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98-6/20240618-00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工業信息商務科技局 |
| 公開目錄 | 政協提案辦理結果 | 發布日期 | 2024-06-18 |
| 文號 | 瀏覽量 |
龍陵縣碧寨鄉委員聯絡組:
你們提出的關于《電商直播助力農產品銷售的建議的提案》(054號),已交我局承辦,經局黨組會研究,現答復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培養和引進電商人才。將培養和引進電商人才作為鄉村電商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一是依托“干部規劃家鄉”行動、外出人才座談會等平臺載體,回引農業、電商、物流人才300余人,吸引外地人才到龍陵發展100余人。大力回引在外優秀電商人才,蔣德凡、曹大成等一批優秀電商人才成為回鄉創業的典型代表。二是創新電商人才“7+14”孵化模式,通過整合人才培養支持項目,依托縣職業中學“人才孵化基地”和電商人才實訓基地,開展“7天理論+14天實操”相結合的電商人才培養模式,通過面對面講理論、手把手教操作,讓參訓學員結業即可開播,目前縣級共舉辦培訓班2期,培訓95人,鄉村兩級舉辦培訓班19期,培訓540人次。三是建立電商人才“一月一回訪”跟蹤培養長效機制,定期走訪縣級培訓班參訓學員,及時開展培訓實效分析,幫助解決發展難題。
(二)建立電商直播長效監管機制。2024年,縣委網信辦、縣工業信息商務科技局、縣公安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文化和旅游局五部門召開了龍陵縣網絡直播營銷違法行為專項治理聯席會議,聯合制定印發了《龍陵縣網絡直播營銷違法行為專項治理實施方案》。通過抽查網店、網站、直播間、廣告監測等手段,進一步推動轄區內農產品直播商戶的常態化監管。目前已調解處理涉及網絡經營農副產品投訴38件,舉報21件。
(三)建立多渠道物流體系。近年來,全縣致力于加大運輸道路改擴建、加大物流寄遞企業培育和配送網路建設、加大配送服務能力建設三大工作任務,逐步解決縣域內運輸道路通而不暢問題,建立多渠道物流體系。目前我縣已有13家物流貨運企業和9家寄遞企業從事物流寄遞配送服務。服務網點已發展到210個,其中:城區服務站點(含分揀場所)35個、鄉鎮服務站點37個(郵政11個、民營快遞26)、村級服務點138個(郵政115個、民營快遞23個),逐步建成縣、鄉、村三級物流服務網路體系,全縣日均進港投遞快遞包裹突破32000件,攬收出港快遞包裹突破5100件。物流運輸和郵政快遞企業每天有19輛運輸車輛往返大理或昆明進行分撥中轉,縣內每天有15輛運輸車往返鄉鎮和縣城之間,除木城外其余鄉鎮已實現當日送達。
(四)加快農產品品牌建設。一是開展農產品品牌培育。開展云南省綠色食品“10大名品”和“20佳創新企業”申報、“三品一標”認證工作。目前有無公害認證企業2個,綠色食品6家企業,有機食品2家企業,地理標志產品2家。二是開展綠色有機地理標志及名特優新農產品認證。2023年通過綠色食品認證企業3個、11個產品。三是開展農產品調度摸底工作。組織開展了全縣農產品和農業經營主體情況摸底調查,從產品名稱、產品品牌、產地、產量、上市時間等方面建立《龍陵縣農產品目錄》,根據農產品上市節令開展農產品調度,實現農產品信息與電商需求的有效對接。
二、下一步工作
我們將持續培育電子商務直播基地、庭院直播點、直播企業或個體。按照每個行政村培育1個直播團隊的要求,開展可持續性的節慶+農特產+直播活動,積極開展電子商務實用人才培訓,扶持農村青年創業,確保年底完成電商培訓400人次并取得相應轉化。全面提升服務站點、物流站點服務功能,加強供應鏈及品牌建設,做好縣域特色產業紫皮石斛、黃山羊地標產品,使之成為全國知名品牌。
感謝你們對我局工作的關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