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script id="ux5nb"></noscript>
    1. <sup id="ux5nb"></sup>
      <fieldset id="ux5nb"><i id="ux5nb"></i></fieldset>

        黑人av无码一区,日韩伦理片,在线观看中文字幕国产码,色色97,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亚洲,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麻豆,美女黄网站人色视频免费国产,伊在人间香蕉最新视频
        無障礙瀏覽 長者模式 打開適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龍陵縣人民政府
        索引號 01526300-6-/2020-0723005 發布機構 龍陵縣鄉村振興局
        公開目錄 部門文件 發布日期 2020-07-23
        文號 瀏覽量
        主題詞 扶貧
        龍陵縣脫貧攻堅工作政策匯編

        目錄

        一、貧困人口納入、退出..................................................................... 1

        二、產業扶貧政策.....................................................................................2

        三、易地扶貧搬遷建房補助政策............................................................ 5

        四、農村危房改造政策............................................................................ 6

        五、教育扶貧政策.....................................................................................7

        六、健康扶貧政策.....................................................................................9

        七、生態扶貧政策...................................................................................10

        八、勞動力轉移培訓政策...................................................................... 11

        九、社會保障政策...................................................................................12

        十、人居環境整治政策.......................................................................... 16

        十一、金融扶貧(扶貧小額信貸).................................................... 20

        一、貧困人口納入、退出

        (一)貧困人口識別標準、程序

        1.識別標準和方法。非建檔立卡農業戶籍農村常住人口,上年家庭年人均純收入低于2952 元(相當于2010 年2300 元不變價),綜合考慮以下因素,按程序納入建檔立卡貧困對象管理。按程序納入建檔立卡貧困對象管理。

        (1)實際居住C 級、D 級危房且自身無力改造;

        (2)家庭因病致貧,且成員未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3)家庭適齡成員因貧輟學,或家庭因學致貧;符合低保條件并享受低保政策,但仍符合國家扶貧標準的,也應納入建檔立卡貧困對象管理。

        2.納入程序。

        農戶申請納入建檔立卡對象→村民小組戶主會內部評議→黨小組黨員評議→村“兩委”會初定→村民代表會議議定→村委會公示→上報鄉鎮→鄉鎮審定→鄉鎮公示→上報縣級→縣級行業部門開展數據比對→縣確定→縣級公告確定結果→縣級批復→系統操作納入。

        (二)貧困人口脫貧退出標準、程序

        1.脫貧標準

        (1)人均純收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年人均純收入穩定超過國家扶貧標準(2019 年按3750 元計算),達到不愁吃、不愁穿。

        (2)有安全穩固住房保障。住房遮風避雨,保證正常使用安全和基本使用功能。

        (3)義務教育。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無因貧失學輟學。

        (4)基本醫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符合條件的享受醫療救助。

        (5)飲水安全有保障。貧困戶飲水水量、水質、取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證率達到規定標準,每人每天可獲水量不低于35 升,取水水平距離不超過800 米,垂直距離不超過80 米或人力取水往返時間不超過20 分鐘。

        2.貧困人口退出程序

        入戶核查→村委會擬定→村民小組黨員和戶主評定→農戶填寫脫貧銷號“雙認定表”→村“兩委”會初定→村級公示初定結果→村民代表會議定→上報鄉鎮→鄉鎮審定→鄉級公示審定結果→上報縣級→縣級行業部門開展數據比對→縣級確定→縣級公告確定結果→縣級批復→系統標注退出。

        二、產業扶貧政策

        (一)肉牛產業補助政策

        1.良種能繁母牛補助。一般養殖戶養殖2 頭以上的,每頭給予補助1000 元;發展貧困養殖戶,每戶養殖2 頭,每頭給予補助3000元,超過2 頭的,超過部分按一般養殖戶的補助標準補助。

        2.能繁母牛擴群增量補助。對每產1 頭犢牛給予1000 元獎勵,其中:養殖戶800 元,合作社200 元。

        3.出欄肉牛獎勵。通過各鄉鎮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交售給東方皓月公司的育肥牛每頭給予100 元獎勵(縣財政85 元、東方皓月公司15 元,補助養殖戶70 元、合作社30 元)、架子牛每頭給予20元獎勵(縣財政10 元、東方皓月公司10 元,全部補助到合作社)。

        (二)肉牛保險政策

        1.承保范圍和對象。符合下列條件的肉牛可作為本保險合同的保險標的,投保人應將符合下述條件的肉牛全部投保,不得選擇投保:(1)投保的肉牛品種必須在龍陵縣轄區范圍內飼養。(2)投保時肉牛畜齡在12 月年齡以上(含)。(3)肉牛經畜牧獸醫部門驗明無傷殘,無本保險責任范圍內的疾病,營養良好,飼養管理正常。(4)肉牛按所在地縣級畜牧防疫部門審定的免疫程序接種并有記錄,且必須佩戴國家規定的畜禽標識并附照片。(5)管理制度健全、飼養圈舍衛生、能夠保證飼養質量。

