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llyqb-/2019-1205001 | 發布機構 | 云南龍陵產業園區管委會 |
| 公開目錄 | 部門文件 | 發布日期 | 2019-12-05 |
| 文號 | 瀏覽量 |
為加強園區下轄企業防汛工作的組織領導,樹立防大汛、抗大災的思想,確保將可能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保障各企業的利益及干部職工的生命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和龍陵縣防汛抗旱指揮部文件精神,結合本園區實際,特制訂《龍陵縣硅工業園區管理辦公室防洪應急預案》。
一、組織指揮及職責
為確保防洪減災工作落到實處,成立龍陵硅工業園區管理辦公室防洪減災工作領導小組,具體組成如下:
(一)領導機構
組長:陳重彩龍陵縣硅工業園區管理辦公室主任
副組長:楊冬梅龍陵縣硅工業園區管理辦公室副主任
鐘天陽:龍陵縣硅工業園區管理辦公室副主任
成 員: 園區辦全體干部職工相關企業管理人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園區辦綜合股,由龍陵縣硅工業園區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楊冬梅兼任辦公室主任。
(二)工作職責
貫徹落實市、縣有關防洪搶險工作的政策、法規、制度和指令,組織制訂園區防汛應急預案,及時掌握園區轄區內汛情、災情并組織實施抗洪搶險,統一調控,做好管理工作,組織災后處置,做好有關協調工作。
指揮長職責:負責園區防汛搶險的調度和協調工作;根據預警需要,發布人員撤離命令;出現災情立即召集指揮部成員制定處置對策,調集搶險物資器材,請示龍陵縣委縣政府調用搶險隊伍及物資支援,發生洪澇災害時,指揮長位置空缺或者外出出差,由第一副指揮長暫時代理。
副指揮長職責:在指揮長的統一部署下,指揮日常防汛值班、巡視檢查等工作。隨時掌握雨情、水情動態,落實發布的撤離、搶險命令,并負責災前災后各種應急搶險、工程實施修復等工作。指揮園區搶險應急突發情況,指揮科室、各企業開展救災、救援工作。
二、各工作組及辦公室職責
(一)監測組組長:楊冬梅副組長:陳 典
成員:楊月芬、彭瑞、各企業主要領導、分管領導。職責:園區綜合股接到龍陵縣委縣政府通知的暴雨天氣預報后,立即通知相關企業做好監測準備,相關企業監測人員及時將監測數 據傳送到園區綜合股;在獲得險情監測信息或接到緊急避災轉移命令后,立即按照有關程序并通過各種方式向園區相關企業發布報警信號。
(二)信息組
組長:楊冬梅
副組長:陳典
組員:楊月芬、李鎮、彭瑞
職責:負責對接龍陵縣氣象局、縣水務局、縣國土局、各鄉鎮氣象站、水文監測站,掌握汛前各種信息的收集與整理,水庫潰壩、決堤等信息及園區下轄各企業巡查信息員反饋的災害跡象,及時為指揮決策提供依據。
(三)人員轉移組:
組長:楊冬梅
副組長:李鎮
組員:陳寶潤、朱洪忠
職責:按照防洪指揮長、副指揮長的命令,指揮群眾按預定的轉移路線轉移。轉移時,重點做好老、弱、病、殘、少兒、婦女等人員的轉移,必要時可進行強制轉移,并負責轉移后群眾基本生活安排。
(四)調度組:組長:楊冬梅副組長:尹興遠
組員:楊月芬、范志鴻
職責:負責搶險人員的調配,調度并管理搶險救災物資、車輛等,負責善后補償與處理等。
(五)保障組:
組長:鐘天陽
副組長:楊新發
組員:陳典、范志鴻及相關企業主要領導,企業所屬村(社區)兩委及監督委員會干部
職責:負責臨時轉移群眾的基本生活和醫療保障的組織工作,負責被安置戶原房屋搬遷建設及新的房基用地審批手續聯系等工作。
