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65-2-/2020-1218009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教育體育局 |
| 公開目錄 | 專項規劃 | 發布日期 | 2020-12-18 |
| 文號 | 瀏覽量 |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十三五”期間,在龍陵縣委、縣政府的領導和關心支持下,龍陵縣教育事業進入了發展的關鍵期,學前教育快速發展,短板逐步補齊,義務教育趨于均衡,高中教育得到擴容提質,職業教育持續發展,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逐年提升,辦學條件和辦學環境逐年優化改善,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攀升。為總結經驗,科學謀劃下五年目標任務,現將“十三五”期間工作總結如下,并提同“十四五”規劃思路。
一、“十三五”期間教育事業工作及成效
“十三五”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關心指導下,在全縣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縣教育改革發展成就顯著,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大力推進,教育格局不斷優化,教育質量穩步提升,辦學行為更加規范。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全面實現,為“十四五”時期教育改革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教育事業發展概況
“十三五”末,全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227校,其中完全小學111校;普通中學17校(完全中學4校,初級中學13校);職業高級中學1校,幼兒園97所(其中社會力量辦園3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全縣共有學生54308人,其中:小學生26072人(其中送教上門24人),初中生11545人(其中送教上門5人),普高生5576人,職高生2354人,在園(班)生8586(其中在園8283人),特教在校生175人(其中送教上門73人)。全縣共有少數民族學生4567人,其中:學前教育915人,小學2368人,初中820人,普通高中305人,職業高中144人,特殊教育學校15人。小學凈入學率100%,初中毛入學率104.54%,學前教育在園(班)率88.11%,高中毛入學率預計90.1%,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6.6%。
全縣共有教職工3484人,有各類學校專任教師3084人,其中:小學教師1577人,初中823人,高中366人,職中124人,幼兒教師179人,特教15人。有少數民族教職工176人,其中:學前教育32人,小學85人,普通中學56人,職業中學3人。
全縣各級各類學校占地面積1801490平方米,分別為:小學799139平方米,普通中學693968平方米,職中126975平方米,幼兒園173408平方米,特殊學校8000平方米。
全縣各級各類學校校舍面積636617平方米(其中租借面積7270平方米,當年新增校舍面積16021平方米),分別為:小學296957平方米,普通中學229443平方米;職中38967平方米;幼兒園68602平方米,特殊學校2648平方米。
(二)努力擴大學前教育資源,覆蓋城鄉、布局合理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立
按國家提出的“廣覆蓋、保基本”和“大力發展公辦園、積極扶持民辦園、重點建設農村園”的發展思路,將學前教育發展納入城鎮、新農村建設規劃,采取多種形式擴大農村學前教育資源,積極推動農村園建設,建立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的辦園體制,學前教育管理進一步加強,辦園行為更加規范。從2015年的54所增至97所,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從50.2%增至88.11%,提高了37.91個百分點,在園(班)幼兒增至8586人(其中在園8283人),園舍面積達68602平方米,生均8.28平方米,“十三五”以來新增園舍面積28852平方米,生均比2015年提高2.76平方米。
(三)均衡配置義務教育資源,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通過實施“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全面消除了中小學全部危房,通過實施“薄弱學校建設工程”、“全面改薄”、“義務教育現代化推進工程”、“中小學周轉宿舍建設項目”、“中央預算內”等教育專項項目,進一步均衡配置了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舍、運動場地、網絡多媒體教室、音樂美術教室、教學儀器設備等硬件資源,進一步縮小縣鄉村學校差距。于2017年通過縣域內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國家評估驗收,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基本辦學條件達省定標準,“十三五”以來新增校舍94393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積小學、初中分別達11.39平方米、14.29平方米,生均比2015年小學提高1.93平方米,初中1.03平方米。
