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llmzzjj/20250417-00001 | 發(fā)布機構 | 龍陵縣民族宗教事務局 |
| 公開目錄 | 部門文件 | 發(fā)布日期 | 2025-04-17 |
| 文號 | 瀏覽量 |
龍山鎮(zhèn)、龍江鄉(xiāng)、龍新鄉(xiāng)、平達鄉(xiāng)、勐糯鎮(zhèn)、木城鄉(xiāng)人民政府,縣文化和旅游局:
你鄉(xiāng)(鎮(zhèn)),單位上報的2025年民族宗教專項資金項目實施方案的請示已收悉,經召開項目實施方案評審會并對方案進行修改完善后,現(xiàn)將項目實施方案批復于你,并就加強項目和資金管理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項目資金來源及建設內容
(一)龍陵縣傈僳族民族民間音樂傳承保護集成出版項目。計劃總投資15萬元,全部申請2025年民族宗教專項資金。建設內容:開展傈僳族民族民間音樂傳承保護集成出版的挖掘整理。整理出版成果作品集成100冊,選取優(yōu)秀作品整理制作成作品音樂庫及其他附屬工程。建設地點龍陵縣文化館。
(二)龍陵縣傈僳族篾葛歌舞戲《山海情深》創(chuàng)作演出項目。計劃總投資25萬元,全部申請2025年民族宗教專項資金。建設內容:開展傈僳族篾葛歌舞戲《山海情深》創(chuàng)作演出。開展劇本創(chuàng)作、音樂創(chuàng)作、服裝改良制作、節(jié)目排練及培訓,通過以劇代訓培訓集成文藝骨干,并開展文化交流及惠民演出30場次以上。建設地點龍陵縣民族文化工作隊。
(三)龍陵縣龍新鄉(xiāng)黃草壩小米地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項目。計劃總投資10萬元,全部申請民族宗教專項資金。建設內容:建設黃草壩小米地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點1個。改造提升民族特色文化陳列館1間,面積60平方米,新建陳列設施及標識標牌1套,搜集整理傈僳族服飾、樂器、農具等展品。建設地點龍新鄉(xiāng)黃草壩村。
(四)龍陵縣龍江鄉(xiāng)弄崗村2025年推廣“通用語言文字”培訓項目。計劃總投資2萬元,全部申請民族宗教專項資金。建設內容:普通話推廣培訓對象200人次;培訓教師授課10課時;租賃培訓場地5天;自辦培訓伙食5天;舉辦普通話話家鄉(xiāng)座談會1場,以及其他培訓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地點龍江鄉(xiāng)弄崗村。
(五)龍陵縣木城鄉(xiāng)花椒村2025年推廣“通用語言文字”培訓項目。計劃總投資2萬元,全部申請民族宗教專項資金。建設內容:普通話推廣培訓對象200人次通過分批、視頻會等形式實現(xiàn)200人全覆蓋;培訓教師授課10課時;租賃培訓場地5天;自辦培訓伙食5天;舉辦普通話話家鄉(xiāng)座談會1場,以及其他培訓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地點木城鄉(xiāng)花椒村。
(六)龍陵縣木城鄉(xiāng)烏木寨村2025年推廣“通用語言文字”培訓項目。計劃總投資2萬元,全部申請民族宗教專項資金。建設內容:普通話推廣培訓對象200人次通過分批、視頻會等形式實現(xiàn)200人全覆蓋;培訓教師授課10課時;租賃培訓場地5天;自辦培訓伙食5天;舉辦普通話話家鄉(xiāng)座談會1場,以及其他培訓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地點木城鄉(xiāng)烏木寨村。
(七)龍陵縣勐糯鎮(zhèn)大寨村通用語言文字培訓項目。計劃總投資2萬元,全部申請民族宗教專項資金。建設內容:規(guī)劃舉辦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班,請培訓教師對傣族群眾進行普話培訓2期150人次。建設地點勐糯鎮(zhèn)大寨村。
(八)龍陵縣平達鄉(xiāng)黃連河村少數(shù)民族聚居區(qū)推廣“通用語言文字”培訓項目。計劃總投資2萬元,全部申請民族宗教專項資金。建設內容:普通話推廣培訓對象300人次;培訓教師授課10課時;租賃培訓場地5天;自辦培訓伙食5天;組織村民通過活動場所、院壩等舉辦讀書會5場次;舉辦“普通話進村寨”文化活動1場,以及其他培訓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地點平達鄉(xiāng)黃連河村。
(九)龍陵縣龍山鎮(zhèn)芒麥村2025年推廣“通用語言文字”培訓項目。計劃總投資2萬元全部申請民族宗教專項資金。建設內容:1.聘請培訓教師進行“通用語言文字”培訓2期,每期30人次。2.通過口語測試、筆試等方式檢驗學習成效。建設地點平龍山鎮(zhèn)芒麥村。
二、相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項目實施鄉(xiāng)(鎮(zhèn)),單位要按項目實施方案,建立健全項目實施領導機構,做到“機構、人員、措施”三到位,做好協(xié)調指導和督促檢查工作,確保項目質量和效益;進一步完善項目利益聯(lián)結機制,增強項目聯(lián)農帶農機制,促進群眾增收;及時啟動實施項目,確保各項建設任務于2025年11月中旬前全面竣工,12月底前完成項目自檢自查及鄉(xiāng)級驗收工作。
(二)嚴格資金管理。各項目實施鄉(xiāng)(鎮(zhèn)),單位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資金管理嚴格執(zhí)行《云南省財政銜接推進鄉(xiāng)村振興補助資金管理辦法》(云財農〔2021〕140號)、《云南省民族宗教專項資金管理辦法》(云財農〔2023〕23號),云南省財政廳等六部門關于修訂《加強中央和省級銜接推進鄉(xiāng)村振興補助資金使用管理的實施意見》(云財農〔2024〕10號)等資金管理的相關制度和要求。不得隨意調整、變更項目建設地點、內容、規(guī)模及補助標準,堅持“項目跟著方案走、資金跟著項目走、監(jiān)管跟著資金走”的原則,全面建立和完善項目、資金公示公告等制度,認真做好項目計劃、資金補助、招投標、物資采購及公示和公告(鄉(xiāng)、村兩級要求進行10天以上公告公示)等工作,增強項目執(zhí)行透明度,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jiān)督權;工作中執(zhí)行好銜接資金項目廉政承諾制、廉政評議制、專項審計制和項目驗收等制度,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嚴禁挪用、拖欠、擠占和改變項目資金用途等違紀違法行為發(fā)生。
(三)規(guī)范項目資料管理。各項目實施鄉(xiāng)(鎮(zhèn)),單位要做好項目建設音像圖片及相關資料的收集、整理和立卷歸檔工作,使每個項目的檔案資料都齊全完備。項目結束后做好項目資產后續(xù)管理工作,制定切實可行的項目資產管理措施,確保項目長期發(fā)揮效益。
龍陵縣民族宗教事務局
2025年4月16日
(此件公開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