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65-2-/2019-1025003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教育體育局 |
| 公開目錄 | 學校督導評估 | 發布日期 | 2019-10-25 |
| 文號 | 瀏覽量 |
根據《保山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保山市幼兒園辦園行為督導評估實施方案的通知》(保政教督辦〔2019〕12號)要求,結合《龍陵縣幼兒園辦園行為督導評估實施方案》,我縣人民政府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組織開展了全縣幼兒園辦園行為督導評估工作。按要求,全縣111所幼兒園(學前班)進行了自評,同時納入2019年度評估計劃的28個幼兒園進行了辦園行為縣級督導評估。現將督評情況總結如下:
一、幼兒園辦園行為督導評估情況的統計分析
(一)幼兒園自評基本情況
本次評估,全縣111所幼兒園(其中:幼兒園78所,小學附設學前班33個)均按要求全部開展了自評。截至10月14日,111所幼兒園全部完成自評。
(圖表1:自評完成情況)
(二)縣級督評情況
按照《保山市幼兒園辦園行為督導評估實施方案》要求,每年督評至少要完成25%的要求,全縣2019年按計劃本年完成28所幼兒園的督評工作。在幼兒園所有數據及報告已提交并獲審核通過(徹底完成督評)的園所為28所,占年度任務的100%,占全縣幼兒園所數的25.23%。
(圖表2 2019年督評完成情況)
已完成督評的28個園所中,城市園占0%,農村園占100%;公辦園占89.29%,民辦園占10.71%;普惠性幼兒園占96.43%,非普惠性幼兒園占3.57%;在冊園占100%,未在冊園占0%。
(圖表3.幼兒園構成情況表)
(三)本年度周期幼兒園評估完成情況
本年度周期總計自評完成(報告已提交)111所,督評完成(報告審核已通過)28所,按計劃100%完成年度任務。
(圖表4本周期幼兒園評估完成情況)
(四)得分及分類比較
1.一票否決項情況
本年度督評的28所幼兒園15項“一票否決”指標全部達標的僅只有3校(龍陵縣小天使幼兒園、龍陵縣幼兒園和龍陵縣平達鄉幼兒園)。其余25所均存在1項不達標。不達標項全部集中在“取得醫療衛生機構出具的衛生評價合格報告”和“開園和近三年裝修均取得消防驗收合格證明”這兩項指標中。
(圖表5.一票否決項達標情況表)
“取得醫療衛生機構出具的衛生評價合格報告”指標項達標園的6所達標情況為:1所幼兒園取得縣婦幼保健院出具的合格報告(龍陵縣小天使幼兒園),5所幼兒園因在2010年以前辦園視同取得。
“開園和近三年裝修均取得消防驗收合格證明”指標項達標園的25所達標情況為:取得消防部門消防驗收合格證明6所(1所出具受理憑證,5所出具驗收合格意見書),適用《云公消發〔2015〕127號》 “單體建筑在1000平方米以下取消竣工驗收備案”規定視同取得19所。
(圖表6衛生評價合格和消防驗收合格達標園取得情況表)
2.全縣平均得分
已評28園所的平均分為804.05分(滿分為1000分)。
3.一級指標得分
按照國家幼兒園辦園行為督導評估辦法,共有五個一級指標,辦園條件滿分是250分,安全衛生滿分是200分,保育教育滿分是200分,教職工隊伍滿分是250分,內部管理滿分是100分。用實際得分除以滿分換算成百分制,可以觀察五個指標的達成情況。
| 辦園 條件 |
安全 衛生 |
保育 教育 |
教職工隊伍 |
內部 管理 |
|
| 滿分 |
250 |
200 |
200 |
250 |
100 |
| 實際得分 |
197.68 |
180.68 |
159.10 |
168.19 |
98.4 |
| 按百分制換算 |
79.07 |
90.34 |
79.55 |
67.28 |
98.4 |
得分最高的是內部管理,其次是安全衛生;保育教育處于中間位置;得分最低的是教職工隊伍,其次是辦園條件。數據說明配齊教職工提升教師隊伍素質、改善辦園條件、加強保育教育是提升當前幼兒園辦園水平的關鍵因素。
4.幼兒園辦園行為督導評估等次劃分
(圖表7 幼兒園一級指標得分均值情況)
4.城市園農村園比較
本次督評的28所幼兒園均為農村園。其中:在縣鎮的幼兒園所數為8所,在鄉村的有20所。從得分上看,縣鎮園得分普遍比鄉村園高,其主要原因主要是在教職工配備及建設、辦園條件及保教質量上占優勢。
