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65-2/20240426-00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教育體育局 |
| 公開目錄 | 校園安全管理 | 發布日期 | 2024-04-26 |
| 文號 | 瀏覽量 |
各中心學校,縣直各學校:
“五一”將至,為進一步做好“五一”期間學校安全管理工作,堅決防止各類校園和校外安全事故的發生,確保師生安全和校園穩定,現就做好“五一“期間學校安全工作相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扛實扛牢安全工作責任
隨著“五一”小長假的到來,氣溫逐漸升高,人流、物流、車流量逐漸增大,極易引發各類安全事故,安全形勢極其嚴峻。各級各類學校要高度重視,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和“三管三必須”要求,切實扛實扛牢校園安全責任。認真落實省、市、縣工作部署和要求,始終保持清醒頭腦,繃緊師生安全這根弦,始終把維護學校安全穩定工作擺在首要位置,學校黨組織書記和校(園)長要全面落實安全責任,務必做到嚴之又嚴、實之又實、細之又細,堅決把確保廣大師生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要求落到實處。放假前要專門組織召開一次學校安全工作專題會議,對安全工作再安排,再部署,再提醒,切實做好“五一”期間各項安全防范工作。
二、強化措施落實,確保師生安全和校園穩定
(一)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放假前,各級各類學校要組織力量對校園及周邊進行拉網式排查,全面檢查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薄弱環節,特別要加強對學校圍墻、學生宿舍、教室、實驗室、學生食堂、電器電路、消防設施、教學設施、校園周邊綜合治理等方面的檢查,及時更換不符合安全要求或已損壞的設備。排查要做到“三個不漏”,即不漏一所學校、不漏一處場所、不漏一個隱患。關好圖書館、教室、學生宿舍等門窗,關閉其內電源,切實做好防風、防水、防火工作。對發現的問題和安全隱患要及時采取措施,加以整改,消除安全隱患,確保師生各方面的安全。
(二)強化安全宣傳教育。各級各類學校要嚴格落實“1530”安全教育機制,根據當前季節氣候變化情況和學校自身實際,專門開展一次防溺水、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防欺凌、防性侵、森林防火等方面的教育,宣傳教育內容要有針對性、實效性,切實強化師生的安全意識和自護自救能力。教育引導學生開展健康的娛樂活動,教育師生遵紀守法,遵守社會公德,倡導健康飲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教育學生不到電子游戲室、網吧、歌廳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不酗酒、不打架鬧事、不到地勢險峻或安全措施不落實的地方游玩,不私自或結伴到河塘、水庫上玩耍,不參加有危險性的活動、不玩火;教育學生假期外出乘坐游樂設施和電梯等特種設備時要注意安全,嚴防各類安全事故(件)發生。
(三)特別突出抓好預防學生溺水工作。隨著天氣日趨炎熱,汛期將至,中小學生溺水事故又進入高發期,加之“五一”期間學生監管難度大,特別是重點學生群體。各級各類學校要充分認識做好中小學生防溺水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加強領導,嚴格落實責任,按照《龍陵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龍陵縣2024年預防學生溺水和交通事故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要求,采取務實管用措施抓好防溺水工作。一是要認真組織開展防溺水“七個一”宣傳活動,強化防溺水宣傳教育,通過主題班會、校園廣播、專題講座等多種方式反復提醒學生,以典型事例警示學生,做到學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入腦入心。要重點教育學生做到“六不一會”(六不:不準私自下水游泳;不準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不準在無家長或老師帶領的情況下游泳;不準到無安全設施、無救護人員的水域游泳;不準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準不熟悉水性的學生擅自下水施救。一會:學會基本的自護、自救防范),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牢記防溺水“六不準”,切實提高每一位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護自救能力。二是進一步強化監護人監護責任。各級各類學校要再把《關于預防學生溺水致全縣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及《預防學生溺水告知書》等宣傳材料發放到每一位家長手中。廣泛通過微信公眾號、班級微信群、QQ群、校訊通、短信等形式不定時地向家長發送防溺水安全提示,督促家長切實擔負起監護責任,對學生行蹤要做到知去向、知歸時、知同伴、知內容。
