會等4個非遺項目,以及王云常、李春寶、余富良3位傳承人。二是打造了多部文藝精品。組織創作了《吱吱qio》《小靈雀》《青菜央央》等地方民族歌曲,排演了《欻豆》《竹衣蕭》等民族樂器合奏;編排了《跳起不怕腳蹋皮》《香堂人與拔地鼓》等系列民族舞蹈作品,并多次在省、市、縣各類比賽中獲獎。三是實施了土巴拉樂器精品工程保護項目、彝族語言世居少數民族保護項目,開展了彝族語言進校園活動,使民族傳統樂器和民族語言得到了有效傳承。四是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民族文化活動,木城鄉形成了彝族香堂人火把會、傈僳族闊時節等重大節慶文化活動品牌。縣委、縣政府也將加大對民族民間文化的扶持政策,相信我縣對民族文化的挖掘保護會越來越好。
再次感謝你們對龍陵縣文化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龍陵縣文化和旅游局
2018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