5.公辦園民辦園比較
公辦園總得分為794.03分,民辦園887.43,比公辦園高93.4分,差距較為明顯。
(圖表8公辦園和民辦園總分均值情況)
從一級指標看,民辦園每個一級指標的得分都高于公辦園。分差最大的是保育教育,民辦園比公辦園高35.86分,其次是辦園條件,民辦園比公辦園高24.9分。內部管理的分差最小。主要原因是本次督評的25所公辦園有12所屬班改幼,辦園條件、教職工配備及建設均遠遠落后。
(圖表9公辦園和民辦園一級指標均值情況)
7.普惠園與非普惠園比較普惠園798.28分,非普惠園總得分為959.55分,比普惠園高161.27分,差距較為明顯。原因是28所幼兒園僅只有一所非普惠園,且該所非普惠圖得分最高。
(圖表10普惠園和非普惠園總分均值情況)
從一級指標看,非普惠園每個一級指標的得分都高于普惠園。分差大的是保育教育、教職工隊伍和辦園條件,分差均在40分以上。其他指標的分差較小。
(圖表11普惠園和非普惠園一級指標均值情況)
8.在冊園與非在冊園比較
所有督評幼兒園均為在冊園。
(五)年度督評總體情況
根據教育部對幼兒園辦園行為督導評估等次的劃分,無一票否決指標且得分950分及以上為優秀,850分至950分為良好,750至850分為合格,750分以下為不合格的規定,本年度28所縣級督評幼兒園僅有3所幼兒園達標,其中優秀等次、良好等次及合格等次的比例均為3.57%(各1所),不合格比例為89.29%(25所)。
(圖表11等次劃分)
此次督評不合格園比例較高,主要是受幼兒園存有“一票否決”項指標的影響。如果僅從一級指標得分上看,得分在750分合格的幼兒園應有22所。但因其中有19所存有一票否決指標而被否決。此結果表明:加強對幼兒園規范辦園的監督和管理是我們任務的重中之重,應首先監督和協調解決幼兒園“一票否決”指標達標的問題。
三、幼兒園辦園行為中的亮點
(一)園所內部管理日趨規范
本次督導評估得分最高的是內部管理。一是組織機構比較健全。所有幼兒園實行園長負責制,且園內管理部門分工明確,管理網絡清晰、合理,園務管理公開、民主。二是建立了較為健全的管理機制。大部分幼兒園制定了幼兒園章程,建立較為完善的管理規章制度等;多數幼兒園的一日活動安排和保教人員崗位職責具體詳盡;幼兒園各項工作有檢查、有記錄、有總結,各項管理、活動過程資料齊全,資料整理分類清晰,內容詳實。三是經費管理與使用規范有序。大多數幼兒園能嚴格執行財務管理制度,各類賬目清楚規范,大多實行了收支兩條線、財務收支公示、收費項目和標準定期公示,伙食費獨立核算、專款專用、票據規范。四是充分引導家長參與園所管理。絕大多數幼兒園都成立了家委會、膳委會,開展了多種多樣的家園互動活動,并有充實的過程性資料,形成了家園互動的良好局面。
(二)安全衛生落實到位
幼兒園的安全衛生在本次督導中的表現較好。一是安全衛生制度比較健全。幼兒園普遍重視安全衛生工作,建立了安全責任制,與各崗位人員簽訂了安全協議,制定了相關的應急預案,安全衛生相關工作落實比較到位。 二是關注幼兒膳食營養。大多數幼兒園的膳食計劃和食譜制定科學合理,食品的選擇、洗滌、切配、烹飪操作比較規范,按規定進行了食品留樣工作。三是重視師幼安全教育。大多數幼兒園經常開展教師和幼兒的安全教育活動,有計劃、有記錄。
(三)辦園條件得到逐步改善,機構逐年增加
在學前教育推進工程、閑置校舍改建項目及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貫徹落實下,政府和主管部門對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建設力度不斷加強,通過新建和改擴建幼兒園,全縣獨立設置幼兒園數由2010年的7所增至2019年的93所,基本解決學前教育入園難問題。同時,政府和民辦園舉辦者不斷完善園舍的建設,增加設施設備投入。全縣現有幼兒園園舍大多數是近十年來進行建設的,同時注重了供幼兒自主學習的玩具、圖書等各類材料的采購。
四、幼兒園辦園行為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職工隊伍建設力度不大,成為幼兒園發展主要制約因素
一是人員配備不齊不足。全縣幼兒園除1所民辦幼兒園外均沒有達到《幼兒園教職工配備標準(試行)》設置崗位的標準,教職工,保健人員、保安、教師等崗位的人員數量缺口較大,特別是衛生保健員及專任教師,此現象在鄉村由班改幼而形成的“校中園”幼兒園中表現格外明顯。由于人員配備不足,出現一人兼任多職現象,如,保育員兼專任教師,專任教師兼保育員等。