(四)加強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各級各類學校在學生集中離校返校時間節點,要重點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結合實際案例,教育學生無論是徒步、騎自行車、乘坐公交車,還是搭乘私家汽車,都要自覺遵守交通法規,拒乘無牌、無證、無營運資質、超員、超速車輛和拖拉機等不安全的交通工具上下學;學生及家長乘坐摩托車、電動車一律要佩戴好安全頭盔,未滿16周歲不得駕駛電動車;嚴禁無證駕駛、酒后駕駛、疲勞駕駛、飆車等各類交通違法行為。督促家長履行好監護人的職責,配合學校做好子女的交通安全教育和監管工作。加強校車的日常監管,嚴格檢查校車車況、維護保養情況、使用許可、行駛線路、開車時間、停靠站點、校車駕駛人資質、隨車安全員和記錄及相關制度落實等,節假日一律不得將校車租借他人或組織教職工外出旅游。
(五)加強重點學生教育管控。各級各類學校要對排查出存有溺水風險、交通安全風險等重點學生分類造冊登記,建立“一生一策”“一對一幫扶”檔案,有針對性開展警示教育和監管,實現“學生包保教育全覆蓋”。重點關注易發事故學生群體(孤兒、單親家庭兒童、重組家庭兒童、農村留守兒童等),強化教育管理,有針對性的做好防溺水防交通事故等安全防范宣傳教育,落實學校領導、班主任掛鉤聯系責任制。督促班主任跟蹤掌握學生離校后安全到家、收假按時到校情況。加強家校聯系,與鄉鎮、村組(社區)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機制,精準掌握每名校外學生的動態,形成聯防聯控、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六)做好校園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一是落實領導陪餐制度、集中用餐信息公開制度、大宗食品公開招標和集中定點采購制度、食品原料進貨查驗制度、食堂承包經營準入和退出機制、食品留樣制度、應急處置預案等。二是生熟、已清洗和未清洗食材分開存放,地面保持干燥,各處無污膩老垢、雜物、殘物、霉斑、異味,無隔餐隔夜腐敗變質或感官性狀異常食物,嚴禁學校食堂加工售賣野生菌、小龍蝦、田螺、自制豆漿、野菜、四季豆、發芽發緑土豆、涼菜、燒烤、裱花蛋糕、鮮黃花菜等高風險食品,禁止外購熟食涼菜,嚴禁學校食堂售賣剩菜剩飯;嚴禁學校食堂加工售賣草烏、附片等毒性中藥材。嚴禁學校及周邊(小賣部、超市)賣過期食品、三無食品;嚴禁食堂使用亞硝酸鹽,進一步加大毒性中藥材的宣傳教育。三是持續推進學校食堂“六T”實務管理和“明廚亮灶”工作。做到有組織機構,有工作方案,有任務分工,有硬件改造。
(七)加強校園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各級各類學校要深刻汲取火災事故的教訓,按照《龍陵縣教育體育局關于印發龍陵縣教育體育系統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堅大整治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龍陵縣教育體育局轉發關于切實做好消防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的通知》等文件要求,進一步加強消防安全管理,堅決防止發生校園火災。一是加強日常消防檢查巡查,消防設施設備運行和保養。對過期、損壞的滅火器和不合格的滅火器、消火栓、水帶及時更換。電氣路線要按規定達到設計要求,不發生私搭亂拉電線的行為;有完整的消防設施設備檢查記錄情況、巡查臺賬等。二是按建筑消防標準配備滅火器和消火栓,并定期查驗測試水壓等運轉情況。三是疏散指示標志和應急照明等設施按有關標準設置并確保完好有效。學校教室、學生宿舍等人員密集場所的走道、樓梯沒有鐵柵欄、花盆、書架等影響逃生和滅火救援的障礙物等情況。四是加強對學校食堂、宿舍等重點場所的消防管理。重點對燃氣具、燃氣管道接頭閥門、泄露報警器和電器線路、違規使用電器等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有工作記錄;食堂抽油煙系統、排煙道要按時清洗;生活區、宿舍樓電動車集中充電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五是規范管理學校微型消防站,涉及易燃易爆物品的學校食堂、理化實驗室等要規范;排查教學樓、宿舍線路是否老化,線路排列是否規范,電器開關、插座是否呈開放式管理,宿舍內是否有私搭電線增加電線負荷的情況。六是加強森林草原防火宣傳教育工作。各級各類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特別是留守兒童)的宣傳教育,不玩火、不在野外用火,發現火情要向老師、家長或打電話報警,禁止未成年人參與撲救,進一步增強學生的防火意識;要組織開展一次森林草原防火“五個一”宣傳教育活動,通過“小手拉大手”,開展森林保護知識宣傳,營造“森林防火人人有責”的氛圍。
