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66829322/20231018-00002 | 發布機構 | 市生態環境局龍陵分局 |
| 公開目錄 | 云南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 | 發布日期 | 2023-10-18 |
| 文號 | 瀏覽量 |
一、反饋問題
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存在隱患:督察報告指出: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存在隱患,北廟水庫2022年5至7月pH值超標,熊洞水庫連續2年鐵超標,大坡、花園等水庫未開展“劃立治”工作。
二、整改措施
一是加強熊洞水庫上游村寨熊洞小組污水處理站運行管理,確保污水處理站正常運行,對引污渠及污水收集池進行防滲加固處理,截污溝污水全部進入人工濕地,發揮人工濕地功能。二是加強水庫庫區管理,在人畜易進出區域建設隔離網,杜絕人畜進入庫區。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宣傳教育,增強群眾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意識,減少人員到庫區周圍活動。三是加強對龍陵縣城第三水廠的監督管理,按時投加必要的氯量,在通過絮凝、沉淀和過濾后去除水中生成鐵的懸浮物,確保末梢水鐵達標。四是對鎮安鎮大壩社區熊洞村民小組村民開展種植、養殖技術培訓,引導農戶調整優化種植結構,科學合理使用化肥、農藥,加強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提高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水平。五是從源頭水到龍頭水全過程水質監控,加大水源地、水廠出水、末梢水(龍頭水)動態監測頻次,每月至少監測2次,加強生態環境、衛生健康、水務等部門信息溝通,及時掌握水質變化趨勢,強化部門聯動,形成保護合力。六是全面落實《龍陵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龍陵縣熊洞水庫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整改工作方案〉的通知》,加快推進八〇八水庫替代水源地建設項目。
三、整改完成情況
一是完善生活垃圾、污水收處設施建設,截至目前,已投資26萬元,實施熊洞小組飲水工程;投資300萬元,實施熊洞小組污水處理項目,組織完成熊洞小組村民改廁41戶、改圈15戶,建設沉泥井57座,檢查井122座,鋪設污水收集管道2100米,排放管道2350米,日處理生活污水30立方米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投入運行,實現生活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并安排專人管理,確保污水處理站正常運行。
二是持續加強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日常巡護管理,防止在水源保護區內出現放牧、捕魚(垂釣)、游泳、洗衣等可能污染水源的行為;持續加強面源污染截污設施管理,充分發揮設施效益。采取定期與不定期檢查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執法檢查,重點排查水源保護區及上游污染源管理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置,嚴厲打擊水環境違法行為,嚴防水污染事故發生。
三是通過微信公眾號、網站、宣傳冊等方式持續開展水源地保護宣傳教育,2023年上半年制作飲用水水源保護宣傳手冊2000余份,向社會公眾廣泛宣傳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作的重大意義,曝光影響水源安全的不法排污行為,提高公眾的飲用水源保護法治意識,做到戶戶知曉,人人參與,營造飲用水源地保護良好氛圍。
四是針對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龍陵縣持續開展水源地水質及縣城第三水廠出廠水、末梢水動態跟蹤監測,確保每月對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及水庫水源地主要進水口水質開展1次監測。每月對第三水廠出廠水、末梢水開展2次監測,監測結果顯示出廠水、末梢水水質達標。
五是通過前期縣人民政府組織縣水務局、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生態環境局龍陵分局等有關部門進行踏勘及水質監測化驗,提出八〇八水庫做為縣城集中式飲用水源地調換方案,新架設輸水管線16.5公里,總投資1300萬元。截至目前,替代工程已于2023年6月30日完工。
六是龍陵縣始終把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作作為水污染防治的重要內容,及時召開會議研究部署,細化年度目標責任,協調解決飲用水水源地保護中的重大問題,推進飲用水源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落實。經龍陵縣人民政府研究,并報請市人民政府同意,縣城集中式供水新水源地確定為八〇八水庫,并于2023年7月13日正式停用龍陵縣熊洞水庫水源地,啟用八〇八水庫作為龍陵縣縣城集中式水源地。市人民政府于2023年9月14日同意龍陵縣撤銷熊洞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