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65-2/20240629-00012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教育體育局 |
| 公開目錄 | 政協提案辦理結果 | 發布日期 | 2024-06-29 |
| 文號 | 瀏覽量 |
孔富能委員:
你提出的關于加強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提案(041號),已交我們研究辦理,現答復如下:
一、課程設置
從低年級到高年級,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安排教育內容,各學校針對不同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設置符合其認知水平和興趣愛好的課程設置內容。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讓學生在親身參與中感受祖國的偉大和美好。例如:開展愛國故事會、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觀看愛國影片、
愛國主義教育主題征文演講比賽、主題班會、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等。
二、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抓實少先隊和共青團思想教育工作
(一)加強理想信念教育。通過組織學習、講座、主題團日等活動,引導少先隊員和共青團員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增強“四個自信”,樹立遠大理想。
(二)深化愛國主義情感培養。結合重大節日、紀念日等時機,開展形式多樣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如參觀革命紀念地、觀看愛國主義影片、舉辦主題征文比賽、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邀請抗戰老兵講述親身經歷等等,激發少先隊員和共青團員的愛國熱情,培養他們的愛國情懷。
(三)強化黨團歷史學習。通過開展黨團史學習競賽、舉辦黨團史知識講座等活動,幫助少先隊員和共青團員深入了解黨團的發展歷程和光輝成就,增強他們對黨團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四)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實踐教學是融入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實地考察、社會實踐等活動,讓學生親身感受祖國的山河壯麗和文化底蘊。例如,組織學生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博物館等場所,讓學生深入了解國家的歷史和文化,開展志愿服務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為人民服務的樂趣和意義。
(五)利用好網絡新媒體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充分發揮好學
習強國、云嶺先鋒、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對愛國主義教育內容的傳播引領作用,將愛國主義時事熱點等信息傳達給學生。
(六)加強民主法治意識教育。通過開展法治教育講座、模擬法庭等活動,增強少先隊員和共青團員的法治觀念,引導他們樹立依法辦事、依法維權的意識,成為遵守法律、維護法治的模范。
(七)建立愛國主義教育體系,實現社會、學校、家庭的合力教育。一是學校利用家長微信群、家訪等方式,向家長推薦一些愛國主義教育的讀物或影視作品,鼓勵家長與孩子一起觀看、討論并邀請家長參與學校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共同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二是學校向家長宣傳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長以身作則,通過日常言行傳遞愛國主義教育,利用節假日等時機組織家庭活動。三是引導孩子關心國家大事,了解國家發展成就,培養孩子的國家責任感和使命感。如觀看愛國主義電影,講述英雄故事等,讓孩子在輕松的氛圍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四是政府和社會組織可以舉辦各種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如紀念日、主題展覽等,吸引公眾參與,形成全社會關注、共同參與愛國主義教育。
三、課時安排,教學融入,注重宣傳教育
學校每學期不能低于3節課時安排,因材施教,把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到教學過程中。
(一)挖掘教材中的愛國主義元素。各科教材中都蘊含著豐
富的愛國主義教育資源。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愛國主義教育元素,結合課程內容,將愛國主義教育自然融入教學中。例如,在語文課中,可以通過分析經典文學作品中的愛國主題,引導學生理解愛國精神的內涵。在歷史課中,可以通過講述國家的歷史事件和英雄人物,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感。
(二)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F代教育技術為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手段。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如視頻、音頻、圖片等,將抽象的愛國主義教育內容具象化、生動化。例如,通過播放愛國主題的電影或紀錄片,讓學生直觀感受到國家的發展歷程和人民的奮斗精神,利用網絡資源,引導學生關注國家大事,了解國家的發展成就和國際地位。
感謝您對教育事業的關心和支持,希望您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龍陵縣教育體育局
2024年6月26日
(聯系人及電話:楊靜招,6123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