        2.保險責任。在保險期間內,由于下列原因直接造成保險肉牛在保險單約定的養殖地點內死亡,保險人按照本保險合同的約定負責賠償:(1)敗血癥、炭疽桿病菌、白血病、支氣管肺炎、牛傳染性胸膜肺炎;吞食尖銳硬物引起創傷性網胃炎或創傷性心包炎、創傷性網胃炎或創傷性心包炎繼發腹膜炎或胸膜炎。(2)暴雨、風災、冰雹、凍災、洪水(政府行蓄洪除外)、雷電、泥石流、山體滑坡。

        (3)火災、爆炸;建筑物倒塌、空中運行物體墜落。在保險期間內,由于發生高傳染性疫病,政府實施強制撲殺導致保險肉牛死亡,保險人也負責賠償,但賠償金額以保險金額扣減政府撲殺專項補貼金額的差額為限。

        3.保險金額和費率。(1)肉牛保險金額為投保個體的飼養成本,每頭肉牛保險金額為6000 元。(2)每頭肉牛養殖戶保險費率為3.2%,保險費為192 元/頭;能繁母牛保費由財政資金補助及農戶自籌共同構成,每頭保費192 元,財政資金每頭補助比例67.70%(130 元/頭),農戶自繳32.3%(62 元/頭)。

        (三)種植業保險政策

        1.補貼范圍。目前我縣納入中央財政保險費補貼的險種標的主要包括:玉米、水稻、甘蔗。

        2.補貼標準。(1)水稻:單位保險金額600 元,投保費27 元。上級補貼90%,24.3 元;農戶承擔10%,2.7 元。(2)玉米:單位保險金額500 元,投保費18 元。上級補貼90%,16.2 元;農戶承擔10%,1.8 元。(3)甘蔗:單位保險金額700 元,投保費42 元。上級補貼80%,33.6 元;農戶承擔20%,8.4 元。

        3.保險內容及理賠條件。(1)水稻:由于受到暴雨、洪水、內澇、風災、雹災、凍災、干旱、病蟲危害時,植株損失率達到20%(含20%)以上時,保險人依照保險單約定進行賠償。(2)玉米:由于受到暴雨、洪水、內澇、風災、雹災、凍災、干旱危害時,植株損失率達到20%(含20%)以上時,保險人依照保險單約定進行賠償(3)甘蔗:由于受到火災、暴風、龍卷風、因暴雨導致洪水、澇、山體滑坡、泥石流造成甘蔗沖毀、掩埋的損失、霜(冰)凍、干旱危害時,植株損失率達到20%(含20%)以上時,保險人依照保險單約定進行賠償。

        (四)養殖能繁母豬保險政策

        1.保險對象。對符合下列條件的能繁母豬進行承保。一是能繁母豬在8 月齡以上(含8 月齡)、4 周歲以下(不含4 周歲);二是能繁母豬經畜牧獸醫部門驗明無傷殘,無保險責任范圍內疾病,飼養管理正常,并按免疫程序接種并有記錄。

        2.保險期限。保險期限為1 年,以保險合同載明的起訖時間為準。

        3.保險費交納標準。根據《云南省財政廳云南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切實做好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有關事項的通知》(云財農〔2019〕200 號),將能繁母豬保額提高到每頭1500 元,保費提高到每頭81.8 元,能繁母豬的保費中央財給予補助50%(40.9 元/頭),地方財政配套30%(24.54 元/頭),養殖戶承擔20%(16.36元/頭)。4.保險責任。在保險期間內,由于下列原因造成保險母豬直接死亡,保險人按照本保險合同的約定負責賠償:火災、爆炸;雷電、暴雨、洪水、風災、冰雹、地震、凍災;山體滑坡、泥石流;建筑物倒塌、空中運行物體墜落;豬丹毒、豬肺疫、豬水泡病、豬鏈球菌、豬乙型腦炎、附紅細胞體病、偽狂犬病、豬細小病毒、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豬支原體炎、旋毛蟲病、豬囊尾蚴病、豬副傷寒、豬圓環病毒性藍耳病及其強制免疫副反應。

        5.賠償處理。保險母豬發生保險責任范圍內的死亡,保險公司按每頭保險母豬賠償1500 元。

        三、易地扶貧搬遷建房補助政策

        (一)建房補助政策

        建檔立卡搬遷戶人均建房補助2 萬元,簽訂舊房拆除協議并按期拆除舊房的人均獎勵0.6 萬元,自籌資金戶均不超過1 萬元;戶均建房按人獎補后不足6 萬元(小高層集中安置戶均獎補后不足8萬元)的,由縣級籌資補足。同步搬遷戶及縣級非卡搬遷戶庭院式安置的戶均補助4 萬元(含拆舊獎勵),小高層集中安置的戶均補助7 萬元(含拆舊獎勵),每戶可申請建房轉貸資金6 萬元。縣級承擔建檔立卡戶人均建房補助2 萬元,簽訂舊房拆除協議并按期拆除舊房的人均獎勵0.6 萬元,自籌資金戶均不超過1 萬元。整改調出戶庭院式安置的戶均補助6 萬元(含拆舊獎勵),小高層集中安置的戶均補助8 萬元(含拆舊獎勵)。縣內其他鄉鎮搬遷至勐糯鎮安置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及整改調出戶補助搬遷費2 萬元,其他非卡搬遷對象補助搬遷費1 萬元。

