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59-9/20251023-00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
| 公開目錄 | 通知公告 | 發布日期 | 2025-10-23 |
| 文號 | 瀏覽量 |
《龍陵縣貫徹落實第二輪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報告整改方案》(龍辦發〔2023〕36號)中明確,縣住建局牽頭負責整改“鎮區垃圾處理設施覆蓋率、村莊生活垃圾設施覆蓋率低”的問題現已整改完成,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反饋問題
龍陵縣鎮區垃圾處理設施覆蓋率、村莊生活垃圾設施覆蓋率僅為22.22%、21.03%,在全省89個“三類縣”中排名靠后,對標“到2025年全市鎮區處理設施全覆蓋、村莊處理設施覆蓋率達90%以上”的目標任務差距較大。
二、整改措施
一是在9個鄉鎮新建13個點18座農村生活垃圾熱解處理站,日處理規模175噸,實現鄉村垃圾終端處理設施全覆蓋,全面提升生活垃圾規范化處理能力。二是強化對清掃、拉運、處理等環節的管理,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三、整改進展情況
(一)科學調研,優化布局,破解“怎么建”難題
1.全域調研,精準施策。由縣住建局牽頭,聯合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等部門,對全縣10個鄉鎮的人口分布、垃圾產生量、收運成本等進行全面摸排。研究發現,傳統的“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模式在山區難以適用,必須探索更經濟、更高效的治理方式。
2.打破行政壁壘,優化設施布局。創新提出“改良式”村鎮一體化處理模式,打破鄉鎮界限,由縣級統籌規劃,減少運輸成本,避免重復建設。最終確定在縣城以外的9個鄉鎮新建13個垃圾熱解處理站,實現垃圾“就近化、規模化”處理,降低運營成本。
(二)多方籌資,破解“錢從哪里來”難題
1.爭取政策性金融支持。在財政資金困難的情況下,積極對接農業發展銀行,爭取融資貸款5500萬元,確保項目順利啟動。
2.高效推進建設。縣級成立專項工作專班,協調解決用地審批、建設施工等問題。在陰雨連綿的“滇西雨屏”,僅用9個月時間,完成13個垃圾熱解處理站、18座熱解氣化爐建設,新增日處理能力175噸,實現鎮村覆蓋率100%,全面替代簡易焚燒爐。
(三)健全機制,破解“如何長效運行”難題
為充分發揮新建設施作用,建立穩定可靠的長效運行機制,龍陵縣從理順運行機制、落實運行資金保障著手,印發了《龍陵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龍陵縣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方案》(龍政辦發〔2023〕46號),構建了“五級聯動”責任體系,提供了穩定的資金保障。
(四)成效顯著,從“墊底”到“第一”的華麗轉身
1.治理能力大幅提升。全縣日均處理垃圾183噸,實現“日產日消”。配備44名終端管理人員、989名村組保潔員、56輛運輸車,形成穩定高效的運行體系。
2.生態環境顯著改善。全面取締露天焚燒和填埋,減少污染物排放,空氣質量明顯提升,村莊環境整潔有序,群眾滿意度達100%。
3.治理模式成為全省標桿。2023年,龍陵縣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綜合排名從“全省墊底”躍升至“并列第一”。經驗做法被列為云南省農村環境治理典型案例,多地前來考察學習。
四、下一步工作計劃
龍陵縣通過科學規劃、創新機制、全民參與,成功破解山區垃圾治理難題,使農村生活垃圾“收得起來、運得出去、處理得掉”,人居環境持續好轉,大幅提升了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歸屬感。下一步,龍陵縣將繼續強化資金保障支持,強化精細化管理,推動全縣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向規范化邁進,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打下堅實的基礎。
龍陵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2025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