(四)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普通高中辦學質量大幅提升,職業高中辦學“產教結合”顯特色。
一是高中辦學條件改善,高中毛入學率得到提升。通過實施“普通高中改善辦學條件項目”、“普通高中建設項目”、“職教工程”等項目著力提升改善普通高中和職業中學辦學條件,為擴大高中辦學規模和拓寬職業中學專業設置奠定基礎,全縣高中毛入學率達88.64%。普通高中、職業高生均校舍面積分別為12.5平方米,職業高中16.55平方米,“十三五”以來新增校舍43478平方米,普通高中生均比2014年提高2.98平方米,職業高中生均提高10.92平方米。普通高中在校生由2015年的4963增至5576人,高中毛入學率由2015年的85.54%增至2019年的88.64%,2020年預計高中毛入學率達90.2%,預計增長4.66個百分點。二是高中教育質量有提升。2017年高考一本上線人數首次突破百人的大關;2018年高考實現清華北大零突破;2019年高考成績再上新臺階,600分以上57人,進入全省理科前50名2人,其中一名居全省第3名,兩名同學均被北京大學錄取。2020年一本上線率15.08%,進入全省前50名1人,考入清華大學1人,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贊譽。三是職業教育辦學顯特色。以市場為導向,以就業為目標,堅持校企結合、工學結合、產教結合的辦學模式,除擴大在校生(含聯辦學校)規模及做好東西協作外,年均成人教育函授學員800多人,年均短期技能培訓近4000人。學校先后開辦了農學、音樂、計算機應用、汽車運用與維修、電子商務、工程機械運用與維修、物流服務與管理、珠寶玉石加工與營銷等30多個專業。在國家大力弘揚工匠精神的新時代,把職業教育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學校結合自身實際秉承“建一個專業,辦一個實體,興一份產業”的發展戰略,目前建成以華盛玉雕教學基地、工程機械培訓部、龍陵吉祥教育服務中心、餐飲培訓部(龍玉風情園)、佳騁駕校、正能量汽修廠、龍陵聚緣教學后勤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為代表的14個實訓基地。學校于2017年12月28日原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到學校玉雕實訓基地檢查指導工作并給予肯定,2018年7月24日被教育部認定為“全國國防教育示范學校”。
(四)教師隊伍力量進一步充實,隊伍建設工作得到加強,整體素質有了顯著的提高。
一是多渠道充實了教師隊伍。實施名師培養工程和優質人才引進工程,制定優惠政策向發達地區或外地先進學校引進優秀管理人才和骨干教師,每年向高等院校招錄部分優秀畢業生,多渠道選拔高素質人才充實到中小學教師隊伍,使師資配置和結構更趨合理。2020年,全縣共有專業技術教師3084人,其中:幼兒園179人、小學1577人、初中823人、高中366人、職中124人。二是建立健全校長教師管理、考核、培訓制度,制定中小學校長選拔任用、“十三五”教師培訓、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和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等實施方案,通過“請進來、走出去、支教”等方式,實施對口幫扶、跟崗鍛煉,實行校長、教師交流輪崗,不斷縮小城鄉之間、鄉鎮之間、學校之間的差距,推進全縣教育師資均衡發展。“十三五”以來,校長交流比例為31.5%、27.6%、32%、17.7%、30.65%。教師交流比例為15.6%、17.3%、17.5%、12.1%、12.3%,其中,骨干教師占交流輪崗教師總數的比例為23%、22%、21.5%、22.5%。三是加大教師培訓力度,通過組織教師參加國培、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及省市縣各種教師培訓共23263人次,同時引進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王奇琦、趙東元等20人定點到龍陵一中支教,選派了優秀教師5人分別到云南師范大學附小、云南大學附小、云南民族大學附小等學校進行為期一年的跟崗學習。近五年來,共選派9名中學英語教師分別到加拿大、新加坡、英國、美國等國家進行為期3個月的研修學習。2018-2019年共選派25名中小學校長參加為期半年的“云南省萬名校長培訓計劃”培訓。“國培計劃”送教下鄉培訓1751人次。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培訓校園長387人次、骨干教師1529人次、骨干班主任4人次,名校長37人次,通過“送教下鄉+網絡研修”的方式,培訓教師3129人次。教師年人均參訓學時都在72學時以上,培訓覆蓋率和完成率均達100%。通過采取多種有效措施,教師隊伍建設全面加強,小學教師專科以上學歷率為98.22%,初中教師本科及以上學歷率為96.6%,均超過規劃標準,較2015年有大幅度提高。
