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65-2-/2019-1011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教育體育局 |
| 公開目錄 | 控輟保學 | 發布日期 | 2019-10-11 |
| 文號 | 瀏覽量 |
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要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視、充分認識控輟保學的重要性。要突出責任落實,履行控輟保學工作職責,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法定職責和義務,加強督導考核、加大問責力度、綜合施策、細化措施、確保我縣脫貧攻堅工作順利脫貧摘帽。
在義務教育精準控輟保學工作中,我縣雖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存在問題
(一)控輟保學主體職責不清
有的鄉鎮人民政府沒有切實履行控輟保學主體責任,沒有完善控輟保學工作機制和統籌安排控輟保學工作。甚至有的鄉鎮人民政府認為控輟保學工作只是教育部門的事,在工作過程中存在督促和組織力度不夠、相互推諉情況。
(二)控輟保學工作落實不到位
各鄉鎮、部門、村(居)委會、學校存在工作落實不到位的情況。一是各鄉鎮對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使用童工規定》等法律法規宣傳不夠;二是部分鄉鎮派出所、村(居)委會對無故未入校就學的學生或去向不明的學生未認真進行查找,相關工作只是由學校來做,導致相關工作難以推進;個別各學校不按教育主管部門的通知要求如實、按質按量報送相關數據,導致教育主管部門掌握的數據不清、不實。
(三)家長和學生對讀書的重要性認識不夠
一是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對依法送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認識不夠,沒有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無正當理由未送子女入學。二是農村地區有些家長,為了眼前利益,就讓孩子離開校園出外打工。“讀書無用論”思想日益肆虐,侵蝕了人們的思想,這也給勸返入學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四)特殊群體入學保障存在困難
特殊群體(殘疾兒童少年、殘疾人子女、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直過民族地區適齡兒童少年、留守兒童少年)入學保障存在困難,特教學校成立晚和隨班就讀質量不高、“送教上門”工作開展有困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該群體的入學。
二、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切實增強控輟保學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控掇保學工作是脫貧攻堅工作的硬指標,各鄉鎮、各部門務必要高度重視控掇保學工作,切實增強控輟保學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壓實責任擔當,認真貫徹落實好上級工作要求,結合實際,切實抓好工作落實。
(二)摸清底數,進一步明確控輟保學工作的各項指標任務
要以“一個也不能少”為工作目標,進一步明確控輟保學工作的各項指標任務,確保義務教育階段小學輟學率控制在0.2%以下、初中輟學率控制在1.8%以下、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義務教育無失學和輟學情況。
1.要摸清底數。各鄉鎮要安排部署好控輟保學工作,要摸清本轄區的適齡兒童少年情況,掌握流動人口子女中的適齡兒童少年信息,建立流動人口子女檔案,保障流動人口子女入學權力。各中小學校要摸清流失學生情況,提供準確的流失學生名冊,及時上報鄉(鎮)人民政府和縣教育局。要建立學生入學、輟學情況通報機制,及時掌握適齡兒童入學、流入、流出、未到校、流失等情況,對留守兒童信息進行通報、匯總,有針對性地采取勸返措施。
2.要強化監測。教育部門要對轄區內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籍實行統一規范管理,指導學校規范學生學籍的建立、變更等程序,及時對全縣學生入學、變動、復學、輟學情況進行分析,把初中作為重點監測學段,把流動留守和家庭貧困兒童作為重點監測群體,及時掌握輟學動態。教育、公安、扶貧、民政、殘聯等部門要做到互聯互通和彼此共享,并對有關基礎數據進行全面比對核實,做到“不錯一戶,不漏一人”,全面掌握全縣適齡兒童少年的基礎信息。要把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留守兒童、外出和流入務工人員子女、殘疾兒童少年、殘疾人子女、服刑人員子女、少數民族適齡兒童等特殊群體的信息比對核實作為重中之重。要根據比對核實結果,對應入學接受義務教育但尚未入學的適齡兒童少年,采取“一人一案”措施,及時查缺補漏,確保所有適齡兒童少年應入盡入,依法接受義務教育。
3.要嚴格報告。各學校要對無故未入校就學的學生或去向不明的學生建檔造冊,分別報送各鄉(鎮)人民政府和縣教育局,由鄉(鎮)人民政府安排派出所、村(居)委會進行查找,摸清去向和就讀情況。對輟學學生要建立輟學學生工作臺賬,明確鄉(鎮)人民政府、村(居)委會和學校勸返責任人。非戶籍學生流失輟學的,應向縣教育局報告,并將學生電子學籍檔案轉交其戶籍所在地學籍主管教育行政部門,配合做好勸返工作。要建立縣級一學期、鄉鎮半學期、學校一個月控輟保學定期通報、上報制度,各學校要務必安排專門工作人員負責控輟保學工作情況的收集、匯總、上報工作,確保數據真實、準確。
(三)強化措施,扎實推進控輟保學工作取得實實在在成效
1.從“法律”的角度抓好控掇保學工作。一是要加大宣傳。各鄉鎮要通過召開村組群眾會、發放宣傳單、懸掛宣傳標語、微信平臺等形式,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使用童工規定》等法律法規宣傳,提高干部職工和家長的思想認識和法治觀念,使法律法規深入人心、家喻戶曉,并充分調動全鄉鎮干部職工、教師及村委會、村小組干部積極參與到工作中來。同時,要成立控輟保學宣傳工作領導小組,實行領導包片、干部包村、教師及村組干部包組、責任到人的工作機制,層層簽訂責任狀,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形成“全民動員、廣泛參與、層層負責”的工作局面。二是嚴格執行法律法規。對未入學的適齡兒童少年,由各鄉(鎮)人民政府和縣教育局共同向其父母或法定監護人發放入學通知書,督促他們依法送適齡兒童少年入學,并完成義務教育。