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65-2-/2022-1227007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教育體育局 |
| 公開目錄 | 教育機構 | 發布日期 | 2022-12-27 |
| 文號 | 瀏覽量 |
赧場小學前身是私塾,原址在赧場社區第五村民小組田宗澤故居。1925年由赧場第五小組村民創辦,生源較廣,來自白塔、云山、河頭、黃草壩、香柏河、橫山等地,直至1942年日軍侵入龍陵,龍陵淪陷時停辦。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由(田宗澤的學生)段兆林老先生在他的家中,復辦赧場私塾學校,直到1950年龍陵實行土地改革,赧場私塾小學才停辦。1955年農村成立高級社后,政府重新開辦赧場小學,學校校址同樣在第五村民小組(段寶春)家中,由高級社社長戴重相兼任副校長,該年春季招學生一個班,學生46人,到1959年7月畢業。
1969年,學校校址從第五村民小組遷到大營盤(現址)。土地由第三村民小組無償劃撥,劃撥教學用地2466平方米,學生勤工儉學基地9畝,學生數約150人,設一至六年級六個教學班。
從1969年開始,曾先后在坪子地、戴家坡、鐵廠河、蕨葉坡等地辦單小,1999年8月撤并完畢。1976年9月赧場小學在松樹坡開辦了一個附設初中班,學制兩年,1978年8月停辦。
經過40余年的發展,至2022年學校占地面積2927.2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712平方米,生均4平方米;綠化面積320平方米;有圖書6100冊,計算機教室一個、電腦30臺,運動場一塊1480平方米,音樂教室、美術教室、體育器材保管室、數學儀器保管室均達一類配置;有義務教學班6個,學生172名;有教職工12人,其中專任教師12人;教師學歷,本科10人,大專2人,達標率100%;教師職稱,高級1人,一級10人,二級1人;縣級骨干教師3人。
赧場小學,1999年被龍陵縣政府評為綠化美化甲級校園;2000年12月被龍陵縣人民政府評為二級一等完全小學;2013年10月被縣委、縣政府定為毒品預防教育示范學校;2013年12月被縣委、縣政府評為縣級文明學校;2014年10月、2016年10月被龍山鎮評為“教育教學先進集體”。
多年來,學校堅持以“誠信、求真”為校訓,以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為宗旨,堅持“以人為本、立德樹人”的辦學理念,努力營造“文明、團結、求實、創新”的校風;堅持推進素質教育,倡導學生全面發展,努力打造“一校一品”;規范學校管理,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使學校逐步走上規范化管理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