(五)積極籌措資金,加大學校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中小學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一是中小學校舍建設成效顯著。“十三五”以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按各類教育專項規劃,積極向上級爭取實施項目。“十三五”期間,制定《龍陵縣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標準化建設規劃方案》、《龍陵縣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龍陵縣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規劃方案(2014-2018年)》及《龍陵縣義務教育學校薄弱環節改造及能力提升項目規劃》,累計完成教育固定資產投資8.09億元,新增校舍面積17.8萬平方米,新增教育占地面積33.36萬平方米,建成小學音樂專用教室114間,美術專用教室111間;初中音樂專用教室19間,美術專用教室19間,義務教育學校音樂、美術、信息技術、科學等專用教室能滿足教學需要。縣域內所有義務教育學校“20條底線”達標率為100%。實施了縣職業中學汽修實訓基地、電商玉雕實訓樓等項目建設,職業教育實訓條件得到改善,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建設得到加強。新建了龍陵二中教學樓、綜合樓和學生宿舍樓,龍一中學生宿舍樓、初中部教學樓、綜合樓,龍陵五中運動場,高中辦學條件得到改善。在龍陵城南片區的公租房新建了縣幼兒園璟秀潤園、將原白塔小學校舍改造為縣幼兒園白塔分園,支持設立小天使幼兒園,有效緩解了城區入園難問題。二是現代信息技術及教育裝備水平大幅提高。全縣中小學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逐年增加,小學由2015年376.98元增到1355.87元,初中由2015年的663.17元增到1182.18元,高中由2015年的247.71元增到954.98元,職業中學由2015年的525.75元增到2797.31元。近五年學校多媒體教室比例為:36.31%、%、49.67%、59.21%、67.23%。
(六)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確保學校安全,推進教育和諧發展。
一是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和要求,制定了龍陵縣學校安全防控體系,落實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建設要求和安全管理各環節、崗位職責,保證學校的各項設施條件符合安全質量標準。五年來,投入“三防”建設資金669.07萬元,48所學校配備保安人員113名、143所學校安裝了校園監控系統,安裝攝像頭3066個,學校“三防”能力得到加強。二是成立了由縣綜治辦牽頭,公安、文廣、市場監管、教育、環保等部門參與的校園及周邊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職責明確、各司其職、齊抓共管。每年對校園及周邊交通、食品衛生、臨時攤點等安全隱患進行至少4次綜合檢查,從嚴整治校園周邊環境。三是建立健全學校安全工作機制,制定安全工作管理制度40個,應急預案11個,層層落實責任,每年簽訂校園安全工作責任書,學校主要領導是校園安全工作第一責任人。把創建“平安校園”工作納入全年工作計劃,創建省級平安校園5所,市級平安校園10所,縣級平安校園37所。學校食堂“六T”管理實現全覆蓋。
二、“十三五”主要規劃目標完成情況
(一)總體目標完成情況
1.“十三五”末全縣主要勞動力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4年。2020年實際全縣主要勞動力人均受教育為11.4年,完成規劃目標。
2.實現小學生均達12平方米,中學生均達14平方米。2020年生均校舍面積小學、中學分別達11.39平方米、13.8平方米。與規劃相差小學0.61平方米,中學0.2平方米。
3.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從45%提高到75%。2020年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88.11%,超規劃目標13.11個百分點。
4.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90%,中職在校生規模5800人。2020年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預計達90.2%,可完成規模目標,中職在校生規模5820人,完成規劃目標。
5.義務教育階段九年鞏固率達95%,其中小學六年99.5%,初中三年96.5%。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九年鞏固率達96.6%,其中小學六年99.76%,初中三年98.93%。完成規劃目標。