對無正當理由未送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的父母或法定監護人,由鄉(鎮)人民政府給予批評教育,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鄉(鎮)司法所依法發放司法文書,敦促其盡早送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情節嚴重或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適齡兒童少年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或者休學的,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提出申請,出具有國家醫療衛生資質的縣級以上醫療機構檢查結論證明,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或縣教育局批準。三要加大執法力度。縣教育、公安、人社、市場監管等部門要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等法律法規完善本部門的執法機制,制定嚴格、詳細、可操作強的控輟保學實施方案和細則。對未按規定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人員,各鄉鎮不得進行待業登記,人社部門不得安排就業或提供就業條件,市場監管部門不得發放營業證照。企業單位和個體工商戶不得招用學齡兒童少年務工,凡違法招用的,人社部門要責令其辭退,并給予從重處罰。
2.從“情感”的角度抓好控掇保學工作。一要建立學生關愛體系。團縣委及各學校要主動關心愛護學生,聯合建立形成學生關愛體系,將貧困、留守、流動、殘疾、問題學生群體納入重點關愛群體,幫助適齡兒童少年解決入學困難。教師要注重職業道德提升,形成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的良好氛圍,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生活的自信和克服困難的勇氣,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各學校要經常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增強校園吸引力,讓學生留得住、學得好。二要運用情感勸學。在進村入戶動員學生時,要本著依法和教育引導并舉的原則,有的放矢地開展動員工作,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道理引導、情感感化為主,以法律、行政手段為輔,同時做好動員記錄。各鄉(鎮)人民政府和各學校要認真研究和分析學生的輟學原因,對癥下藥,精準施策,做好勸返和預防工作。對因貧輟學的,要實施精準救助幫扶,確保不因貧輟學;對厭學輟學的,要改進教育教學管理、豐富教育教學內容,優化方式方法,完善學困生轉換辦法,強化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熱愛學習;對因上學遠而輟學的,要優化學校布局,規范撤并程序,加強寄宿制學校建設;對因“讀書無用論”影響而輟學的,要做好學生和父母(法定監護人)的思想轉化工作,強化“聯控聯保”制度建設,確保學生不輟學務工。
3.從“政策”的角度抓好控掇保學工作。一方面,要落實幫扶資助政策。一要建立健全貧困學生資助機制。各鄉鎮、各部門要積極構建學校、家庭和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貧困學生資助機制,將貧困、留守、流動、殘疾適齡兒童少年作為控輟保學工作的重點人群,動員鼓勵社會團體、公民個人捐資助學,幫助貧困學生順利完成義務教育。要結合精準扶貧工作,把有適齡兒童少年的貧困戶作為重點扶持對象,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幫扶活動。二要落實惠民政策。縣教育部門要全面落實“發展教育脫貧一批”政策,加大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幫扶力度,健全教育惠民資助體系,落實好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兩免一補”、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等惠民政策。對于非住校特困生,要參照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補助生活費標準資助,嚴防因家庭貧困導致學生輟學。另一方面,要全面提升教育質量。一要改善辦學條件。教育部門要加大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投入力度,配齊教學設備,完善配套設施。學校要在自身建設上下功夫,通過優化育人環境、提升教育質量來吸引學生主動入學。二要優化教育環境。教育部門要從嚴落實“一崗雙責”,加強安全管理,杜絕重大安全事故發生。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和內涵發展,綠化美化校園,為學生營造一個安全、和諧的學習生活環境。縣公安、市場監管、文廣等部門要加強對校園周邊環境的整治力度,禁止KTV、電子游戲廳、網吧等接納少年兒童,對違反相關規定的從重處理。三要強化師資隊伍。縣委編辦要積極向上爭取教職工編制,解決教師數量不足問題。縣財政、人社等部門要落實好教師各項優惠政策和貫徹執行鄉村教師支持計劃的各項內容,加快推進教師周轉房建設,切實改善教師待遇,促使農村學校教師安心從教。教育部門要繼續深化師德師風建設,多管齊下優化教師隊伍,同時加大教師培訓力度,重點培養年輕教師,充分發揮名師、骨干教師的帶頭輻射作用。
(四)健全機制,不斷強化對控掇保學工作過程的監督檢查
1.加強組織領導,落實目標責任。各鄉鎮、教育部門要把控輟保學工作做深做細做實。要建立控輟保學聯席會議制度,明確教育、財政、公安、民政等部門和工青婦等群團組織的職責,定期召集會議研究部署工作任務,統籌制定鄉鎮控輟保學工作方案并組織實施,采取行政措施、法律手段、經濟救助、鄉規民約等措施,責任到村、到戶、到校、到人,逐一落實輟學學生勸返責任。
2.強化工作考核,組織專項督導。將控輟保學作為脫貧攻堅、教育精準扶貧以及學校績效考核的重要指標,實行“一票否決”。教育部門要適時對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工作和鞏固水平進行專項督導檢查,重點對適齡兒童入學的組織領導、控輟保學及工作措施進行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向社會公布。責任督學要把控輟保學作為日常督導工作的重要內容,對掛牌督導學校進行檢查,并將檢查情況向當地政府和教育部門報告。
3.建立問責機制,督促整改落實。要進一步完善控輟保學通報、限期整改、約談和問責機制,建立控輟保學主要指標通報問責制度,對問題突出的鄉鎮和學校主要責任人、直接責任人進行約談,責令限期整改;對輟學率超過規定要求的,根據干部管理權限對主要責任人、直接責任人和有關責任人進行問責;對經整改仍未達到要求的,要嚴肅追究相關責任。
龍陵縣教育體育局
2019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