        (二)建房面積規定

        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住房面積不超過25 平方米,按照50、75、100、125、150 平方米等戶型進行設計和建設,最大戶型面積不超過150 平方米(即6 人以上戶),其中,單人單戶和2 人戶安置住房可采取集中建設公寓、與養老院共建等方式解決。

        (三)簽訂“三個協議”

        實施搬遷前,由各鄉鎮與搬遷建檔立卡戶簽訂搬遷協議、搬新拆舊協議、脫貧就業協議。

        (四)保護傳統村落

        嚴禁拆并傳統村落,嚴禁“插花安置”或依托傳統村落擴建新村。因重大原因確需搬遷并列入國家傳統村落名錄的傳統村落,須經省級住房城鄉建設、文化、財政部門同意,并報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和旅游部、財政部備案,方可納入遷出范圍。

        四、農村危房改造政策

        (一)納入上級補助的4 類對象

        1.納入原則執行五不納入。即:有安全穩固住房(含異地)的、有車的(摩托車、三輪車、拖拉機除外)、有注冊營業執照且實際經營的、家庭成員有公職人員的、以前曾經享受過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的不得納入。

        2.補助標準。群眾自建:C 級修繕加固改造17000 元/戶(不得重建)、D 級修繕加固改造20000 元/戶,驗收合格后給以修繕加固對象2000 元/戶的獎勵;D 級拆除重建補助26000 元/戶。

        (二)納入縣級補助的4 類對象

        1.納入原則執行兩不納入。即:有安全穩固住房(含異地)和近三年來已享受農危改補助的對象不得納入,不受其它條件限制。享受近三年危房改造項目補助建房未達標入住的,由各鄉鎮結合資金管理與撥付,把項目實施完成直至人員入住。

        2.補助標準。修繕加固改造12000 元/戶,拆除重建或新建20000元/戶,不分C、D 級修繕,不受面積控制,無獎勵。

        (三)4 類對象以外的非建檔立卡戶

        1.納入原則執行五不納入。即:有安全穩固住房的(含異地)、有車的(摩托車、三輪車、拖拉機除外)、有注冊營業執照且實際經營的、家庭成員有公職人員的、以前曾經享受過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的不得納入。

        2.補助標準。修繕加固改造10000 元/戶,拆除重建或新建15000元/戶,不分C、D 級修繕,不受面積控制,無獎勵。

        五、教育扶貧政策

        (一)學前教育階段

        學前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兒童資助300 元/生/年;營養改善計劃800 元/生/年。

        (二)義務教育階段

        1.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除學雜費,對學校補助公用經費,補助標準為小學600元/生/年,初中800元/生/年,特殊教育6000元/生/年。

        2.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免費教科書補助標準為小學90元/生/年,初中180元/生/年。

        3.對義務教育寄宿學生給予生活費補助,補助標準為小學l000元/生/年,初中和特殊教育1250元/生/年,8個人口較少民族(獨龍族、德昂族、基諾族、怒族、阿昌族、普米族、布朗族、景頗族)在原有補助基礎上每年每生增加250元[從2019年秋季學期起,對義務教育學生生活補助政策進行調整,義務教育階段資助面不再局限于寄宿制困難學生,非寄宿制的建檔立卡等四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也納入政策范圍,不再執行寄宿生生活費補助“全覆蓋”政策,義務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補助標準為:寄宿制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含建檔立卡等四類學生)小學1000元/生·學年,初中1250元/生·學年;非寄宿制建檔立卡等四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小學500元/生·學年,初中625元/生·學年;特殊教育學校學生1250元/生·學年]。

        4.對義務教育非寄宿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給予生活補助,補助標準為1000元/生/年。

        5.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實施營養改善計劃補助,補助標準為每生每天4元,全年按照學生在校時間200天計算,補助資金800元/生/年。

        (三)普通高中教育階段

        對普通高中貧困家庭學生給予國家助學金資助,資助面占在校高中生的35%(2018年春季開始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全部享受一等助學金),補助標準為一等助學金2500元/生/年,二等助學金1500元/生/年。2016年秋季開始免除公辦普通高中建檔立卡、農村特困救助供養、農村低保、殘疾人等四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雜費(龍陵縣第一中學1000元/生/年、龍陵縣第二中學800元/生/年、龍陵縣第三中學800元/生/年、龍陵縣第五中學600元/生/年)。2017年秋季開始對普通高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給予生活費補助2500元/生/年。