(二)分項具體目標完成情況
1、辦學規模目標
規劃目標 | 實際完成 | 是否完成 | 相差 | ||
學前教育 | 學前三年毛入園率(%) | 75 | 88.11 | 是 | 13.11 |
學前一年毛入園(班)率 | 99.9 | 107.82 | 是 | 7.9 | |
小學教育 | 在校生人數 | 24000 | 26072 | 是 | 2072 |
鞏固率(%) | 99.9 | 99.96 | 是 | 0.06 | |
初中教育 | 在校生人數 | 11050 | 11545 | 是 | 495 |
鞏固率(%) | 99.65 | 99.76 | 是 | 0.09 | |
普通高中教育 | 在校生人數 | 5150 | 5576 | 是 | 426 |
鞏固率(%) | 99.45 | 99.64 | 是 | 0.19 | |
職業高中教育 | 在校生規模 | 5800 | 5820 | 是 | 20 |
縣內在校生 | 3550 | 2354 | 否 | -1196 | |
高中教育 | 縣內在校生人數 | 8700 | 7930 | 否 | -770 |
毛入學率(%) | 90 | 90.2 | 是 | 0.2 | |
2、人力資源開發主要目標
規劃目標 | 實際完成 | 是否完成 | 相差 | |
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人) | 18500 | 23197 | 是 | 4697 |
主要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 11.34 | 11.4 | 是 | 0.06 |
其中: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 | 15 | 13 | 否 | -2 |
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 15 | 15 | 是 | 0 |
其中:受過高中階段及以上教育的比例(%) | 88 | 86 | 否 | 2 |
3、辦學條件具體目標
規劃目標 | 實際完成 | 是否完成 | 相差 | ||
學前 教育 | 幼兒園所數 | 101 | 97 | 否 | 4 |
生均占地面積 (平方米) | 11 | 20.2 | 是 | 9.2 | |
生均園舍面積(平方米)米 ) | 8 | 8.28 | 是 | 0.28 | |
小學 教育 | 生均占地面積(平方米) | 31.5 | 30.65 | 否 | -0.855 |
生均校舍面積(平方米) | 12 | 11.39 | 否 | -0.61 | |
初中 教育 | 初中校數 | 13 | 13 | 是 | 0 |
生均占地面積(平方米) | 44 | 38.64 | 否 | -5.36 | |
生均校舍面積(平方米) | 14 | 14.29 | 是 | 0.29 | |
普通高中教育 | 普通高中校數 | 4 | 4 | 是 | 0 |
生均占地面積(平方米) | 39 | 42.47 | 是 | 3.47 | |
生均校舍面積(平方米) | 14 | 12.5 | 否 | 1.5 | |
職業高中教育 | 生均占地面積(平方米) | 35 | 53.9 | 是 | 18.9 |
生均校舍面積(平方米) | 13 | 16.55 | 是 | 3.55 | |
4、學校建設項目投入具體目標
規劃目標 | 實際完成 | 是否完成 | 相差 | |
排除危房面積(平方米) | 49865 | 81761 | 是 | 31896 |
新建校(園)舍面積(平方米) | 257000 | 242735 | 否 | -14265 |
投入資金(萬元) | 114290 | 80931 | 否 | -33359 |
5、教學質量主要目標
規劃目標 | 實際完成 | 是否完成 | 相差 | ||
中考 | 及格率(%) | 71 | 85.86 | 是 | 14.86 |
優分率(%) | 19 | 50.93 | 是 | 31.93 | |
高考 | 一本上線率(%) | 14 | 15.08 | 是 | 1.08 |
6、中小學教師培訓培養任務具體目標
規劃目標 | 實際完成 | 是否完成 | 相差 | |
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人/次) | 12000 | 23263 | 是 | 11263 |
中小學學科帶頭人培養(人) | 250 | 387 | 是 | 137 |
中小學骨干教師培養(人) | 1150 | 1529 | 是 | 379 |
中小學特級教師培養(人) | 7 | 3 | 否 | -4 |
學校領導后備人才培養(人) | 70 | 72 | 是 | 2 |
三、存在困難及問題
(一)學前教育投入不足,辦學條件有待改善。一是新建或遷建幼兒園項目少、資金投入不足,現有學前教育機構硬件設施建設薄弱。部分新建幼兒園項目受土地調規、報批手續等因素影響,導致部分項目無法落地。截至目前97所幼兒園中,具有獨立產權的僅有23所,其余74所均為校中園,獨立產權幼兒園占比較小,校中園占比較大,且租用小學校舍面積達6700平方米,16個村只開設附屬學前班,且附屬學前班無專用園舍。多數幼兒園戶外活動場所、綠化面積和活動室、睡眠室面積未達標,園舍條件簡陋,教具、玩具和幼兒讀物缺乏,幼兒在園內活動單調、擁擠。二是學前教育經費只能維持公辦幼兒園低水平運轉,對民辦幼兒園扶持少,辦園條件難以得到全面改善。