二是教師專業素養不高。大多數幼兒園園長不是學前教育專業人員,缺乏專業理論支撐,指導幼兒園內部管理和教師專業成長的底氣和能力不足。部分幼兒園對教師個人專業發展規劃的概念比較模糊,未制訂教師個人專業發展規劃,教職工的培訓學習開展較少,開展形式比較單一,教職工隊伍缺乏活力。園長、教師持證上崗率不高,一些農村幼兒園教師學前教育專業畢業及學歷合格率不達標,甚至存在因聘任不到具有合格學歷和幼兒園教師資格證的教師,臨聘無資質的人員任教的現象。部分園所教科研意識不強,未能針對幼兒和園所實際情況有效開展研究,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教師教育理念不科學、專業度不強、職業認同感不夠的現狀。
三是教師權益保障未完全到位。一方面由于教師編制落實不到位,村級幼兒園均采取了由鄉鎮中心校統一管理的方式。園長由村級完小校長兼任或是由中心學校、村完小指派擔任。另一方面,因編制落實不到位、教職工配備不足和經費問題,造成了保育員均采用臨聘和聘任合同制,幼兒園沒有能力為其足額、及時的購買保險,“五險一金”只能做到購買“兩險”。
(二)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還欠科學
一是觀念較陳舊。鄉村幼兒園教育理念沒有更新,適應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的教學方法和管理手段探索不到位。甚至部分“校中園”幼兒園過于強調顯性的知識和技能,忽視幼兒良好品質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形式機械灌輸,忽視幼兒自主性。
二是課程設置欠適宜,鄉村幼兒園(特別是由班改幼形成的“校中園”)“小學化”傾向仍存在。部分鄉村幼兒園未能認真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教育活動遠離幼兒生活經驗,“小學化”內容、“小學化”形式、“小學化環境”仍有一定程度存在。如有教師上課照本宣科、幼兒無游戲活動等現象,有的幼兒園區域活動空間和材料不足,未落實“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這一基本要求。
(三)現有辦園條件與督導評估建設標準之間存在較大差距
全縣近幾年辦園條件雖較2010年有較大的改善,但由于全縣學前教育發展在全市來說相對滯后,幼兒園的辦園條件仍然參差不齊,大多數園所辦園條件仍不達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園舍面積和場地面積不足。一方面此次督評的28所幼兒園中僅有2所幼兒園園舍面積達到生均園舍≥13㎡,園所占地達到生均占地≥15㎡,多數幼兒園生均占地和園舍均分別﹤11㎡、﹤9㎡。另一方面多數幼兒園由于占地和園舍的不足,戶外活動場所、綠化面積和活動室、睡眠室面積均未達標。而且其中5所幼兒園園舍由于是改建或是租借小學校舍,只能是普通教室作為活動室使用。
二是多數幼兒園無衛生保健室和設備。由于園舍面積的不足和衛生保健員的缺配,此次督評的28所幼兒園僅有3所幼兒園配備了衛生保健人員和衛生保健室。
三是大班額現象和班額設置不完全較為明顯。一方面由于園舍和教師的配備不足,致使大班額現象較為明顯,班額除1所民辦非普惠性幼兒園(龍陵縣小天使幼兒園)外,均在30人以上,部分甚至達到40人以上。另外一方面同樣因園舍和教師的不足,未能全部設置小、中、大班,出現小班和中班缺設的現象,個別幼兒園還是混齡班,嚴重影響了幼兒園的保教質量。
四是個別幼兒園條件簡陋,設施不達標。如:有的幼兒園幾乎沒有垂直綠化面積;有的幼兒園沒有配套的盥洗室、衛生間等生活服務用房,幼兒園門不是雙開門設計,班級設施不齊全,幼兒玩教具、無區角或是區角不明顯數量少,幼兒圖書、教師用書較少等;個別幼兒園大型玩具不能滿足2個班同時活動;有些幼兒園活動室和寢室合用,且面積較小。
(四)學前教育發展不平衡
縣鎮與鄉村幼兒園、鄉鎮中心校與鄉村幼兒園之間差異較大。主要體現在辦園條件、保育教育和幼園內部管理上,還有教師專業化及專業素養上也存在差距。28所縣級督評的幼兒園中總得分最高的小天使幼兒園與得分最低的木城鄉中心幼兒園相差282.25分。辦園條件一級指標辦園條件得分較高的小天使幼兒園、龍陵縣幼兒園比得分最低的象達鎮朝陽社區幼兒園分別高75.66分、64.23分,安全衛生一級指標得分較高的龍陵縣幼兒園、小天使幼兒園比得分最低的龍江鄉弄星幼兒園分別高52.31分、51.11分,保育教育較高的龍陵縣幼兒園、小天使幼兒園和凱龍城幼兒園比得分較低的象達鎮朝陽社區幼兒園、勐糯鎮海頭村幼兒園、龍江鄉硝塘村幼兒園高80分以上,教職工一級指標得分較高的縣鎮中心園比得分較低的鄉村幼兒園高50分以上。