(六)應急搶險組:
組長:鐘天陽
副組長:尹興遠
組員:臨時組建的公安干警、愛心人士防、洪搶險志愿隊伍職責:負責搶險物資供應,指揮并協助村搶險隊進行搶險。
(七)辦公室
職責:在指揮長的統一部署下,及時匯報各企業的災情報告,向各企業傳達防汛要求及上級文件精神,安排受災職工的生活。在防汛第一線檢查汛情,及時向指揮部匯報發現的危險隱患,為防汛提供技術支持。聯系各企業了解防汛工作的開展情況,聽取情況匯報,發現問題及時向辦公室主任或指揮部匯報。
三、監測預警機制
(一)災情發生時,盡快啟動群測群防網,由園區內各企業的防洪搶險相關工作人員及時準確地向園區防洪搶險領導小組辦公 室報送災情信息;防洪搶險領導小組辦公室及時將信息上報上級領 導及龍陵縣委縣政府。
(二)預警預防行動。根據上級部門發布的洪澇災害預報意見部署防洪搶險工作,及時做好防災準備,隨時報告災情變化;根據 災情發展情況,及時組織避險疏散;要求有關部門對生命工程和次 生災害源采取緊急防護措施;督促檢查搶險救災的準備工作;平息 謠傳和誤傳,保持社會安定。
四、應急響應
(一)一般洪澇災害應急響應。當園區轄區企業附近發生一般洪澇災害時,園區防洪搶險領導小組到位,主要任務是接受上級部 門防洪搶險預案是否啟動的指令,隨時做好啟動預案的準備。
(二)局部大范圍洪澇災害的應急響應。當發生局部大范圍洪澇災害時,防洪應急預案啟動,防洪搶險領導小組到位,立即啟動 防洪預案,協調、組織園區防洪搶險工作,負責人為防洪搶險領導 小組組長。
(三)應急響應和緊急處置的主要內容:
1. 收集匯總災情,及時上報上級防洪搶險領導小組和應急辦;
2. 啟動園區防洪搶險應急預案,緊急部署防洪搶險行動;
3. 根據防洪搶險的需要,由園區防洪搶險領導小組請求上級應急辦對災區進行對口支援;
4. 組織和配合前來支援的搶險救災隊伍搶險被沖走、壓埋人員和遭受洪澇災害次生致傷人員;
5. 盡快協調組織專業力量搶修被破壞的市政公用設施,恢復和保障受災區域供水、供電、交通、通訊等生命線工程序的正常運行;
6. 組織前來救援的醫療救護隊伍及醫務人員搶救傷員,并做好受災區域防疫工作,防止和控制傳染病的爆發流行;
7. 采取措施疏散、安置災民,保障災民吃、穿、住等基本生活條件;
8. 維護社會治安,加強重要部門的警衛、保護國家財產;
9. 實行交通管制,限制無條件車輛和人員進入災區,保證安全;
10. 接待安置救援人員,接收、調配救災款、物,監督使用情況;
11. 向公眾公告災情,組織新聞媒體報道防洪搶險情況。
五、信息報送和處理
(一)洪澇災情速報。內容包括洪澇災害造成破壞性的范圍、人員傷亡、經濟影響和社會影響。園區相關企業迅速啟動洪澇災情速報網,收集災情并速報;迅速派人到相關區域了解災情,匯總上報防洪搶險領導小組。
(二)洪情、災情公告。園區防洪搶險領導小組辦公室依照有關信息公開規定,及時公布災情信息。在洪澇災害發生2 小時內,
組織關于洪災時間、地點的公告;在洪澇災害發生24 小時內,根據初步掌握的情況,組織災情趨勢判斷的公告;適時組織后續公告。
六、人員救災與工程檢驗
(一)園區防洪搶險領導小組協調組織洪澇災害緊急救援隊伍開展災區救援工作;
(二)及時上報部門請求調動公安,消防隊伍趕撲災區,搶救
被埋壓、被沖走人員,協調有關部門妥善處置洪澇災害引發的群體 性治安事件;
(三)組織園區醫療救護和衛生防疫隊伍搶救傷員;
(四)在洪澇災害中進行人員搶救,按照搜索營救程序實施,不同救援隊伍之間要積極穩妥地處理各種救援功能的銜接與相互配合;友鄰隊伍之間要劃分責任區邊界,同時關注結合部;區塊內各隊伍之間要協調解決道路、電力、照明、有線電話、網絡、水源等現場資源的共享和分配;各隊伍之間保持聯絡,互通有無,相互支援,與有危險時傳遞警報并共同防護。
