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98-6-07_Z/2018-0623003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工業信息商務科技局 |
| 公開目錄 | 政協提案辦理結果 | 發布日期 | 2018-06-23 |
| 文號 | 瀏覽量 |
縣工商聯及相關委員:
你們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龍陵縣第九屆委員第二次議提出的“關于加大扶持力度,助推本土企業加快發展”提案已按辦理程序提交我局辦理,現就相關情況答復如下:
一、我縣本土企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一)持續發展,但在縣域經濟中發揮著重要。
(二)規模不斷擴大,但龍頭企業帶動作用不夠明顯。2017上半年,注冊資金完成39.2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19.21%。但是注冊資本金在億元以上的本土龍頭企業沒有一戶。
(三)結構不斷優化,但產業鏈不完整。我縣本土企業基本形成了以石斛加工、制糖、工業硅生產、木材加工、餐飲服務等行業為主的發展格局,但是基本以原材料銷售或初級產品加工銷售為主,產品附加值低,利潤空間小,在產品精深加工方面發展滯后,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四)從業人員增多,但整體素質有待提高。我縣本土企業從業人員大專以上文化的988人,僅占從業總人數的3.2%,中專、高中文化1963人,僅占從業總人數的6.5%。
(五)要素保障困難,發展資金短缺。由于受產業準入、土地、林地、環評等要素的制約,導致項目落地難、企業持續發展難;受融資難、融資貴制約,企業擴大生產步履維艱。據統計,全縣需要融資的本土企業占企業總數的91%以上,由于信貸政策日趨嚴格,本土企業融資十分困難,致使本土企業發展后勁不足。
二、加快本土企業發展的具體措施
(一)破解發展難題,切實為本土企業營造創業環境。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云南省委辦公廳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云辦發〔2015〕22號),縣委、縣政府研究完善了《關于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意見》,推動民營經濟大發展。一是加大資金投入。縣財政每年安排工業發展專項扶持資金200萬元,并每年增加20萬元,主要支持民營企業加大產品研發,延伸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以不斷發展壯大民營經濟。二是增加扶持獎勵力度。采取一系列傾斜政策和獎勵辦法,對有優勢、潛力大、后勁足的企業進行扶持,對產值上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以其上一年年產值為基數,每增加2000萬元產值,獎勵企業5萬元;對年產值首次達到5000萬元、1億元、5億元、10億元的企業,分別獎勵企業5萬元、10萬元、15萬元、20萬元。三是切實抓好本土企業(微型企業)創業扶持工作。根據《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云政發〔2015〕22號)、《云南省微型企業創業扶持辦法》要求,出臺了《龍陵縣微型企業創業扶持實施細則》,建立健全了會審監督機制。四是切實幫助企業解難題。繼續組織開展企業黨建活動,做到“一企一策”幫扶。對本土企業開展“惠企貸”、“助保貸”政策,發放貼貸款1005萬元。
(二)大力營造廉潔高效的服務環境。一是加強領導。2018年市級領導5人掛鉤10戶規上企業,縣級領導24人分別掛鉤24戶規上企業。實行市、縣級領導掛鉤重點項目、掛鉤重點企業制度,扎實推行“一個項目(企業)、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個一”工作機制;2018年選派12名黨建指導員入駐18戶企業,促使18戶本土企業建成發展強、黨建強的“兩強”企業。二是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按照國家、省、市關于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有關要求,扎實開展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三是實行代辦服務。以工業園區為平臺,依托政務服務中心,全面推行項目審批全程代辦制。四是積極搭建融資平臺。鼓勵金融機構創新信貸業務和抵(質)押方式,簡化貸款審批手續,合理確定貸款期限和利率,力爭每年新增貸款的50%以上用于支持中小企業發展。2018年,縣人民政府共投入500萬元工業信貸引導資金,用于企業在還貸續貸過程中的資金周轉需求。
(三)認真落實穩增長政策。一是積極開展企業擴銷促產。積極爭取省制造業擴銷促產補助項目,2017年,已爭取康豐集團替代種植省級補助資金313萬元。二是嚴格執行穩增長政策。嚴格按省人民政府22條穩增長措施、市政府25條穩增長措施,龍陵縣政府結合龍陵地方經濟發展實際情況,制定了26條穩增長措施,促進土企業健康發展。
各位委員,感謝你們對我縣本土企業發展壯大的關心和支持,希望你們在今后的工作中繼續關心和支持。謝謝。
2018年6月21日
(此件公開發布)
(聯系人:陳恩之 0875-612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