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65-2/20250703-0001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教育體育局 |
| 公開目錄 | 政協提案辦理結果 | 發布日期 | 2025-07-03 |
| 文號 | 瀏覽量 |
臘勐鎮委員聯絡組:
你們提出的關于加強青少年抗戰歷史文化研學的提案(第10040006號),已交我們研究辦理,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豐富研學內容與形式”的建議?
?一是?深挖抗戰文化內涵。聯合黨史辦、地方志辦、社科聯等部門,系統梳理松山戰役口述史、民間檔案,編撰《松山抗戰研學手冊》,納入本土人物故事、戰役細節等鮮活內容。二是串聯滇緬公路遺址、大埡口抗戰村落、民間抗戰紀念館等資源,推出“松山—惠通橋—滇緬公路”主題徒步線路,配套開發研學地圖及故事音頻導覽。三是鼓勵創新實踐。鼓勵學校結合自身實際和學生特點,創新研學形式。例如利用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技術,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抗戰場景;開展線上研學活動,打破時空限制。四是促進交流合作。組織學校之間開展研學經驗交流活動,分享優秀的研學形式和案例。推動學校與博物館、紀念館、紅色旅游景區等合作,借助專業機構的資源和力量,豐富研學形式。五是深化內容創新,厚植青少年愛國情懷。共青團將鼓勵學校組織“青春重走滇緬路”“追尋遠征軍足跡”等品牌徒步活動,組織青年團員、少先隊員實地探訪臘勐鎮大埡口新村等抗戰遺址,邀請老戰士、專家學者現場講述歷史,推動抗戰文化入腦入心。六是夯實師資力量,提升課程育人實效。組建由青年黨史專家、優秀思政教師、抗戰文化研究者、少先隊輔導員構成的“青年講師團”,通過專題研究抗戰歷史文化等方式,提升師資隊伍專業素養。針對小學、中學不同階段青少年特點,聯合教育部門開發階梯式研學課程,系統引導青少年理解抗戰歷史的時代價值。
?二、關于“優化研學基地建設”的建議?
?一是?推進數字化展陳升級。?2024年,文旅局負責實施完畢的“松山戰役(子高地)文物本體保護修繕展示利用工程”,運用VR技術復原關鍵戰場場景,AR技術實現文物互動解讀,并增設了二維碼語音導覽牌,掃碼即可收聽歷史事件的多維度講解。二是?深化協同合作。?不定期邀請國內著名的滇西抗戰歷史研究專家(如余戈、戈叔亞、段國慶等),到龍陵縣開展滇西抗戰歷史學術研討、幫助龍陵縣進一步開展滇西抗戰的史料挖掘等方面工作。三是強化陣地建設,打造沉浸式教育平臺。共青團龍陵縣委、教體局將積極參與松山旅游小鎮研學基地建設,鼓勵學校不定期開展主題團日、隊日活動,培育紅領巾講解員等方式,推動基地成為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載體。組織社會力量,通過“共青團+社會力量”模式,完善基地志愿服務、安全保障等配套機制,提升服務青少年研學的能力。
感謝你們對教育事業的關心和支持,希望你們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及建議。
龍陵縣教育體育局
2025年6月30日
(聯系人及電話:楊靜招,6123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