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65-2/20250402-00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教育體育局 |
| 公開目錄 | 校園安全管理 | 發布日期 | 2025-04-02 |
| 文號 | 瀏覽量 |
各中心學校,縣直各學校:
2025年03月28日14時20分56秒在緬甸(北緯21.85度、東經95.95度)發生7.9級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我縣10鄉鎮震感強烈,部分學校出現校舍受損等情況。2025年04月01日02時13分49秒在云南德宏州芒市(三臺山德昂族鄉)(北緯24.33度、東經98.38度)發生3.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根據《龍陵縣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關于切實抓好緬甸“3·28”地震災害應對和次生災害防范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為切實做好全縣教育體育系統災害應對及次生災害防范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增強責任意識
各級各類學校要充分認識當前防震減災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重要論述,牢固樹立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理念,進一步樹牢底線思維、極限思維,立足防大震、搶大險、救大災,把防震減災工作作為學校安全工作的重要內容,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抓緊抓實抓好災害防范應對工作。要進一步強化責任擔當,明確工作職責,確保防震減災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全力保障師生生命財產安全和校園穩定。
二、加強監測預警,完善應急機制
(一)強化部門聯動:各級各類學校要主動加強與應急、地震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和協同聯動機制,及時獲取地震監測預警信息,確保第一時間掌握震情動態。
(二)健全預警接收機制:各級各類學校要進一步加強學校地震預警終端管理,充分發揮地震預警系統在校園地震安全防范中的重要作用,指定專人負責終端設備的日常管理、維護、預警信息接收與應急處置工作,確保終端設備始終處于正常運行狀態,保證預警信息能夠迅速傳遞到全體師生。
(三)完善應急預案:各級各類學校要結合實際,進一步修訂完善地震應急預案,細化應急處置流程和各崗位人員職責,確保預案的科學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要針對不同時段(如課間、上課、午休、夜間等)和不同場所(如教室、宿舍、食堂、體育館等)制定具體的應急措施,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三、全面排查整治,防范次生災害
各級各類學校要組織力量對學校校舍、教學設施設備、圍墻、護坡、在建工程等進行拉網式排查,重點檢查建筑物是否達到抗震設防標準,是否存在墻體開裂、地基下沉等安全隱患,以及水電線路、燃氣管道等設施的安全性。同時,加強對校園周邊地質環境的勘察,防范山體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威脅。針對排查出的安全隱患逐一登記造冊,科學做好災害情況統計上報工作,對能立即整改的隱患,要立即采取措施進行整改;對短期內難以整改的,要制定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和整改計劃,加強監測監控,確保安全。在隱患整改期間,要落實安全防范措施,防止發生安全事故。
四、加強宣傳教育,提升應急能力
(一)開展常態化宣傳教育:各級各類學校要將防震減災知識納入學校安全教育課程體系,充分利用國旗下講話、主題班會、校園廣播、宣傳欄、黑板報等多種形式,廣泛開展防震減災知識宣傳教育活動,普及地震基礎知識、應急避險方法和自救互救技能,提高師生的防震減災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二)舉辦專題講座和培訓:各級各類學校要邀請地震專家等專業人士到學校舉辦防震減災專題講座和培訓,向師生傳授地震應急處置和救援知識,提高師生應對地震災害的能力。同時,學校防震減災科學傳播師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使其掌握地震應急演練的組織方法和技巧,能夠有效指導學生開展演練活動。
(三)組織開展應急演練:按照《中小學幼兒園應急疏散演練指南》要求,各級各類學校要結合實際,制定科學合理的地震應急演練方案,定期組織開展地震應急演練。演練要注重實效,著眼實戰,認真組織,從工作原則、職責分工、緊急疏散路線、信息報送、善后處置等方面,制定詳細的應對措施,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特別是演練開始前,人員要各就各位,到達所負責的崗位,確保班級、樓梯口、疏散路線、每個拐彎處等部位都要有人負責,確保演練師生安全、有序、迅速疏散,嚴防學生踩踏事故發生。演練結束后要進行評估、總結,及時發現并解決演練中存在的問題。地震應急演練應至少包括課間、上課、午休、夜間和教室、宿舍、食堂等背景情況。同時要完善應急避難場所疏散示意圖、標牌、標示等基本設施配備,要把提前組織師生轉移避險放在首要位置,做到地點明確、線路暢通、安置有序。
五、加強值班值守,做好應急處置
各級各類學校要嚴格執行24小時領導帶班值班制度,明確值班人員職責,確保通信暢通。值班人員要堅守崗位,認真履行職責,加強對校園的巡查,及時發現和處理各類安全問題。一旦發生地震災害,要按照有關規定及時、準確地向當地黨委、政府和教育體育主管部門報告災情信息,不得遲報、漏報、瞞報。同時,要及時采取應急處置措施,組織師生開展自救互救,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龍陵縣教育體育局
2025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