        (四)中等職業教育階段

        對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在校一、二年級學生給予國家助學金資助2000元/生/年。對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在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除學費2000元/生/年。

        (五)中高職雨露計劃

        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初中、高中畢業后接受中高等職業教育,對家庭給予扶貧助學補助3000元/生/年。

        (六)本專科階段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新生入學資助項目,對考入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的家庭經濟困難新生給予交通費及入學后短期生活費用補助,補助標準為省內500元/生、省外1000元/生,由新生向縣資助中心申請。國家助學金資助項目,對普通高校本專科、民族預科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給予一等國家助學金資助,補助標準為一等3500元/生/年,二等2500元/生/年,由學生本人向高校申請。對考取一本院校本科(158所)的、“直過民族”考取專科以上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考取中央部屬院校(126所)本科的,給予學費獎勵5000元/生/年,由學生向縣資助中心申請,三類獎勵不得重復享受。就讀普通本專科或研究生的,無需提交家庭經濟困難證明材料即可申請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最高貸款額度本專科8000元/生/年,研究生l2000元/生/年。

        (七)研究生階段

        就讀研究生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有固定工資收入的除外)補助碩士6000元/生/年,博士l3000元/生/年。

        六、健康扶貧政策

        (一)參保率。確保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0%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

        (二)參加醫療保險傾斜政策

        自2018年起,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及大病保險的個人繳費財政補貼實施定額補助,按照每人每年180元進行補貼。

        (三)醫療費用報銷傾斜政策

        全縣對符合分級診療、轉診轉院規范的貧困人口,在定點醫療機構享有以下傾斜政策:

        1.普通門診報銷:最高報銷限額比其他城鄉居民提高5個百分點,達到315元。

        2.慢病門診報銷: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患糖尿病、原發或繼發性高血壓II—III期、冠心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甲狀腺機能減退、活動性肺結核、慢性活動性肝炎、癲癇、兒童生長發育障礙(生長激素缺乏癥)、美沙酮維持治療、帕金森病、小兒腦癱、重癥肌無力、肌營養不良、運動神經元疾病、兒童免疫缺陷16個病種,門診費用報銷不設起付標準,政策范圍內醫療費用報銷比例為80%,年度最高支付1575元。

        3.特殊疾病門診報銷:建檔立卡貧困人員罹患癌癥、肉瘤、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黑色素瘤、生殖細胞瘤、白血病、需要放化療的顱內腫瘤、終末期腎病、器官移植、系統性紅斑狼瘡、再生障礙性貧血、遺傳性球型紅細胞增多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地中海貧血、血友病、精神分裂癥,雙相情感障礙癥等18個病種,報銷起付線1000元,政策范圍內醫療費用報銷比例為80%,其中重性精神病和終末期腎病報銷比例為90%。

        4.住院報銷傾斜政策:縣內住院不收取住院押金;鄉鎮衛生院住院報銷不設起付線,報銷比例95%;縣人民醫院報銷比例80%;縣中醫醫院85%;對符合規范轉診轉院,到縣域外住院的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不低于70%。

        5.大病保險傾斜政策:起付線降低50%,年度報銷限額提高50%,年度最高支付限額30萬元。

        6.醫療救助傾斜政策:取消貧困人口醫療救助起付線,年度累計救助封頂線10萬元。符合轉診轉院規范住院發生的醫療費用,政策范圍內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報銷后達不到90%的,通過醫療救助達到90%。

        7.建立醫療費用兜底保障機制: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通過基本醫療、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報銷后,符合轉診轉院規范住院治療費用實際補償比例達不到90%和個人年度支付的醫療費用仍然超過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市執行標準:2019年6月30日前10321元,2019年7月1日后11280元)的部分,由政府兜底保障資金給予補償。

        (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傾斜政策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免費享受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個人應繳納的

        12 元簽約服務費由財政補助。

        七、生態扶貧政策

        (一)護林員政策

        在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中,公開聘用生態護林員674 名,每人每年發放管護工資10000 元。在全縣公開聘用公益林、天然林護林員458 人,其中聘用建檔立卡人員197 名,確定管護補助標準為:國有林護林員24000 元/人/年(2000 元/月);林管員19200 元/人/年(1600 元/月);集體林及個體林護林員15600 元/人/年(1300 元/月)。管護補助費包括意外傷害險費用。

        (二)退耕還林政策

        2017 年起提高至每畝補助1600 元,建設期5 年。第一年兌現補助900 元/畝(其中,種苗造林費400 元/畝,現金補助500 元/畝),第三年兌現現金補助300 元/畝,第五年兌現現金補助400 元/畝。