五、規范幼兒園辦園行為的意見與建議
(一)加大監管力度,改善辦園條件
首先持續督促市、縣兩級人民政府認真落實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加大學前教育投入,堅持公民辦園并舉思路,增加公辦幼兒園數量,縮小班額量及師幼比例。一是新建幼兒園要嚴格按照《托兒所、幼兒園建筑設計規范》(2016版)和《幼兒園建設標準》(2017版)進行設計和建設。利用國家重視學前教育的契機,加大對園舍條件不合格幼兒園的改造,強化配套設施建設,切實改善學前教育條件。二是加大民辦幼兒園和農村幼兒園的扶持力度,全面落實促進民辦、農村幼兒教育發展的政策措施,支持民辦、農村幼兒園做優做強。
其次嚴格執行年度檢查標準,督促各地切實嚴把審核關,對基本辦園條件不具備、教職工資質不合格等辦園行為存在嚴重問題的幼兒園(特別是存在一票否決指標項未達標的幼兒園)及時予以整頓、停辦或取締。
再次強化管理,加強指導,督促各地幼兒園嚴格遵循《幼兒園工作規程》,控制班額,規范教育保育、內部管理等辦學行為,強化問題排查和整改,避免小學化傾向。
(二)加強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
一是配足配齊幼兒園教職工。幼兒園應參照《幼兒園教職工配備標準(試行)》逐步配齊園長、教師、保健人員等人員,并保證相關人員取得合格的資質。二是提升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素養。加強幼兒園教師的培養力度,加大對學前教育專業專科層次學生的培養,培養后備師資。加強園長、教師、保育員的在職培訓,逐步持證上崗率和學歷水平,盡快實現全員持證上崗。園所要保證教研和培訓工作的常態化,鼓勵教師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提升教師專業化水平。三是保證幼兒園教師的基本權益。為公辦幼兒園核定編制,逐步配齊公辦教師。督促民辦幼兒園落實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完善勞動合同,落實教師的工資待遇,買齊買足社會保險,保證教師隊伍的穩定性和可持續發展。
(三)整體提升幼兒園保教質量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的督促指導,認真貫徹《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幼兒園辦園行為督導評估辦法》等文件精神,加大力度治理“小學化”傾向。同時,充分發揮示范性幼兒園的輻射引領作用,積極探索縣鎮鄉村共享優質資源的有效機制,通過對口交流、縣鎮帶教、骨干支教、聯片教研等措施,推進學前教育均衡發展,提升全縣學前教育保教整體水平。與此同時,幼兒園應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教育活動內容應適宜,涉及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各領域,不得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教育形式應靈活恰當,注重幼兒的直接感知、動手操作和親身體驗,引導幼兒主動學習。
(四)總結經驗,積極探索,不斷創新督導評估機制
從本次督導的統計數據來看,收集數據與其他途徑收集的信息存在一定的差異,加之對指標解讀不深,還存在一定的誤差,各組督導人員的計分標準在把握上略有差異,造成部分的幼兒園數據偏高或偏低。為此在以后的督評中,我們還將在進一步規范流程、統一標準的基礎上,積極探索通過開展交叉評審和經驗交流等活動,完善計分細則,促進和提高評價尺度的相對一致性。
龍陵縣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
2019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