(八)持續開展“防欺凌、防性侵”工作。一是落實學生矛盾糾紛排查制度以及對學生不良行為早期干預機制。做好單親家庭、性格偏激等學生的思想工作,有效化解矛盾糾紛,及時發現同學間的矛盾糾紛,做好每周1次的信息收集整理,有針對性的開展防控工作。二是開展防范校園欺凌專項整治工作。關注留守少年兒童、單親家庭、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情況,關注學生有無學習成績突然下滑、精神恍惚、情緒反常、無故曠課等異常表現及產生的原因,對可能的欺凌、暴力行為和黑惡線索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控制、早報告,學校、老師提前介入,落實防范措施。有工作臺賬、幫扶、心理疏導、家訪等記錄。三是落實最高人民檢察院“一號檢察建議”。開展防范性侵專題教育。學校要建立防范措施;加強學生宿舍管理,嚴防外來人員進入宿舍區,杜絕男女生宿舍混住,嚴格落實帶班校領導、值班教師和班主任共同負責的工作責任制,嚴格學生日常作息、夜間點名、外出接送、家長報告和請銷假等制度,消除管理盲區。未經宿管人員許可,所有男性,包括老師和家長,一律不得進入女生宿舍。要全面細致檢查女生宿舍安全防范硬件設施,檢查中發現或學生反映的安全問題,必須第一時間整改到位。深入推進學生宿舍“六T”規范化管理,女生宿舍必須實行“封閉式”管理,并配備專職女宿管員全天候值班值守;開展防范性侵專題教育,建立教職員工準入查詢性侵、吸毒、盜竊等違法犯罪信息制度,構建預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防火墻”,開展青春期知識輔導、專題輔導及法治教育。加強與學生家長聯系,及時通報學生外出情況和近期思想動態,共同做好防范工作。
(九)加強學校實驗室安全工作。一是危險化學品的儲存管理,必須嚴格遵守“雙人雙鎖、鐵門鐵柵欄管理制度”等。藥品庫房內外有視頻監控、紅外線報警等設備及消防設備。二是化學藥品要和儀器分開存放,并貼有明顯標簽。易燃、易爆、劇毒藥品使用專柜存貯,要有專人保管,并嚴格執行領用手續。三是學校對教學儀器設備要建立管理臺賬。應對儀器設備進行核查清點,做到保管賬物相符、物品進出相符,按規定程序做好報損、報廢工作,并根據需要及時補充設備和藥品。
(十)加強校舍、校址安全工作。一是要對運動場地、體育教學設施器材及教學場地和公共場地的門窗、護欄等進行經常性的檢查,發現隱患及時整改,嚴防發生事故。二是要建立危房排查整治臺賬,及時維修、改造和加固,及時消除安全隱患,確保“危房不住人,住人無危房”。三是要分析研判校園所處地理環境,特別是農村、山區學校存在洪水、泥石流、滑坡、塌陷等風險情況。根據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發生規律,會同有關部門對校園校舍建筑設施進行安全檢查,強化汛期校園校舍建筑設施和校園周邊地質災害風險區域汛前、汛中、汛后安全管理;防汛抗旱期間開展防范地質災害、防汛知識宣傳;山區學校要設立道路安全留守點,便于在特殊氣候條件下,為學生上學安全和及時施救提供保障。
(十一)加強節假期間教育管理。節假期間學校嚴禁組織補課,禁止利用各種理由在假期間進行補課,要不斷規范學校的辦學行為,減低潛在的校園安全風險,原則上不允許學生留校,如特殊情況有學生需要留校的,學校要加強管理,每天點名制度,及時掌握學生的行蹤,保障師生平安。
(十二)認真組織開展應急演練。各級各類學校要進一步加強應急管理組織體系建設,建立完善突發事件等信息溝通和聯動機制。要以應急知識普及為重點,完善應急避難場所疏散示意圖、標牌、標示等基本設施配備,結合本地本校實際,不斷完善應急預案,不同時段、不同地點適時組織開展地震、火災、反恐防暴、防汛及其他突發事件的應急避險逃生演練,提高師生預防、避險、自救、互救和減災的能力。
(十三)加強學校安全保衛工作。各級各類學校要落實內部安全工作的主體責任,對學校一律實行封閉式管理,加強校園內部安全防范系統建設,落實人防、物防、技防具體措施,切實提升校園安全防范能力。嚴格落實進出人員(車輛)盤查、登記、核實等門衛管理制度,嚴格落實夜間巡邏制度,堅決把可能危及到校園安全的不安全因素拒之門外,確保校園安全穩定。
(十四)進一步加強家校緊密聯系。各學校要進一步加強與學生家長的緊密聯系,構建家校共育良好格局。“五一”放假前,各學校要通過家長會、發放《致家長的一封信》、家訪、家長微信群等多種形式,加大安全宣傳力度;放假當天,第一時間與家長取得聯系,將學生離校時間及相關安全要求通知到每一位家長,務必將學生交到家長手中,及時提醒家長切實履行監護人職責,管好自己的孩子,做好假期間安全防范工作;假期間,結合天氣等情況,不定時給每位家長發布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自然災害等安全提示,督促家長切實承擔起學生離校后的監管責任,從時間、空間上做到無縫對接管理,嚴防學生脫離學校管理后安全事故的發生。
三、加強值班值守,嚴格執行事故信息報告制度
各級各類學校要切實加強節日期間的應急值班值守工作,認真落實值班各項制度,要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及時掌握校園動態。所有值班人員必須堅守崗位、盡職盡責,堅決杜絕值班期間飲酒酗酒,嚴禁擅離職守,發現問題苗頭和異常情況及時妥善處置。嚴格執行事故信息報告制度,一旦發生事故要進行專報,暢通信息報送渠道,確保信息及時準確上報,堅決防止遲報、漏報、瞞報等誤時誤事行為發生。
請各中心學校,縣直各學校于2024年5月7日前將工作開展情況(附圖片)報縣教育體育局學校安全股。
聯系人:姚仙芹,電話:6122419 。
龍陵縣教育體育局
2024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