        (三)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

        按現行政策,權屬為集體和個人的國家級、省級公益林每年每畝補償14.5 元(其中,管護費4.5 元,直接兌付林農補償費10 元)。

        (四)天然林停伐保護政策

        集體和個人所有的天然商品林,按照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三個地類,給予停伐管護補助14.25 元/畝(其中:10 元/畝作為林農停伐補償費,4.25 元/畝作為停伐管護費)。

        (五)省級木本油料提質增效每畝補助100 元,省級低效林改造每畝補助95 元。

        八、勞動力轉移培訓政策

        (一)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對貧困勞動力、失業人員、“兩后生”農村轉移就業勞動力、轉崗職工、殘疾人、退役軍人,由縣公共服務機構采取公開招標方式組織開展免費職業技能培訓。

        (二)貧困勞動力到企業就業、依法參加失業保險,并取得初級(五級)、中級(四級)、高級(三級)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從失業保險基金中分別給予初級(五級)1300 元、中級

        (四級)1950 元、高級(三級)2600 元的職業技能提升補貼。

        (三)鼓勵貧困勞動力到省外就業,對跨省務工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三個月以上的,每人每年可享受一次交通補助,補助標準最高不超過500 元,所需資金從就業資金中列支。

        (四)組織勞務輸出貧困勞動力的中介機構、村人力資源服務合作社和勞務經紀人,按省外轉移300 元/人、縣外轉移200 元/人、縣內轉移100 元/人的標準給予補貼(由村人力資源服務合作社組織就近就地轉移的按100 元/人的標準補助;屬能人幫帶組織轉移的按80 元/人、村人力資源服務合作社20 元/人的標準補助)。省外、縣外轉移的所需資金從就業資金中列支;縣內轉移的所需資金由縣級財政承擔。

        九、社會保障政策

        (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政策

        1.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檔次為100 元、200 元、300 元、400元、500 元、600 元、700 元、800 元、900 元、1000 元、1500 元、2000 元、3000 元,共13 個檔次。符合參保條件的,根據自身條件和需求,每年選擇一個檔次進行繳納。省級財政給予每人每年30 元參保補貼,對選擇100 元—1500 元檔次繳費的,每增加繳費100 元,給予10 元參保補貼,最高補貼每人每年不超過100 元;對選擇2000元、3000 元繳費檔次的,財政按照所選檔次的6.5%給予參保補貼。屬于重度一二級殘疾人(以殘疾證為準),省政府逐年為其按照200元檔次代繳;年滿55 周歲的一二級殘疾人,省政府按月發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補助,金額與中央基礎養老金同等,目前每月每人領取103 元。縣級財政為未脫貧、低保、特困人員按每年100 元全額代繳保費。

        2.2011 年7 月1 日龍陵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實施時,年滿45 周歲及以上的城鄉居民,應按年繳費;年滿60 周歲時,繳費年限未滿15 年的,可申請一次性補繳。

        3.參保人(包含繳費人員及待遇領取人員)在參保期間死亡的,政府一次性給予12 個月基礎養老金的喪葬補助金。

        (二)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政策

        2018 年度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0%參加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參加基本醫保個人繳費部分由財政全額補貼。對非卡戶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特困人員(城市特困供養人員、農村特困供養人員)實行民政全額資助參保,對城鄉低保對象、邊民按照每人每年70 元標準實行個人先繳費后民政定額資助到參保對象個人;2019 年度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0%參加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參加基本醫保個人繳費部分由財政定額每人每年180 元補貼。對非卡戶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特困人員(城市特困供養人員、農村特困供養人員)實行民政全額資助參保,對城鄉低保對象、邊民按照每人每年70 元標準實行個人先繳費后民政定額資助參保。

        (三)醫療救助政策

        1.門診救助標準:集中供養的城鄉特困人員門診醫藥費用憑醫療機構出具的發票給予全額補助;分散供養的城鄉特困人員門診費救助不設起補線,單次門診醫藥費用憑醫療機構出具的發票予以補助60%,每人每年累計救助封頂線為1500 元。

        2.住院救助標準:集中供養的城鄉特困人員住院醫療費用個人自付部分給予全額救助;分散供養的城鄉特困人員和城鄉低保對象住院醫療費(不含自費醫療費用)經有關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及各類補充醫療保險、商業保險報銷后的個人負擔費用,救助比例按40%救助,住院醫療救助每人每年累計最高限額為15000元。