(二)縣城學位不足,壓力增加。隨著縣鄉城鎮一體化進程的推進和縣城各類房地產的開發,進城務工人員和城鎮人口的增多,縣城學位壓力劇增,現有縣城學校將面臨著“接納新生、消化老生”的雙窘局面。
(三)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待加強。全縣雖已實現義務教育階段基本均衡,辦學條件達基本標準,但離標準化,優質均衡和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城鄉教育一體化和公共教育基本服務均等化還要花費力氣加強學校標準化建設,還需進一步關注和加大對邊境地區農村薄弱學校的各項投入。
(四)高中學位建設面臨新挑戰。根據人口出生和高中適齡人口數及2025年規劃高中毛入學率96%的目標任務,十四五期間,高中在校生規模將增加3402人(其中普通高中964人,中職2438人).使得原本就有學位缺口的高中階段學校學位缺口增加。
(五)建設用地保障存在困難。大部分需重點規劃實施的項目均涉及新征土地用作建設用地問題。如龍山鎮赧場小學遷建、鎮安鎮中心學校遷建和龍一中改擴建、學前教育建設項目均需新征土地用作建設用地。
(六)學前教育師資配備嚴重緊缺,教師合格率偏低。人員編制與師幼配比不符。全縣有幼兒園(班)教職工442人,但只核定了8所幼兒園(縣幼兒園,鎮安、象達、平達、勐糯中心幼兒園,上龍、大埡口、平安幼兒園)學前教育編制137人,僅占教師總編制3336人的4.11%,全縣師生比為1:19,離國家標準(1:6~1:7)差距較大。幼兒教師隊伍專業素養不高,結構不合理。師持證上崗率、專業和學歷合格率不高,制約著幼兒園內部管理水平和保教質量管理的提升。
四、“十四五”規劃基本思路
(一)規劃總體目標任務。至2025年,全縣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達93%,高中毛入學率達96%、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規模達5860人以上,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8.5%,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2.4年。繼續加強各級各類學校基礎設施建設,關注薄弱學校和薄弱環節,補齊各類教育短板,進一步改善各級各類學校辦學(園)條件,實現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義務教育逐步轉向優質均衡,高中教育實現擴容提質。
(二)各類教育基礎設施建設規劃。一是繼續擴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通過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和“一村一幼”等專項建設項目,不斷改善辦園條件,增大學前教育機構,提高學前教育覆蓋率。通過建設,實現“一縣一示范、鄉鎮建有公辦中心園,大的建制村建有公辦村級幼兒園”的目標。十四五期間按生均11.4平方米計算,規劃建設學前教育園舍75808平方米。二是進一步均衡配置義務教育資源,通過實施各類教育專項項目,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進一步縮小城鄉學校差距,重點加強鄉(鎮)寄宿制學校和鄉村小規模學校建設,謀劃申報縣域內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十四五期間,規劃新遷建小學5所,改擴建小學36所,初級中學6所,新建校舍104164平方米。同時繼續做好控輟保學工作,至2025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8.5%。三是注重改善高中辦學條件。通過實施各類教育專項項目著力提升改善普通高中和職業中學辦學條件。十四五期間規劃改擴建4所完全中學和1所職業中學。新建普通高中校舍32720平方米,職業中學校舍63558平方米。四是規劃實施龍陵縣特殊教育學校遷建,新建校舍6100平方米。
(三)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貫徹落實“云南省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積極融入“云上教育”建設, 提升教師信息化能力。加大優質教育資源建設經費投入力度,加快推進中小學校教育信息化應用工作,推進學校寬帶網絡和數字校園建設,普及網絡學習空間應用。
(四)做好重點項目謀劃。十四五期間重點謀劃做好以下重點項目。一是職業教育綜合實訓基地建設項目。規劃投資1.5億元,新建職業中學校舍28800平方米。二是龍陵縣第一中學改擴建項目。規劃投資6200萬元,新建校舍16000平方米。三是龍山鎮赧場小學遷建項目,規劃投資6500萬元,新建校舍15356平方米。四是龍陵縣鎮安鎮中心學校遷建項目。規劃投資6300萬元,新建校舍15715平方米。五是龍陵縣第五中學改擴建項目。規劃投資2500萬元,新建校舍7530平方米。六是學前教育建設項目,規劃投資3.69億元,新建園舍75808平方米。七是龍山鎮中心學校教學綜合樓建設項目,規劃投資930萬元,新建校舍3100平方米。八是龍陵縣職業中學綜合實訓樓建設項目,規劃投資2500萬元,新建校舍8294平方米。
202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