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65-2-/2022-1206008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教育體育局 |
| 公開目錄 | 教育機構 | 發布日期 | 2022-12-06 |
| 文號 | 瀏覽量 |
大埡口小學歷史悠久,發展較早。經歷兩次整校搬遷,現校區是由云天化集團投資援建的,與馳名中外的“滇西抗日主戰場”——大松山相望,位于滾龍坡山腳,滇緬公路旁,距龍陵縣城39公里。近幾年來,學校以其先進的辦學理念、完善的教學設施、鮮明的辦學特色、精英化的教師隊伍、優異的教學成績、優質的服務質量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曾獲得縣級“二級完全小學”、“綠化美化甲級校園”、“文明學校”、“市級平安校園”、“市級建筑示范學校”、縣/市“兒童之家”示范點、“市級禁毒示范學校”、“省級平安校園”等榮譽稱號。
一、辦學理念
辦學思想: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
校風:崇尚一流,追求卓越
教風:嚴教善導 愛生敬業
學風:樂學精思 尚德明禮
教學原則:教得精 學得樂
校訓:志當存高遠,從小學做人。
二、學校發展史
學校始建于民國16年(1928年),原校址位于現在的村委會后面 ,名為——國民小學,屬潞江鄉管轄,由劉文超老師一人任教。
1932年,學校創立初小,有學生50多人,教師3人,由劉文超老師負責。
1934年,學校有學生60多人,教師3人,由段漢東同志負責。
1942年,因日軍侵占松山,該小學停辦。
1946年,學校恢復重辦,當時學校更名為——保國民小學,有學生56人,教師3人,由袁杰山老師負責。
1948年,學校始辦高小,當時有學生80多人,教師5人,由段金仲老師擔任校長。
1951年——1958年間,學校均有學生90多人,教師4人,由段金福老師擔任校長。此期間,學校再次更名為——新平小學。
1959年,學校有學生90多人,教師6人,由楊炳芳擔任校長。
1960年——1966年間,學校均有學生100多人,教師5人,由趙興榮擔任主任。
1967——1969年間,學校規模逐步擴大,均有學生近200人,教師8人,由張有茂擔任校長。
1970年,由余松云擔任負責人。
1971年,大埡口小學創辦附設初中,有中小學生240多人,初中生80多人,教師11人,由范再林擔任校長。
1972年——1975年間,由楊金發擔任校長。
1976年——1981年間,學校均有中小學生270多人,教師13人,由楊明志擔任校長。
1982年——1986年間,學校均有中小學生320多人,教師14人,由楊家浩擔任校長。在此期間,進行地名普查,新平恢復原地名大埡口,學校再次更名為——大埡口小學。
1987年——1996年間,楊明志再次擔任校長,此期間,1987年,大埡口小學開設學前班;1992年,大埡口小學順利通過省市“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驗收。1996年12月,大埡口小學順利通過了省市“普及初等義務教育”驗收。
1997年——2000年間,鄭尚喜擔任校長,1998年順利通過縣“文明學校”驗收。
2000年9月至今,由何大慶老師擔任校長,此期間,2001年學校順利通過了省市“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驗收。2002年學校建蓋鋼混結構綜合樓一幢,面積604平方米,建蓋磚木結構教師宿舍樓一幢,面積420平方米。2003年12月,大埡口小學順利通過了縣“二級一等完全小學”及“綠化美化甲級校園”驗收。
2007年,大埡口小學撤并單小核桃箐小學,順利完成一村一校撤并工作。
2008年,大埡口小學拆除重建磚混結構師生宿舍樓一幢,面積879平方米。
2010年,大埡口小學撤并長嶺崗村完小,完成兩村一校合并工作。
2014年,大埡口小學整校搬遷至大松山南面相對的滾龍坡山腳的現校址。
2017年9月,由于何大慶校長即將退休,由原教導主任濮勇任校長,楊舒景任教導主任。同年,我校順利通過了保山市“平安校園”驗收和“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驗收,成為了保山市中小學校校舍建設示范學校和保山市兒童之家示范點。
2018年,我校成為了保山市禁毒示范學校。
2020年,我校順利通過了云南省“平安校園”驗收。
三、學校基本情況
大埡口小學服務半徑7公里,涵蓋4個村委會,31個村民小組,近900戶人家,4000多口人,占地總面積2254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6255平方米,綠化面積8000平方米。校內分為教學區、學生生活區、教師生活區、體育活動區等四個區域,建有教學綜合樓、學生宿舍樓、學生食堂、學生體育活動房教師宿舍樓各一棟。其中電子白板室、圖書室、德育室、實驗室、音樂室、美術室、舞蹈室、少先隊活動室、留守兒童活動室等各功能室齊全。開設義務教學班9個,共304人(一年級39人,二年級51人,三年級60人,四年級47人,五年級65人,六年級42人),配有義務教育教師20人,其中高級教師8人,一級教師10人,二級教師2人。
全新的教學用房,一流的教學條件,優美的教學環境,這一切都離不開黨和政府的英明領導,大埡口小學全體師生會把領導的關懷和社會各界的支持視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崇尚一流,追求卓越是埡口師生的目標,團結拼搏、爭優敢先是埡口人的精神,在學校今后的發展道路上,我們會繼續以推進均衡發展為己任,為把大埡口小學辦成全縣一流的農村寄宿制學校,人民滿意的學校而努力奮斗!