        3.重特大疾病救助標準:①尿毒癥和重度精神病患者的醫療救助辦法。按照《云南省衛生廳云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云南省民政廳關于做好云南省城鄉居民尿毒癥與重性精神病醫療費用報銷和醫療救助工作的通知》(云衛發〔2013〕22 號)規定執行。醫療費用由基本醫療保險按90%的比例進行報銷后,其余10%經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及各類補充醫療保險、商業保險報銷后的個人負擔費用由民政部門按以下比例分類救助:城鄉特困人員給予全額救助;城鄉低保對象予以70%救助,其余30%由個人承擔;低收入救助對象予以50%救助,其余50%由個人承擔。每人每年累計最高限額為50000元。②是兒童白血病、兒童先天性心臟病、兒童尿道下裂、兒童苯丙酮尿癥、婦女乳腺癌、宮頸癌、耐多藥肺結核、艾滋病機會性感染、肺癌、食道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急性心肌梗塞、腦梗死、血友病、I 型糖尿病、甲亢、唇腭裂等20種病種列入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辦法。醫療費用由基本醫療保險按70%的比例進行報銷,其余30%經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及各類補充醫療保險、商業保險報銷后的個人負擔費用由民政部門按以下比例分類救助:城鄉特困人員給予全額救助;城鄉低保對象予以50%救助,其余50%由個人承擔;低收入救助對象予以30%救助,其余70%由個人承擔。每人每年累計最高限額為50000 元。

        (四)社會救助政策

        1.城市低保。城市低保保障標準每人每月620 元。

        2.農村低保。農村低保保障標準A 類每人每月340 元,B 類每人每月280 元,C 類每人每月220 元。

        3.城鄉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特困人員每人每月1000 元,分散供養人員每人每月732 元。

        4.孤兒供養。集中供養兒童補助標準每人每月1974 元,散居兒童補助標準每人每月1274 元。

        5.困難殘疾人“兩項補貼”。困難重度一級殘疾人生活補貼每人每月50 元,護理補貼每人每月70 元;困難重度二級殘疾人生活補貼每人每月50 元,護理補貼每人每月40 元。

        6.城鄉困難群眾臨時救助。臨時救助對象:一是因火災、溺水等意外事件,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的家庭或個人。二是因發生重大交通事故在案件終結后,造成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的當事人及其家庭。三是因家庭成員突發重特大疾病,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的家庭或個人。四是因基本生活費、基本醫藥費和子女基本教育費等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困難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和低收入家庭或個人。五是生活困難的農村重點優撫對象(主要指:60 周歲以上生活困難的、患各種重特大疾病或慢性病生活困難的、殘疾導致全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生活困難的農村重點優撫對象)。六是符合縣級以上政府有關規定的其他特殊困難家庭或個人。

        (五)政府防貧救助保險政策

        1.因自然災害住房損失救助。在保險期間內,居住民房(即正房,指房屋中以居住為目的且正在使用的居住民房,不含臨時儲物用房、養殖用房、烤房等附屬設施)因火災、爆炸、自然災害(包括雷擊、臺風、暴風、龍卷風、雪災、雹災、冰凌、泥石流、崖崩、滑坡、地面突然塌陷)導致部分損失、倒塌或判定全損的,救助標準:部分損失起付線10000 元,救助比例70%,每戶救助限額21000元;倒塌或判定全損的起付線10000 元,救助比例70%,每戶限額50000 元。

        2.因疾病(意外)住院醫療保險救助。在保險期間內,被保險人因罹患疾病或者遭受意外傷害在醫療機構住院治療,實際支付的符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報銷范圍內的費用,已按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取得醫療費用補償后的個人支付部分,救助標準:起付線11280 元(扣除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補償后,符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報銷范圍內的個人支付部分可年累計),救助比例70%,每人救助限額21000 元。

        3.因意外傷害事故身故保險救助。在保險期間內,因遭受意外傷害(意外傷害指意外來的、突發的、非本意的和非疾病的客觀事件未直接且單獨的原因致使身體受到傷害)且自意外傷害發生之日起180 日內以該次意外傷害為直接原因身故的,救助標準:0-18 周歲(不含)給付限額20000 元;18-60 周歲(不含)給付30000 元;60 周歲以上給付20000 元。

        十、人居環境整治政策

        (一)串戶路、庭院及戶內硬化

        1.實施范圍。按照“串點成線,連線成片,整體推進”的要求,堅持農戶自主、政府幫扶的原則,對全縣農村串戶道路、庭院及戶內進行硬化。但以下幾種類型除外:

        (1)農村串戶道路硬化方面。一是各自然村現有串戶道路為彈石路、石板路的。二是已有其他項目支持的。三是計劃納入易地扶貧搬遷的。四是居住分散暫不具備條件實施的。

        (2)農戶庭院及戶內硬化方面。一是有家庭成員或戶主的父母、配偶、子女為國家公職人員的。二是有家庭成員任“村兩委”和“村監委”干部的。三是擁有價格3 萬元以上機動車的。四是在其他地方擁有自建房或購買商品房、門面房以及其他經營用房的。五是在工商部門注冊登記公司、企業并實際開展經營活動的。六是種植、養殖大戶或雇傭他人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七是已享受過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扶持或計劃納入易地搬遷的。八是已享受2017 年、2018 年農村危房改造的。九是庭院及戶內已用石板鋪筑的。