七、群眾的安全防護
組織做好災民的轉移和安置工作,具體制定群眾疏散撤離方式、程序等指揮方案,規定疏散撤離的范圍、路線、避難場所和緊 急情況下保護群眾安全的必要防范措施。
八、次生災害防御
(一)組織做好受災區域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發生,處置因洪澇災害發生的次生災害事故;
(二)在災區易于發生次生災害的設施采取緊急處置措施并加強監控,防止災害發生;
(三)督促和協調災區易于發生次生災害的行業和設施采取應急措施。
九、力量動員與參與
園區防洪搶險領導小組要積極組織駐區企業和各有關單位開
展自救和互救;同時動員非災區的力量,對受災地區和受災群眾提 供援助。
十、應急結束
應急結束的條件是:洪澇災害事件的緊急處置工作完成;洪災引發的次生災害的后果基本消除;經過趨勢判斷,近期無發生較大 洪澇災害的可能;災區基本恢復正常社會秩序。達到上述條件,災 區防洪搶險領導小組也相應宣布應急結束。
十一、后期處置
(一)善后處置。因救災需要臨時征用的房屋、土地、運輸工具、通訊設備等應當及時歸還,造成損壞或者無法歸還的,按照有 關規定給予適當補償或者作其它處理;
(二)調查和總結。龍陵工業園區管理辦公室負責對洪災進行調查,總結洪災應急響應工作并提出改進建議,上報縣委、縣政府。
十二、應急保障具體措施
(一)通訊與信息保障
園區規劃建設股負責建設、完善、維護應急通訊網絡,及時更新各成員單位和應急救援相關單位的通訊錄,做好災時啟用應急機 動通訊系統設備。
(二)電力保障
綜合股協調電力公司盡快恢復破壞電力設施和電力調度通信系統功能等,保障災區電力供應。
(三)城市基礎設施搶救與應急恢復
園區規劃股協調城建部門,并組織力量對破壞的排水、市政設施進行搶排險,盡快恢復上述基礎設施功能。
(四)醫療衛生保障
綜合股對災區可能發生的傳染病進行預警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爆發流行;檢查、監測災區的飲用水源、食品等,協調災 區所需食品,醫療器械的緊急調用。組織、協調相關部門對災區進 行食品安全監管;對藥品、醫療器械的生產、流通、使用進行監督 和管理。
(五)物資保障
綜合股調配救濟物品,保障災民的基本生活。
(六)經費保障
財務室協調撥付應急資金并按需發放救濟款。
(七)社會動員保障
園區企業和各有關單位建立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社會動員權利。
(八)緊急避難場所保障
利用園區內公園、綠地、廣場、體育館、停車場、學校操場和其它空地設立緊急避難場所;公共場所和家庭配置避險救生設施和 應急物品。
(九)宣傳、培訓和演習
1. 宣傳:綜合股定期開展洪澇災害等科學知識普及及宣傳教育,使公眾樹立正確的災害觀。在提高公眾減災意識和心理承受能 力的基礎上,動員社會公眾積極參與防洪搶險活動。最大程度公布
— 10 —
洪澇災害應急預警信息,宣傳和解釋洪澇災害應急預案以及相關的洪災應急法律法規,增強社會公眾的洪澇災害應急意識,提高自防、 自救、互救能力。
2. 培訓:由綜合股同相關部門定期組織各級應急管理、救援人員和志愿者進行業務知識技能培訓。
3. 演習:由綜合股牽頭組織各有關企業按照預案要求,協調整合各種應急救援力量,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開展不同形式和規模的 地震應急演練緊急避難場所保障。
龍陵縣硅工業園區管理辦公室
2019年12月5日
(此件公開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