        2.實施標準。農村串戶道路主干道路硬化厚度不得小于15 公分,混凝土強度不得低于C25,硬化寬度不得超過4 米;主干道至農戶的入戶通道硬化厚度不得小于10 公分,混凝土強度不得低于C20,硬化寬度不得超過3 米;農村庭院及主房硬化厚度不得小于10 公分,混凝土強度不得低于C20,庭院硬化面積根據農戶現有實際情況確定,硬化面積小于70 平方米的按實際硬化面積補助,大于70 平方米的按70 平方米補助,主房硬化面積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硬化面積小于90 平方米的按實際硬化面積補助,大于90 平方米的按90 平方米補助。

        3.補助標準。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給予農村串戶主干道路每平方米60 元的水泥、沙子、碎石補助費;給予入戶道路每平方米20元的水泥材料補助費;給予農村庭院及戶內硬化每平方米20 元的水泥材料補助費。

        (二)環境衛生要求

        1.公共區域(含路域周邊)做到“七無五不準”。即:無雜草、無垃圾、無牲畜糞便、無糞堆、無柴垛、無草堆、無亂貼亂畫亂掛;不準占道經營、不準占用公共區域堆放雜物、不準家禽家畜放養、不準亂倒亂潑亂排、不準建蓋違法建筑。

        2.公共廁所做到“三無一保障”。即:無尿漬、無臭味、無蒼蠅蚊蟲(經常打一些殺蟲滅蠅的藥水),保障水沖式廁所沖水設施完好。公共溝渠做到“三無一保障”,即:無堵塞、無黑臭積水、無漂浮物,保障水流暢通。

        3.入戶道路做到。路面平整、干凈整潔、無亂推亂放、無垃圾、無雜草叢生。

        4.房屋面貌做到。屋頂瓦片排放整齊、無雜物堵塞、房屋主體無糟爛、椽頭無糟爛,內部墻面、板壁、柱子、橫梁無亂刻亂畫亂掛現象。

        5.家庭環境。院內無積水、無雜草、無亂堆亂放亂雜物、無亂掛衣物、無亂擺亂放鞋子、無蜘蛛網、客廳整潔干凈(各類物品擺放規范、無灰塵)、家禽牲畜無散養、無家禽牲畜糞便滿地、不亂扔垃圾、不亂排污水、不亂涂亂畫亂貼、院內平整、廁所干凈整潔無臭味、廁所有紙簍且污紙入簍、生活用品規范擺放、生產用具規范擺放、廚房整潔干凈、無蒼蠅亂飛、鼠類隨跑、臥室有床被且干凈整潔并且規范疊放、臥室衣物、鞋子整潔干凈且擺放整齊規范。

        6.個人衛生。衣服著裝整潔干凈、勤洗澡身體無異味、早晚洗臉刷牙、勤剪指甲、文明言語。男:勤刮胡須、勤理發,女:頭發不凌亂。

        (三)住房質量提升方面

        1.基本住房:

        (1)B 級的居住房屋開展全面的再排查,對非地質災害引起的輕度地基開裂、墻體局部開裂進行及時的修復。

        ①地基基礎:地基基礎的保障首先是要對房屋周邊的排水溝進行適時清理,確保排水通暢。當地基基礎有輕微不均勻沉降時,一般應以加強上部結構的整體性為主;當不均勻沉降相對較明顯時,應對地基開裂部分進行補強,可采用混凝土處理,消除導致沉降的不安全因素,防止雨水滲漏造成更大的破壞。

        ②墻體:墻體要求完整、規范、無明顯損壞。墻體尚不完整的要及時補齊缺失部分;磚墻有裂縫的,可根據裂縫寬度和數量采用局部抹灰、壓力灌漿等方式修復,并對外墻體勾縫,內墻體進行粉平刷白;土基墻當裂縫較寬時宜采用草泥塞填處理,當裂縫寬度較小時可采用灌縫處理;無法直接修復的應對損壞部分進行拆除重砌;土基墻外墻體可根據自然村的建筑風貌確定,如住戶較多數屬土基墻,外墻可不抹灰,如住戶較多數屬磚墻必須對土基墻外墻體抹灰,同時對內部墻體進行粉平刷白。

        (2)統一對傳統土瓦屋面規整除漏。對土瓦屋面進行及時的“拾漏”處理,達到外觀整齊、規范的效果;住房仍是石棉瓦的要進行更換。

        (3)全面消除籬笆隔斷、圍欄。拆除更換,涉及主房的要采用層板以上的材料進行規范圍護和隔斷,涉及廚房的墻體尚不完整的要及時補齊缺失部分,籬笆圍欄的及時更換,杜絕籬笆圍欄。

        (4)做好防腐防蟲。針對建蓋時間久遠、房屋矮小、老舊的安全住房,對屋內灰塵進行統一的清掃,對房屋正立面板壁進行打磨上漆,屋內電線規范排列,重點做好防腐、防蟲工作,達到質量和感觀的雙提升。

        2.附屬用房(生產用房)

        在附屬用房的布局上,有條件的要按照人畜分離(或簡易隔斷)、廚衛入戶的要求進行規范布局。要求房屋整體端正、穩固,主體及墻體無傾斜、糟爛、坍塌情況。墻體尚不完整的要及時補齊缺失部分;墻體局部有隱患的要及時組織修復:主體構架傾斜的要及時進行矯正并更換破損構建;磚墻墻體有裂縫的,可根據裂縫寬度和數量采用局部抹灰、壓力灌漿等方式修復,無法直接修復的應對損壞部分進行拆除重砌;土基墻當裂縫較寬時宜采用草泥塞填處理,當裂縫寬度較小時可采用灌縫處理,不具備修繕條件的,必須組織拆除或重建,及時消除安全隱患,改善人居環境;采用籬笆房圍護的要做到規范、整齊。

        3.相關資金來源。以上質量再提升工作要注重發揮群眾的內生發展動力,整合鄉鎮、掛包單位、幫扶人以及社會力量統籌開展工作。已經列入C、D 級危房改造的其附屬用房及人居環境工作要同步開展。B 級住房及附屬用房的整治工作縣級將整合2018 年、2019 年涉農資金,采用以獎代補的形式給予一定補助,鄉鎮統籌使用。

        (四)2020 年農村戶廁新建、改造方面

        1.實施范圍按照“人畜分離、廚衛入戶”的要求,加快建設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堅持農戶自主、政府幫扶的原則,2020 年重點對鄉鎮轄區內無戶廁和鄉鎮周邊、村(社區)周邊自然村農村戶廁進行新建、改造。但以下三種類型戶廁新建、改造不得享受各級補助政策:

        (1)有家庭成員或戶主的父母、配偶、子女為國家公職人員的;

        (2)有家庭成員任“村兩委”和“村監委”干部的;

        (3)已享受過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扶持或計劃納入易地搬遷的。

        2.實施標準

        農村戶廁新建、改造的標準,按照2019 年6 月保山市農業農村局印發的《云南省農村廁所改造建設技術指南(試行)》執行。各鄉鎮實施農村戶廁新建、改造必須以自然村為單元進行項目建設。農村戶廁新建、改造必須上有頂(可采用灰色彩鋼瓦、樹脂瓦、磁瓦、燒制土瓦),四周有圍合(有墻),內有沖水箱、蹲便器,側有門,下有三格一體式化糞池(可采用小磚支砌式化糞池、塑料裝配式化糞池、玻璃鋼裝配式化糞池),建設或改造后達到無害化衛生戶廁的要求。

        3.以獎代補標準

        農村戶廁新建、改造實行先建后補,待鄉鎮驗收、縣級抽驗合格后給予每座補助1000 元(其中省級補助400 元、市級補助100 元、縣級財政整合邊境地區轉移支付等資金補助500 元);廢沼氣項目的戶廁改造,經鄉鎮驗收合格后,縣級財政整合邊境地區轉移支付等資金給予每座補助300 元。

        十一、金融扶貧(扶貧小額信貸)

        (一)使用范圍

        只能支持有意愿貸款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用于發展產業,增加收入。

        (二)申請條件

        已錄入建檔立卡信息系統的貧困戶,凡有發展愿望、生產能力、發展項目和還款能力的,都有資格申請貸款。

        (三)申請程序

        貧困戶提出貸款申請村級組織初審鄉級審核客戶經理實地調查縣扶貧部門復核銀行審定放款。

        (四)額度和期限

        貸款額度不超過5 萬元,期限不超過3 年。

        (五)貼息方式

        小額信貸兩種貼息方式:一是補貼到戶。貸款貧困戶按照貸款合同約定,由農戶先按期償還銀行的本息,財政再按規定程序給予農戶貼息。對未按期還款及其它違約行為不享受貼息。二是直接貼息到銀行。根據相關規定要求,按照貧困戶貸款額度,直接將貼息資金補貼到銀行。

        (此件公開發布)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夜夜爽| 扎兰屯市|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东京热|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蜜臀av| 国产免费网站看v片元遮挡| 小嫩批日出水无码视频免费|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77777|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 日产一区日产2区|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播放|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噜噜噜| 淮阳县| 亚洲日本乱码熟妇色精品| 国产jjizz女人多水喷水| 自拍偷拍另类三级三色四色| 措勤县| 国产成人综合网亚洲第一| 丰满少妇被猛烈进出69影院|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全州县| 国产超高清麻豆精品传媒麻豆精品|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在线不卡| 亚洲人成网站观看在线观看| 亚洲av综合色一区二区| 东北妇女精品bbwbbw| 日韩精品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 美女又黄又免费的视频| 苍井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右玉县| 一本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激情a∨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久久久www成人免费毛片丨 |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av| 国产精品日韩av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人妻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无卡顿| 亚洲精品综合网在线8050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